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
其应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2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的重要内容,它构建了
电路分析的基本框架,为后续学习电磁学、交流电、电子技术等奠定了基础。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电源和电流、导体的电阻、实验测量导体电阻率、串联电路
和并联电路的分析、以及多用电表的使用等多个方面。
电源和电流:学生需要理解电源的作用,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其微观解释,
了解恒定电流的概念,并熟悉电流的单位和换算。通过实例分析,如手电筒、
电动汽车等,让学生体会电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导体的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应掌握导体电阻的定义、影响因素(如
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以及电阻率的概念。通过实例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
3
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超导现象及其应用前景。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等精密测量工具,以及如何通过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进而计算
出导体的电阻率。此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加深了对电阻和电阻
率概念的理解。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生需要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包
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分配规律。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能够熟练分析复
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多用电表是电工和电子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了解
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此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还培养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科学态度。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紧密围绕电路及其应用展开,从电源和电流的基本概念入手,
逐步深入到导体的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多用电表的使用等多个方面。各
4
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知识体系。
电源和电流是电路的基础,它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概念和理论支持。
通过理解电源的作用和电流的定义,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电路的基本认识。
导体的电阻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分布。
通过掌握电阻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
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不仅是对电阻概念的深化理解,也是实验技能的
重要训练。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
骤,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内容,它们涵盖了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和电阻关系。通过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电
路问题,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是对学生实验技能的 综合 训练。通过学习多用电
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常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 效
率和 准 确性。
5
(三)单元内容整 合
本单元内容在整 合上 注重知识的系 统 性和 连贯 性,通过 循序渐 进的教学安
排 和实验训练,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电路及其应用的全面认识。
知识整 合 :将电源、电流、电阻、电路分析方法和多用电表使用等知识点
有机 整 合 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知识体系。通过系 统讲 解和例题分析,
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实验整 合 :将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和多用电表的使用等实验内容整 合 在一起,
形成一个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
技能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应用整 合 :将电路知识与应用实例相 结合 ,通过分析手电筒、电动汽车等
实际电路,使学生能够将 所 学知识应用 于 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 拓 展学习和
练习应用等 环节 ,进一步 巩固 和 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物理观念
物 质 观念: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是 由 电 荷 的定 向移 动形成的,掌握电流的定
义和单位。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电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6
运 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理解导体中的 自由 电子在电 场 力作用下的定 向移 动
形成电流的过 程 ,掌握 欧姆 定律的基本内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阻对电流
的影响及其微观解释。
能量观念: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将其他形 式 的能 转 化为电能,掌握
电 功 和电 功 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能量
转 化过 程 及其应用。
(二)科学 思维
模型 建构:通过建立电路 模型 ,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通
过 运 用 模型 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 模型 建构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 推 理: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 推 理能力。例如,
在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中,通过分析实验数据 得 出电阻率与导体材料、长度
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批判 性 思维 :通过 讨 论和交流不 同 电路分析方法和实验 结果 ,培养学生的
批判 性 思维 。 鼓励 学生提出 自己 的观点和 疑 问,通过 讨 论和探究 寻找答案 。
(三)科学探究
问题提出: 引 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与电路相关的问题,如手电筒为 什
7
么 能持续 发光 、电动汽车的电 池 是如何工作的等。通过问题提出, 激发 学生的
探究 兴趣 和 求 知 欲 。
证 据 收集 :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 收集 与电路相关的 证 据。例如,在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中,通过测量导体的电阻、长度和横截面积等数据,计
算出导体的电阻率。
解释与交流: 引 导学生 根 据 收集 到的 证 据进 行 解释和交流。例如,在导体
电阻率的测量实验中,通过解释电阻率与导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通过小 组讨 论和 课堂 展 示 等形 式 , 促 进学生 之间
的交流与 合 作。
( 四 )科学态度与 责任
科学本 质 :通过电路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 种 系 统 的、
可 验 证 的知识体系。通过实验数据的 收集 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 证 意识和科学
精 神 。
科学态度: 鼓励 学生积 极 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培养 严谨 认 真 、实事 求 是的
科学态度。在实验过 程 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 察 力和分析力,以及面对 困难 和
8
挑战时 的 坚 持和 毅 力。
社 会 责任 : 引 导学生将 所 学知识应用 于 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 节 能 减排 、
环境保护 等。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 社 会 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和
责任担当 。通过参与 社 会实 践 和 志愿服务 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社 会 责任感 和 公
民 意识。
三、学情分析
在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学 情 分析是
教学 设 计的重要 环节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 已 知内容、 新 知内容、学习能力以
及 可 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 我 们 可 以更 有针 对性地 制 定教学 策略 ,提高教学 效果 。
以下是 针 对本章内容的学 情 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电学基础知识:学生在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中 已经 学习了电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电 荷 、电 场 、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以及 欧姆 定律、电阻定律等基本原
理。这些内容为学习本章电路及其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物理实验技能: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 已经 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实验技能,
9
如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 滑 动 变 阻器 调节 电路中的电流和
电压等。这些实验技能对 于 本章的实验操作 至 关重要。
数学基础:电路分析需要 运 用数学工具,如 代 数 运 算、 比 例关系、 图像 分
析等。学生在数学 课程 中 已经 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为电路分析提供了必要的
数学支持。
生活 经 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已经接触 到各 种 电器 设备 ,对电路 有 一定的
感 性认识。这 种 生活 经 验 有助于 他们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电源和电流:学生需要理解电源的作用, 即维 持电路中持续电流的 存 在。
他们还需要掌握电流的定义、单位以及电流的微观解释, 即 导体中 自由 电子的
定 向移 动形成电流。
导体的电阻:学生需要了解电阻的定义、单位以及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如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等)。他们还需要掌握电阻定律,
即 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电阻率的关系。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率,掌握游
10
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如伏安法)。他们还
需要学会数据 处 理和分析,以 得 出导体电阻率的 准 确 值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生需要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掌
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他们还需要学会分析复杂电路,将
其 简 化为串并联电路的 组合 ,以 便 进 行 计算和分析。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学生需要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量
直 流电流、 直 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等。他们还需要学会如何 选择合适 的量
程 和 读 数方法,以提高测量的 准 确性。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抽 象 思维 能力:电路分析需要 运 用 抽 象 思维 ,将实际问题 抽 象为电路 模型 ,
然 后 运 用电路理论进 行 分析和计算。学生需要具 备 一定的 抽 象 思维 能力, 才 能
将电路中的元 件 和 连接 方 式转 化为数学 模型 。
实验操作能力:本章内容包 含 多个实验,学生需要具 备 一定的实验操作能
力, 才 能 准 确地进 行 实验操作、 收集 数据和 处 理分析。他们还需要学会如何 记
录 实验现象和 结果 ,以及如何 撰写 实验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