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思想界的活跃程 度,伍启元曾指出:“一切适合于中国的或不适合于中国的思潮,
都 先后的被介绍到中国来,而许多国际思想界的争辩,都在中国重复一 遍了。”那么,
先进的中国人在众多的主义之中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 主义?
答: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随着世界进入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
危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使得中
华民族饱受屈辱,民族的独立和社会的进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历
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想体系,吸引了大量有志之士的关注,并成
为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国家救亡和社会变革的理论武器。那么,为什么在众多的
主义中,先进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
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本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最大困境是民族的屈辱与国家的贫弱。西方列
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沦为其经济和政治的附庸。尽管中国的封建社会矛盾重重,
但面对外部侵略和内乱,社会改革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境下,马克思主义
的革命理论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体系和帝国主义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
以及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压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
帮助下,看到了中国的贫弱并非单纯的内因,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压迫
的结果。这一理论深刻指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压迫中国的外部力量,才能从
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因 此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上的指 导 和解答。
二 、马克思主义关注 劳 动人民的解 放
当 时的中国,尽管历史 悠久 , 文 化 灿烂 ,但在民众的 生存 境 况 上 却普 遍贫困。 尤
其是 广 大 农 民和 工 人 阶级 的命运 令 人 堪忧 。 长 期的封建 统 治 加 上外国侵略,使得中国
社会的矛盾 更加 深刻。许多先进的中国人 感 到,只有改变社会的 生产 关系,才能根本
改变人民的贫困和国家的 落 后。
马克思主义强 调阶级斗 争和 无产阶级 的历史使命,特别提出了 无产阶级 革命的 核
心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和中国 当 时的现 实状况产生 了强 烈 的共 鸣 。 它 为 广 大
贫 苦劳 动人民提供了理论 支撑 ,指明了通过社会主义革命 实 现社会变革、 劳 动人民解
放 的 道路 。与其 他 的思潮 相比 ,马克思主义 更直接 地 回应 了中国社会 阶级 分化和贫 富
不 均 的问题,成为了许多有志之士所选择的 道路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科学性 和 实践性
20 世纪初,中国的思想界 充满 了 各 种思潮。西方的 自由 主义、民主主义以及社会
达尔文 主义等思潮 纷纷涌 入中国,但 它们 大多 无法 提供有 效 的解决方 案 。 自由 主义 虽
然 强 调个 人 自由 和民主,但在面对国家贫弱和外部压迫时, 难 以提供 应 对的力量 ; 民
主主义在 某些场 合下被 认 为是 局 部的、 形式 化的改革, 无法 深刻 触 及社会根本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