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自
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大单元整体教
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自 2019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两节:第一节“自然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和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如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及其相互关系。学生需要理解这些要素如
何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及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
变化如何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则着重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
差异性和自然带的形成。学生需要掌握纬度地带性、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和垂直
3
地带性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对农业生产布局等实践活动的重
要指导意义。
(二)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核心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制约。
主要内容: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功能。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链。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实例分析(如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地理环境变
化)。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概念:地域分异规律。
关键要素:纬度地带性、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主要内容:
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4
纬度地带性、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地域分异规律对农业生产布局的指导意义。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两个核心主题进行整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通过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
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通过分析地域分异规律,学生能够理解不同
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
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在整合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通
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探讨自然地理环境
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内涵理解:学生能够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价值观,认识到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与地
5
理环境的关系。
内容要求: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
境的反馈作用。
探讨地域分异规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学业要求:
能够运用人地协调观分析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能够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综合思维
内涵理解: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从
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内容要求:
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链。
归纳总结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
学业要求:
能够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
能够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形成系统的地理认知体系。
(三)区域认知
内涵理解:学生能够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
力,理解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内容要求:
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比较不同区域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表现。
探讨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学业要求:
能够运用区域认知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提出 针 对性的解
决方案。
能够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理解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四 )地理实践力
内涵理解:学生在考察、实 验 和调 查 等地理实践活动中 所具备 的意 志品质
和行动能力,能够运用 所 学知识和地理 工具 解决实 际 问题。
7
内容要求:
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探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运用地理 信息技术手段 分析和解决自然地理问题。
参 与地理实践活动,如 野外 考察、 社会 调 查 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学业要求:
能够运用地理实践力解决实 际 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能够 参 与地理实践活动 并撰写 考察 报告或 调 查报告 ,展 示 地理实践成 果 。
通过以 上 对《 普 通高中地理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分
解,本单元教学 设计 将 围绕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四
个核心素养展 开 ,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学生在进 入 本单元学 习 之 前 , 已经具备了 一 定 的地理基础知识。这些基础
知识主要包括以下 几 个方面:
地 球 运动的基础知识:学生 已经 学 习了 地 球 的自 转 和 公转 ,以及 它们 对 昼
夜更替 、 四季 变化等地理现象的影响。这些内容为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
和地域分异规律提供 了 基础。
自然地理要素的认识:学生 已经了 解 了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
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学生知 道 气候 会 影响水文和土
壤的形成,生物的存在 又会改 变土壤的结 构 和 肥 力。
区域地理的 初步了 解:通过之 前 的学 习 ,学生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有 了 一 定 的认识, 了 解 了 不同区域在气候、地貌、 植被 等方面的差异。
基本的地理研究方 法 :学生 已经 掌握 了 一些基本的地理研究方 法 ,如观察、
测量 、 记录 和分析等。这些方 法 将在本单元的学 习 中 得 到进一 步 的应用和 巩固 。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 新 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两个方
面: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需要深 入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 由 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的整体。 他们 需要掌握 各 自
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 它们 如何 共 同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
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生需要 了 解自然地理环境在不同地域表
9
现出的差异性和规律性。这包括纬度地带性、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等地域分异规律。学生需要能够分析这些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以及 它们
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学生学 习 能力分析
根据 学生的 已 知内容和 新 知内容,可以对学生的学 习 能力进行以下分析:
逻辑 思维能力:学生 已经具备了 一 定 的 逻辑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分
析和 推 理来解决问题。在本单元的学 习 中,学生需要运用 逻辑 思维能力来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
空间 想 象能力:地理学 科 对空间 想 象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需要通过地图、
图表等 工具 来 想 象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空间 想 象能
力在本单元的学 习 中 尤 为重要。
综合分析能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涉 及多个自然地理
要素的综合作用。学生需要 具备 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将多个要素结合 起 来进行
综合分析,从而全面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实践 操 作能力:本单元的学 习 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观
10
察自然地理现象、 测量 地理 数据 等。学生需要 具备 一 定 的实践 操 作能力,能够
独立完 成这些实践活动 并得 出有 效 的结论。
( 四 )学 习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本单元学 习 中可能 遇 到的学 习障碍 ,可以 采取 以下 突破策略 :
加 强直观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涉 及多个 抽 象的概
念和原理。为 了 帮助学生 更 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教 师 可以 采 用直观教学 手段 ,
如地图、图表、 模型 、多 媒 体等,将 抽 象的概念和原理 具 体化、形象化。
注重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 应用相结合,
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教 师 可以选 取 一些
典型 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 加 深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
解。
开 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现象和规律的重要 途径 。
教 师 可以组 织 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自然地理现象、 测量 地理 数据 、
绘 制地图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 亲身 体 验 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
程,从而 加 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