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次数:13次
价格:5.00元
电大之家提醒您:
请购买前,核对下面题目无误后再购买,电脑端按CTRL+F键进行核对题目,移动端通过顶部切换成“页内查”来核对题目;

1610 年伽利略首先将银河的光带分出了单个的( )
- A行星
- B卫星
- C恒星
- D总星系
在宇宙中, 把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高到低的级别划分,依次为( )
-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 B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地月系
- C地月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 D总星系、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时间是思维对( )的划分。
- A物质运动过程
- B空间
- C节律
- D时刻
哥白尼最早在《天体运行论》中正式提( )
- A日心说
- B盖天说
- C浑天说
- D宣夜说 。
( )是历法的基本单位,必须保持完整,不被分割。
- A年
- B月
- C日
- D季节
霍金建立的 “奇点理论 认为宇宙的膨胀是从( )开始的。
- A起点
- B奇点
- C飞矛
- D黑洞
2007 年 9 月 14 日,日本成功发射其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 )号 。
- A“智能一号”
- B“辉夜姬”
- C“阿波罗”
- D“月球10号”
总星系是( )的全部 。
- A恒星和星云
- 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 C星际物质和卫星
- D地月系和太阳系
( )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的航天器。
- A月球1号
- B月球2号
- C月球3号
- D月球9号
汤斯 1957 年预言 17 种星际分子的存在,现已观测到( )种。
- A8
- B9
- C10
- D11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优点是需要制造口径特别大的天线,用多面小天线进行多次观测,达到大天线所具有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并得到所观测天区的射电天图。
- A对
- B错
美国最突出的探月活动是“阿波罗 登月计划,该计划先后6次载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 A对
- B错
我国夏历以“中气”定月序;没有“中气”月份原则上定为“闰月 ”。
- A对
- B错
按照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加速膨胀的现象推论出宇宙中存在着压强为负的“暗能量 ”,即宇宙常数。
- A对
- B错
1953年哈勃去世后,瑞典的评委会却追悔莫及,认为:哈勃不能获奖,不但是他本人的遗憾,也是诺贝尔奖的遗憾。
- A对
- B错
第一次探月高潮时期成功发射了45个月球探测器,成功率为50%。
- A对
- B错
位于赫罗图上主星序上的恒星称为主序星,其处于 稳定阶段。
- A对
- B错
二十四气的本质是阳历,与四季变化相联系。
- A对
- B错
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是美国 。
- A对
- B错
“我花了一个星期做企划”中的时间是指时刻。
- A对
- B错
天狼星的伴星是第一颗被人们发现的( )
- A量天尺
- B白矮星
- C脉冲星
- D聚星
古人早就认识到( )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自然天体。
- A月球
- B太阳
- C火星
- D土星
第一次探月高潮时期成功发射了 45 个月球探测器,成功率为 55.5 %%,最大的成就是美国( )实现了人类的 首次载人登月。
- A阿波罗 10 号
- B阿波罗 11 号
- C阿波罗 12 号
- D阿波罗 13 号
日指( )日,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周期,反映了昼夜交替的节律。
- A朔望
- B回归
- C太阳
- D午时
( )是快速自转着的中子星。它不断发射出非常有规律的无线电脉冲,就像是宇宙中的灯塔。
- A脉冲星
- B双星
- C聚星
- D恒星
太阳是一颗小质量恒星 现在处于主星序,年龄为 45 亿年,中心在进行氢聚变这个阶段可以维持 100 亿年 ,接下来会进入( )阶段。
- A黄巨星
- B巨星
- C白巨星
- D红巨星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珀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因其透过观测遥远超新星而发现( )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 A宇宙加速膨胀
- B微波激射
- C宇宙大爆炸
- D恒星核聚变反应
鉴于天体物理学对物理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0 世纪 70 年代,天文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开始被纳入到( )的范围。
- A诺贝尔物理学奖
- B化学奖
- C生理学或医学奖
- D文学奖与和平奖
月亮的凸面朝向为夏历上半月朝( )。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英国天文学家赖尔和休伊什因他们在磁流体动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方面的先驱性工作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A对
- B错
天文相关成果诺贝尔奖得主必须具备敢于怀疑和挑战的精神。
- A对
- B错
恒星的体积相差较大,相对来说恒星的质量相差 较小,所以恒星的密度相差小 。
- A对
- B错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透过观测遥远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 A对
- B错
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推动了晚期恒星演化的研究。
- A对
- B错
天文相关成果诺贝尔奖得主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纪都比较大。
- A对
- B错
月球车1号搭乘月球17号,于1970年11月17日登上月球。
- A对
- B错
( )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面软着陆的航天器。
- A月球1号
- B月球2号
- C月球3号
- D月球11号
月亮的凸面朝向为夏历下半月朝( )。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泰勒教授以无可争辩的观测事实,证实了( )的存在 , 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验证。
- AX 射线波段
- B引力波
- C微波激射
- D宇宙大爆炸
月球车1号搭乘月球17号,于 1970 年 11 月 17 日登上月球,是第一辆( )月球车。
- A无人驾驶
- B载人
- C硬着陆
- D软着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描写的是( )。
- A新月
- B上娥眉月
- C上弦月
- D满月
太阳系行星和卫星表面的撞击坑分布,证明在太阳系形成早期有众多的星子存在。
- A对
- B错
太阳在赤道区自转一圈要25天,在其纬度80°的地方,转一圈则要35天。太阳的这种自转,称为较差自转。
- A对
- B错
日是历法的基本单位,必须保持完整,可以被分割。
- A对
- B错
天体物理学对物理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 A对
- B错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为( )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被称为 20世纪 60 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 。
- A宇宙射线
- B微波激射
- C宇宙大爆炸
- D恒星核聚变反应
( )是人类首颗抵达月球附近的探测器。
- A月球1号
- B月球2号
- C嫦娥1号
- D天宫1号
恒星名称的起缘是古人以为( )
- A恒星的位置是不变的
- B恒星与行星之间的位置不变
- C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
- D恒星之间的位置不变
( )月球车是我国继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 A玉兔号
- B月球车1号
- C嫦娥1号
- D嫦娥2号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太阳方位和时辰,如午时就是指太阳在正南方。
- A对
- B错
“智能一号”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的空间探测器,其利用燃料的效率比普通化学燃料发动机高 10 倍。
- A对
- B错
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 )。
- A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
- B极紫外相机
- C测月雷达
- D探测器
天文相关成果诺贝尔奖得主特点( )
- A敢于怀疑和挑战
- B国际重要实验室的前沿课题
- C获奖时比较年轻
- D成果丰硕
“智能一号 是欧空局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它( )
- A体积小
- B技术高
- C体积大
- D设备最优
因时间系统改革,出现了( )。
- A世界时
- B历书时
- C原子时
- D协调世界时
( )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了真太阳日的长度。
- A黄赤交角
- B地球的椭圆轨道
- C太阳照射的方向
- D地球上观测月亮的方向
我国 2004 年确定探月工程分为( ) 3 个阶段。
- A“飞”
- B“ 绕 ”
- C落 ”
- D“ 回”
月相取决于( ),由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决定。
- A太阳的位置
- B地球的位置
- C太阳照射的方向
- D地球上观测月亮的方向
星云的成分与恒星相似,以( )为主。
- A碳
- B氢
- C氦
- D钾
天文学中表示距离的单位是:( )
- A天文单位
- B光年
- C秒差距
时间分为( )。
- A位置
- B空间
- C时刻
- D时段
典型的恒星光谱由( )构成。
- A视星
- B连续谱
- C吸收线
- D亮度
我国古代把天空划分为( )。
- A三垣
- B四象
- C二十八星宿
- D黄道十二宫
诺贝尔奖的颁发始于 1901 年,设立了( )奖项 。
- A物理学奖
- B化学奖
- C生理学或医学奖
- D文学奖与和平奖
春分点和太阳,分别对应着时间系统中的( )。
- A恒星时系统
- B太阳时系统
- C黄赤交角
- D地球的椭圆轨道
我国探月工程的特点是( )。
- A起步晚
- B起点高
- C用时久
- D设备差
原始原子爆炸宇宙模型描述了一个( )宇宙。
- A膨胀着的
- B物质分布均匀的
- C各向同性的
- D方向不同的
变星可分为( )三大类。
- A几何变星
- B脉动变星
- C爆发变星
- D恒星
我国古代的宇宙模型主要有:( )
- A日心说
- B盖天说
- C浑天说
- D宣夜说 。
处于太阳系的行星是:( )。
- A水星、金星
- B地球、火星
- C木星、土星
- D天王星、海王星
第一次探月高潮时期的参与国有:( )
- A前苏联
- B美国
- C日本
- D法国
人造天体包括( )
- A人造卫星
- B宇宙飞船
- C航天飞机
- D天空实验室
太阳时是因地而异的, 不同经度的地区,日出早晚不同,具有不同的太阳时刻。因此需要设立( )等制度来进行钟表时刻的换算。
- A世界时
- B标准时区标准时区
- C日界线日界线
- D法定时法定时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穆特、马瑟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 ),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A黑体形式
- B各向异性
- C引力波
- D中微子
2013年发表的成果显示宇宙是由( )组成的。
- A普通物质
- B暗物质
- C暗能量
- D时空
时间分为( )
- A运动
- B四季变化
- C时刻
- D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