下载次数:13次
价格:20.00元
电大之家提醒您:
请购买前,核对下面题目无误后再购买,电脑端按CTRL+F键进行核对题目,移动端通过顶部切换成“页内查”来核对题目;

AA
BB
CC
答案是:C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体流动分层流和湍流两种基本流型
B判别流型的无因次数为雷诺数
C上述说法都不对
答案是:上述说法都不对
按照传质双膜理论的假定,发生相间传质时,在相接触的气液界面上( )。
A不存在传递阻力
B存在很大的传递阻力
C传质阻力与气液相相当
答案是:不存在传递阻力
若流体普兰特数数值小于1,可依次判据流动中动量扩散系数数值( )热扩散系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答案是:小于
仅考虑摩擦拽力时,柯尔本J因子类似可以表示为( )
AjH=jD=f/4
BjH=jD=f/2
CjH=jD=f
答案是:jH=jD=f/2
下面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流场的是( )
AA
BB
CC
答案是:A
采用时均化的处理方法描述湍流运动时,( )速度的时均值为零。
A瞬时
B时均
C脉动
答案是:瞬时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描述黑体辐射与物体热力学温度的(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答案是:4
小雷诺数蠕动流求解中,惯性力作用( )。
A无关紧要,可以忽略
B很重要,不能忽略
C有时候重要,有时候不重要
D不确定
答案是:无关紧要,可以忽略
描述流体运功的随体导数中局部导数项
表示出了流场的( )性。
A不可压缩
B不确定
C不均匀
答案是:
浓度边界层厚度增大时,传质膜系数将( )
A减小
B增大
C保持不变
答案是:
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主体速度分布形状为( )
A均匀分布
B线性分布
C抛物线
D对数
答案是:
沿管的一维稳定湍流流动中,存在脉动速度的最佳答案是( )。
A径向
B径向、绕轴
C径向、轴向
D径向、轴向、绕轴
答案是:
计算细微颗粒在流体中所受外力的斯托克斯方程的应用前提是粒子处于( )沉降过程中。
A加速
B匀速
C.任意速度
答案是:
利用雷诺类似求解湍流传质问题的前提是假定( )。
ASc>1
BSc<1
CSc=1
答案是:
温度边界层厚度( )速度边界层厚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其它都有可能
答案是:
湍流边界层不包括( )
A层流内层
B缓冲区
C湍流核心
D爬流
答案是:
采用拉格朗日分析观点考察流体运动时,流体的( )。
A体积固定,质量变化
B质量固定,体积变化
C体积质量均变化
答案是:
空气已速度u0分别沿平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长是宽的3倍)层流流动,在此情况平板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
A不变
B前者大
C后者大
D前者是后者3倍
答案是:
充分发展的圆管中的层流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为( )。
A1:2
B2:3
C1:3
D1:1
答案是:
推导雷诺方程时,i方向的法向湍流附加应力应表示为( )。
AA
BB
CC
答案是:
A应力分量的作用方向
B应力作用面的切线方向
C应力作用面的切线方向
答案是:
流体处于手里平衡时指的是受到的( )为零。
A表面力
B质量力
C压力
D合力
答案是:
流体处于受力平衡时指的是受到的( )为零。
A表面力
B质量力
C压力
D合力
答案是:
稳态湍流指的是( )不随时间变化。
A时均速度
B瞬时速度
C总速度
D脉动速度
答案是:
在完全粗糙状态下,阻力系数与( )有关。
A相对粗糙度
BRe数
CRe数和相对粗糙度
D粗糙度和Re数
答案是:
体系内部存在热传递是因为存在( )。
A浓度梯度
B动量梯度
C温度梯度
D速度梯度
答案是:
湍流边界层包括( )
A层流内层
B湍流核心
C层流内层、缓冲区和湍流核心
D层流内层和湍流核心
答案是:
当观察者站在岸边,观察得到河流中某一固定位置处鱼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时最好应该用( )描述。
A偏导数
B全导数
C随体导数
D都可以
答案是: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
AW/(m2.K)
BW/m2
CW/(m.K)
答案是: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指的是( )。
A流体分子
B流体内的颗粒
C几何的点
D宏观足够小,微观含有足够多分子的微元体
答案是:
常压下20℃的空气,以15m/s的速度流过一温度为100℃的光滑平板壁面,则定性温度为( )
A20℃
B60℃
C100℃
D120℃
答案是:
一流体以u0沿板层流流动,已知层流时的摩擦阻力系数为 f=1.328Re-1/2,当流速增为2u0时(仍为层流),阻力增为原来的( )倍。
A4
B2.38
C2.83
D2
答案是:
根据纽曼法则,长方体的不稳态导热问题可以表示为( )个一维无限大平板的导热问题。
A1
B2
C3
D4
答案是:
若流体普兰特数数值小于1,可以此判据判断流动中动量扩散系数数值()热扩散系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答案是:
Re数小于( )的管内流动是层流。
A2000
B20000
C200000
D2000000
答案是:
若对一长度小于临界长度的平板,采用湍流阻力系数计算该板所受的摩擦阻力,则结果( )
A合理
B不合理
C偏大
D偏小
答案是:
冯卡门类似律采用的三层模型不包括( )
A湍流主体
B缓冲层
C层流内层
D过渡区
答案是:
Re数是( )之比
A惯性力和粘性力
B惯性力和重力
C局部加速度和对流加速度
D压强梯度和惯性力
答案是:
固体内发生非稳态导热时,若固体内部存在明显温度梯度,则可断定传热毕渥准数Bi的数值()0.1。
A大于等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答案是:
湍流强度用I值来表征,I值越大湍流强度越( )
A大
B不确定
C小
答案是:
Re数大于( )的管内流动是湍流。
A2000
B5000
C10000
D20000
答案是:
对流动流体中流体微元进行受力分析时,微元所受法向应力应该包括()
A静压力和粘滞力
B静压力和体积力
C粘滞力和体积力
答案是:
导热问题的第二类边界条件是()
A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B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C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换热情况
答案是:
小直径粒子自由沉降时,粒子所受流体总曳力中( )。
A以表面曳力为主
B以内部拽力为主
C表面和内部两者一样
D不知道
答案是:
给出所有时刻物体端面处的导热通量的边界条件类型是( )
A第一类边界条件
B第二类边界条件
C第三类边界条件
D混合边界条件
答案是:
AA
BB
CC
答案是:
以下与涡流扩散系数无关的是( )。
A流体性质
B湍动程度
C流道中的位置
D边壁粗糙度
答案是:
对于光滑平板壁面,临界Re数的范围是( )。
A2000~200000
B2*10^5~3*10^6
C2*10^5~5*10^5
D其他均不对
答案是:
流体爬流流过球形固体时,流动阻力中形体阻力与表面阻力之比应为( )。
A1:1
B2:1
C1:2
答案是:
圆管内的稳态层流速度分布形状为( )。
A均匀分布
B线性分布
C抛物线
D对数
答案是:
固体内发生非稳态导时,若固体内部存在明显温度梯度,则可断定传热毕渥准数Bi的数值( )0.1。
A大于等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答案是:
流体流入溶解扩散管后形成稳定的湍流边界层,溶质溶解扩散进入流体,则沿管长方向对流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应是( )。
A始终不变
B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
C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答案是: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指的是( )。
A流体分子
B流体内的颗粒
C几何的点
D宏观足够小,微观含有足够多分子的微元体
答案是:
下面关于流体可压缩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其体积发生变化而引起密度变化
B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增加时,其体积减小
C其他说法都不对
答案是:
沿管的一维稳定湍流流动中,存在脉动速度的最佳答案是( )。
A径向
B径向、绕轴
C径向、轴向
D径向轴向、绕轴
答案是:
对流动流体中流体微元进行进行受力分析时,微元所受法向应力应该包括( )。
A静压力和粘滞力
B静压力和体积力
C粘滞力和体积力
答案是:
浓度边界层厚度增大时,传质系数将( )。
A减小
B增大
C保持不变
答案是: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传质中,组分通量的贡献来自扩散和对流两部分
B扩散产生的原因是浓度差驱动,对流的原因是组分相对运动导致的主体流动
C其他说法都不对
答案是:
普兰特混合长基本上与流速无关。()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流体流动中若满足势函数条件,涡旋运动分量必定为零。(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传递理论中通常所说的雷诺应力是指流体微元质点见的粘性力。(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可以解释为,单位质量的流体流动过程中,其体形变化率等于速度向量的散度。(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西格比溶质渗透模型成立的前提是从湍流主体运动至界面的所有漩涡的暴露时间满足正态分布。(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Re数小于10000的流动是层流。(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广义牛顿公式表明流体所受应力与应变呈非线性关系。(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自然对流过程中可以假设流体密度为常数。()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温度边界层热流方程仅适用于层流边界层传热计算。()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圆管内流体流动为湍流时,阻力系数只受到Re数影响。()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仅适用于层流流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液体一定是不可压缩流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通过雷诺转换可知时均速度满足连续方程(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流场中流线可以相交。()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冯-卡门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不仅可以用于层流,但不能用于湍流流动。(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传递理论中通常所说的雷诺应力是指流体微元质点间的粘性力。( )
A对
B错
答案是:
依据普朗特混合长理论,混合长的数值应大于流道尺寸。( )
A对
B错
答案是:
n-s 方程不仅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也适用于非牛顿型流体的流动。( )
A对
B错
答案是:
若流动满足欧拉方程,则质点所受表面粘滞力的作用可以不计。( )
A对
B错
答案是:
采用拉格朗日观点分析流体质点运动时,质点的动能、位能变化不为零。( )
A对
B错
答案是:
下面关于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传质是由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物质传递现象
B运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是对流传质
C气体之间的质量扩散也是对流传质
D其他说法都正确
答案是:
与管壁温度不同的流体在管内流动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时发生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
B符合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C能量传递形式中不存在热传导
D系统总能量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
答案是:
对流传质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双膜模型
B溶质渗透模型
C相际模型
D表面更新模型
答案是:
下面关于流动边界层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流体以均匀流速进入圆管内流动时,在壁面附近形成存在速度梯度的流动边界层
B随距离前缘的距离增加,边界层的厚度逐渐增加,最后在管中心汇合,但并非管中流体全部处于边界层中
C从圆管前缘开始,到边界层汇合时对应的管长称为进口段。
D进口段后,边界层充分发展,充分发展了的边界层保持汇合时的流型。
答案是:
与管壁温度不同的流体在管内层流流动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流体与管壁存在热传递
B流体内部热传递以涡流传递为主
C同时存在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
D速度边界层与温度边界层重合
答案是:
描述物体运动常用的观点是()
A欧拉观点
B普朗特观点
C雷诺观点
D拉格朗日观点
答案是:
关于对流传质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
A停滞膜模型假定整个传质阻力均集中在界面两侧的两层虚拟的停滞膜中
B希格比认为高传质强度设备内液膜内进行稳态扩散是可以的
C溶质渗透模型比较准确的描述气液间的对流传质过程
D表面更新模型认为溶质向液相内部的传质为非稳态分子扩散过程,表面上的流体单元有相同的暴露时间
答案是:
对于湍流描述正确的是( )
A质点脉动
B流动阻力远大于层流
C在流动垂直的方向上,流体速度分布较层流均匀
D能量耗散比层流小
答案是:
湍流的特点包括:( )。
A流体微团的轨迹没有明显的不规则
B脉动质点的脉动
C流动阻力远大于层流阻力
D流速分布较层流均匀 。
答案是:
对于热传导描述正确的是( )
A气体中是由气体分子碰撞实现的
B液体中是由电子迁移实现的
C固体中是由自由电子迁移和晶格振动实现的
D热传导不依靠宏观运动
答案是:
热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机制(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摩擦生热
答案是:
从分子传质角度理解三传之间存在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量=-扩散系数×浓度梯度
B动量、热量、和质量的扩散系数的量纲相同,其单位均为m2/s
C通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递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动量、热量和质量各量的量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故通量的表达式中有一负号。
D它们之间无任何关系。
答案是:
以下关于动量传递机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层流中动量传递以分子传递进行
B湍流核心兼有分子传递和涡流传递
C缓冲区以分子传递为主,涡流传递可以忽略
D层流和湍流动量传递机理差别很大
答案是:
关于温度边界层叙述正确的有( )
A温度边界层外可视为等温区;
B缩小对流传热问题求解的空间范围,对流传热主要发生在温度边界层内,集中精力求解温度边界层内的传热问题;
C结合温度边界层的特性,通过数量级分析方法,简化温度边界层内的能量方程,降低能量方程的求解难度;
D通过温度边界层概念,可对一般工程传热强化机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答案是:
连续介质假设适用于( )。
A牛顿流体
B非牛顿流体
C压强极低的气体
D温度很高的液体
答案是:
关于液体中分子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大,扩散系数比气体中的小10^5倍
B液体中组分的扩散系数随浓度而变
C总浓度在整个液相中保持一致
D气体中的扩散通量比在液体中的高出倍数为10^5
答案是:
关于热传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热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
B热传递总是需要介质
C对流传热与宏观运动相关
D热传导是内部粒子的微观运动导致的
答案是:
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包括( )
A分子扩散
B分子传质
C对流传质
D辐射
答案是:
以下关于偏导数、全导数以及随体导数说法正确的是( )。
A偏导数表示固定空间点上的流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率
B全导数表示以任意速度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到的流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率
C当全导数中的参考系速度等于流体速度时,全导数与随体导数相等
D其他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是:
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有( )。
A热传导
B对流传热
C辐射传热
D摩擦生热
答案是:
下面关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说法正确的是( )。
A热传导是热量依靠物体内部粒子的微观运动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
B热传导是热量依靠物体依靠宏观混合运动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
C对流传热是流体的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D对流传热是指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热过
答案是:
下面关于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传质是由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物质传递现象
B运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是对流传质
C气体之间的质量扩散也是对流传质
D其他说法都正确
答案是:
势流
答案是:
比体积
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