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新信息科技三年级《第八单元 守护在
线安全》大单元(第 30 课在线安全防范)
(计划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教学思路说明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学情分析
七、教学准备
八、学习活动设计
九、学业评价
十、作业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2
一、教学思路说明
(一)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学生能够识别在线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对信息安全问题的敏感度
和警觉性。
学生能够理解在线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增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意
识。
计算思维: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在线安全问题的成因,设计简单的安全防范
措施。
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和实践,体验问题分解、抽象建模等计算思维过程,提
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学生能够利用数字资源和工具,主动探索和学习在线安全防范知识,提升
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创新性地提出在线安全防范的新思路或方法,展现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学生能够了解并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树立负责任的网络行
为观念。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在线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
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设备使用经验和基础的信息意识,但对
在线安全问题的认知仍较为浅显,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和防范策略。他们好奇
心强,探索欲望旺盛,喜欢通过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习新知识。他们
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需要教师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
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在线安全防范”展开,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在线社会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防
4
范措施,并培养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包括在线支付安全、个人
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真实的在线安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安全隐患和防
范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网络诈骗受害者、网络安全小
卫士等),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体验和学习在线安全防范知识。
情景模拟法:创设各种在线安全情景(如公共场所 Wi-Fi 连接、二维码扫
描等), 让 学生在模拟 环境 中 进 行安全防范实践,提高他们的 应 对能力。
小组 讨论 法: 鼓励 学生分组 讨论 在线安全问题,分 享 自 己 的 见 解和经验,
促进 思维的 碰撞 和 融合 。
( 五 )教学 媒 体与资源
多 媒 体展示设备:用 于 展示在线安全案例、 视频 资 料 等。
数字设备:如 智 能 手机 、 平板电脑 等,用 于进 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
教学课 件 :包 含 在线安全知识、案例分析、防范措施等内容的教学 PPT 。
网络资源: 相关 网 站 、 视频 资 料 、新 闻报 道等,用 于拓 展学生的 视野 和知
5
识面。
( 六 )教学过程设计
导 入 新课:通过展示一个 典型 的在线安全案例,引发学生的 兴趣 和思 考 ,
导 入 新课内容。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
意识和防范能力。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场景 进 行安全防范实践。
情景模拟:创设各种在线安全情景, 让 学生在模拟 环境 中 进 行安全防范 操
作 。
小组 讨论 : 鼓励 学生分组 讨论 在线安全问题,分 享见 解和经验。
总结 提升: 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 调 在线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并引导
学生思 考 如 何 在 日常 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
( 七 )教学 评价 与 反馈
过程性 评价 :通过观 察 学生在课 堂上 的 表 现(如参与度、 合作 能力、问题
解决能力等), 给予及时 的 反馈 和 指 导。
成 果 展示: 鼓励 学生展示自 己 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中的成 果 ,通
6
过同 伴评价 和自 我评价 来 促进反 思和成 长 。
课 后作业 : 布置 与在线安全防范 相关 的课 后作业 ,如 制 定 家庭 在线安全计
划 、 撰写 在线安全心 得 等, 以巩固 和 拓 展学生的学习成 果 。
( 八 )教学 特 色与创新 点
生活化情 境 教学:通过创设 贴近 学生生活实 际 的在线安全情景,增强学生
的 代入 感和参与感,使他们在 轻松愉快 的 氛 围中学习安全防范知识。
跨 学科 整合 : 将 数学、科学、 语文 等学科的知识 融入 在线安全教学中,实
现 跨 学科的 综合 学习和 应 用。
强 调 实践 操作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 让 学生在 做 中学、
用中学,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信息意识:通过了解在线社会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学生能够增
强对在线安全问题的敏感度和防范意识,学会在 日常 生活中识别 潜 在的安全 风
险 。
(二)计算思维:学生 将 运用逻辑推理和模式识别能力,分析在线安全问
题的成因,并设计简单的防范措施, 从而 培养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计算思维能
7
力。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模拟在线安全场景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
生 将 探索数字化 环境 中的安全学习路 径 ,创新性地提出解决在线安全问题的新
方法和策略。
(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认识 到 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
网络行为规范,主动传 播 在线安全知识,提高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共同 营造 安
全的网络 环境 。
三、教学内容分析
《第八 单 元 守护在线安全 》 中的 第 30 课 《 在线安全防范 》是 本单 元 的重
点 课程 之 一,旨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 深入 了解在
线社会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防范措施,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本课内容 紧密
围绕 《义务 教 育 信息科技课程标 准 ( 2022 年 版 ) 》 的要 求 , 注 重培养学生的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
本课 首先 通过展示真实的在线安全案例,如网络诈骗、个人信息 泄露 等,
让 学生 直 观感受 到 在线安全问题的 严 重性和 普遍 性。通过案例分析,学生 将 了
8
解在线社会的安全隐患,如 虚假 信息、网络 病毒 、 钓鱼 网 站 等, 从而 增强对在
线安全问题的敏感度和防范意识。
本课 将 设计一系 列 模拟在线安全场景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通过 这些 活动,学生 将亲身 体验在线安全问题的发生和 应 对过程,学会识别 潜
在的安全 风险 ,并掌握基本的防范措施。例如,在模拟在线 购物 的场景中,学
生 将 学会如 何 识别 虚假 网 站 、保护个人信息和支付安全 ; 在模拟社 交媒 体使用
的场景中,学生 将 学会如 何 设 置 隐 私权限 、 避免 个人信息 泄露 等。
本课 还将鼓励 学生发 挥想 象力和创 造 力,提出解决在线安全问题的新方法
和策略。通过小组 讨论 、 头脑风暴 等活动,学生 将 探索数字化 环境 中的安全学
习路 径 ,创新性地提出防范在线安全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本课 将 强 调 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 到 维护网络安全不 仅是
个人行为, 更是 社会责任。通过 讨论 和 交流 ,学生 将 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主动传 播 在线安全知识,提高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共同 营造 安全的网络 环境 。
第 30 课 《 在线安全防范 》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角色扮演和小组 讨论 等活
动,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信息
9
社会责任,为他们在数字 世界 中 健康 成 长 提 供有 力保 障 。
四、教学重点
识别在线社会的 常见 安全隐患。
掌握基本的在线安全防范措施。
培养学生 应 对在线安全问题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难点
将复杂 的在线安全问题简化为学生 可 理解的具体案例。
提升学生在 日常 生活中的 应 用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解决实 际 安全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在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经 历 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 术 基础,能够
熟练操作 各种数字设备,如 智 能 手机 、 平板电脑 和计算 机 , 进 行基本的 上 网 浏
览 、信息 查询 和 视频 观 看 。通过 《第八 单 元 守护在线安全 》前几 课的学习,学
生已经对在线社会的 便 利与 风险有 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数字经 济 、在线支付、
人工 智 能 应 用等方面的知识。
10
数字设备使用技能:学生能够利用数字设备 进 行简单的网络 操作 ,如 搜 索
信息、观 看视频 、在线 交流 等。 这些 技能为他们 进 一步学习在线安全防范提 供
了技 术 支 持 。
在线社会认知:通过 前几 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体验 到 了在线社会的 便捷 性,
如在线 购物 、在线支付、在线学习等。他们 也 认识 到 了在线社会存在的安全隐
患,如信息 泄露 、网络诈骗等。
基础信息安全意识:学生在 日常 生活中 可 能接 触到 一 些 基本的信息安全知
识,如不在 陌 生网 站上输入 个人信息、不 随 意 点击 不 明链 接等。 这些初 步的安
全意识为他们学习在线安全防范 奠 定了基础。
(二)新知内容分析
第 30 课 《 在线安全防范 》是 本单 元 的重 点 内容 之 一,旨在通过一系 列 教
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在线社会中的安全隐患,掌握 有效 的安全防范措施,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本课的新知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几 个方面:
在线安全隐患:学生需要了解在线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如 恶 意 软
件 、网络诈骗、个人信息 泄露 等。 这些 隐患 可 能通过不同的 渠 道和方式 威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