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新信息科技三年级《第六单元在线学
习探究》大单元(第 21 课分享学习资源)
(计划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教学思路说明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学情分析
七、教学准备
八、学习活动设计
九、学业评价
十、作业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2
一、教学思路说明
(一)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线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了解在线分享学习资源
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主动搜索、筛选和评估在线学习资源的能力,提升对信息真伪的
辨别能力。
计算思维
通过在线分享学习资源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信息,培养逻辑
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能够利用简单的在线工具(如在线文档、云存储平台)进行信息的组
织和共享,体验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在线文档等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数字化学习和
协同工作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创新分享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展
示学习资源,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学生在分享学习资源时,能够尊重原创,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诚
信意识。
通过在线分享活动,学生学会负责任地传播信息,不传播虚假信息,维护
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三年级《第六单元在线学习探究》的第 21 课《分享学习资源》之
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在线学习经验,能够使用基本的数字设备和在线平
台进行学习。他们在信息筛选、整理和分享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
提升。学生对在线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如何高效
利用和分享这些资源还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三)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分享学习资源”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在线学习
资源的搜索、筛选、整理、分享以及评价等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在线分享
4
学习资源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和信息社会责任。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的
在线资源搜索到高级的资源共享与评价,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
创设真实的在线学习分享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设定具体
的分享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
考、讨 论 和实践,鼓励他们 大胆尝试 、 勇于 创新。
( 五 )教学 媒 体与资源
本课的教学 媒 体和资源主要包括多 媒 体展示设备、在线文档平台、云存储
平台以及相 关 的在线学习资源。教师 将 利用多 媒 体展示设备展示在线学习资源
的搜索、筛选和整理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 关 技能。在线文档平台和云存储平
台 将 用 于 学生分享学习资源,实 现 资源的协同 编 辑和共享。相 关 的在线学习资
源 将 作 为 学生的学习素 材 , 帮助 他们 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 所 学知识。
5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 通过展示一些 优质 的在线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分
享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 讲授:讲 解在线学习资源的搜索、筛选、整理和分享方法,以及在线
文档平台和云存储平台的使用方法。
活动设计 :
学生分组搜索 并 筛选 优质 的在线学习资源。
学生利用在线文档平台 填写 “在线学习资源分享表”,分享 自己找 到的学
习资源。
学生 浏览并 评价他 人 分享的学习资源,提 出改 进 建议 。
总 结与分享 : 学生分享 自己 的分享体验和 收获 ,教师 总 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强调 在线分享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
( 七 )教学评价与 反馈
本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 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通过 观察 学生的课 堂 表 现 、 参 与 度 和合作情 况 ,及时 给予反馈 和 指 导。
在任务完成 后 ,教师 将 组织学生进行 自我 评价和同 伴 评价,通过展示和分享学
6
习成 果 ,评估学生的学习效 果 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情 况 。教师还 将根据 学生的 反
馈 意 见 ,不 断调 整和 优 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 质量 和效 果 。
( 八 )教学 特色 与创新 点
本课的教学 特色 和创新 点 主要体 现 在以 下几个 方面 : 一 是 注重情境创设和
任务驱动,通过真实的在线学习分享情境和具体的分享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 二 是强调 合作学习和资源共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在线文档
平台的协同 编 辑 功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 三 是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
意识和信息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搜索、筛选、整理和分享在线学习资源,提升
他们的信息 处 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信息意识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线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分享学习资源对 于
个人 学习和 集 体 智慧增长 的重要性,形成主动 寻找 、筛选 并 分享 优质 在线学习
资源的意识。
(二)计算思维
学生通过在线文档的 填写 和资源的整理分类,体验信息组织的过程,培养
7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 将杂乱 的信息进行有序整理,提高信息 管 理的
效 率 。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学生能够熟练 运 用在线平台和工具(如在线文档、云存储等)进行学习资
源的共享,通过创新性的方式组织和 呈现 学习资源,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
能力。
(四)信息社会责任
学生在分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原创作 者 的知识产权,注 明 信息
来 源, 避免侵犯 他 人 权 益 ,同时培养信息 安 全意识,不分享 违 法 或 不 良 信息,
维护健康、 安 全的网络环境。
三、教学内容分析
第 21 课《分享学习资源》 是 小学信息 科 技三年级《第六单元在线学习探
究》中的重要一课。本课 旨 在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在线学习资源,进一步 拓 展学
生的学习视 野 ,提升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能力。本课内容 紧跟 第 20 课《体验在
线学习》,学生在 初 步体验了在线学习的 便捷 性和丰富性 后 ,需要进一步学会
8
如何有效地 管 理和分享这些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 首先 通过 复 习导入, 唤醒 学生对在线学习资源的 记忆 ,
并 引 出 分享学习资源的 话 题。通过教 授 学生如何在 互联 网 上 搜索 并 筛选 优质 的
学习资源,以及如何对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理能力。
在 此 基础 上 ,学生 将 学习如何使用在线文档等工具进行学习资源的分享,这不
仅锻炼 了学生的数字化 操 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意识。
本课还 强调 了在分享学习资源时,学生需要尊重原创作 者 的知识产权,注
明 信息 来 源, 避免侵犯 他 人 权 益 ,这 是 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通
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 仅 能够丰富 自己 的学习资源,还能够在分享的过程中促
进 班 级 乃至更广泛范 围内的知识共享和 智慧碰撞 ,从 而 提升整 个 学习共同体的
知识 水 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
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及筛选标 准 。
在线文档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资源共享的意义与价值。
五、教学难点
9
学生如何高效筛选 并 整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学生在分享资源时如何 确保 资源的 准确 性和可 靠 性。
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和能力。
六、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三年级《第六单元在线学习探究》的第 21 课《分享学习资源》之
前,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 科 技基础知识和在线学习经验。 根据 《义务
教 育 信息 科 技课程标 准 ( 2022 年 版 )》的要 求 ,学生在第一学 段 ( 1-2 年级)
已经体验了使用数字设备进行 日常 学习和生活的基本 操 作, 并初 步培养了信息
意识。到三年级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 操 作计算 机 、平 板 计算 机 等数字设备,
进行简单的文 件处 理、图片 编 辑和视频 观看 等活动。
具体到本单元的前 置 知识,学生在第 20 课《体验在线学习》中已经了解
了在线学习的多 种途径 和 优势 ,体验了在线学习平台的 操 作过程, 并初 步掌握
了如何 获取 和利用在线学习资源。这些经 历为 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分享学习资
源 奠 定了 良好 的基础。
学生在 日常 生活中 也 积 累 了分享的经验,如与 家人 、 朋友 分享学习 心得 、
10
有趣的 故事或 视频等。这些生活经验 将 有 助于 学生 更好 地理解和实践在线学习
资源的分享。
(二)新知内容分析
第 21 课《分享学习资源》 旨 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分享在线学习资
源,体验信息资源的共享价值, 并 培养 团队 协作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具体的新
知内容分析如 下:
在线学习资源的多样性 : 学生需要认识到在线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包括 各种 课程视频、学习文档、 电子书籍 、在线工具等。了解这些资源的不同
特点 和 适 用 场景 ,有 助于 学生在分享时选择合 适 的资源。
在线分享的方法和平台 :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在线文档、云存储平台等
工具 来 分享学习资源。这包括了解这些平台的基本 功 能、注 册登录 、 上 传和分
享资源等步 骤 。通过实践 操 作,学生 将 掌握在线分享的基本技能。
资源共享的价值和意义 : 学生需要理解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到
通过分享学习资源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提高学习效 率 。学生还需要学
会尊重他 人 的知识产权,合理引用和分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