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区城类型与区城差异》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2024年10月2510:41:14发布者:gggyyy 143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30684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2019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区

城类型与区城差异》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

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以 2019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区域

类型与区域差异》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具体包括第一节《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和第二节《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这两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的基本

概念、特性、划分方法以及区域间的差异和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区域的含义和类型》主要介绍了区域的概念、特性、划分方法以

及区域的类型。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

分的地球表面空间范围,并认识到区域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和动态性等特性。学生还将掌握根据地理特征或内部关联特点划分区域的方法,

并了解自然区域、人文区域、行政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

3

第二节《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则进一步探讨了区域间的差异以及因地制

宜的发展策略。本节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

面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将

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重要性,并掌握根据区域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方

式的方法。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这一主题展开,旨在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将能够:

理解区域的概念、特性及划分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特点。

认识到区域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会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重要性,掌握根据区域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

方式的方法。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

4

知识解决问题。

(三)单元内容整合

为了将本节内容有机整合到大单元教学中,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以“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为主题,将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的特性和划分方法。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研究,

使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

理实践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

差异,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在本单元教学中,人地协调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介绍区域的概念和特性,使学生认

识到人类活动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

5

影响。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分析区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探讨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区域发展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发展应

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地和谐共生。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案例研究,使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

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区域长期繁荣的关键,培养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综合思维

在本单元教学中,综合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角度分析问题:在探讨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

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认识问题。

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在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

综合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

力。

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通

6

过归纳总结不同区域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区域认知

在本单元教学中,区域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区域的概念和特性:通过介绍区域的概念、特性及划分方法,使学生

深入理解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地球表面空间范围,并认识到区域具有层

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掌握区域划分的方法: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根据地理特征或

内部关联特点划分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划分不同区域的能力。

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自然环境、人文

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区域的角度认识

和理解地理问题。

)地理实践力

在本单元教学中,地理实践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展案例研究:通过选取具有 表性的区域发展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

的研究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

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7

组织 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 组织 学生进行实地 考察 会调 等实践

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他们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

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 出假设 设计 方案、实 施计 划等过程,提升学生的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 创新 能力。

本单元教学将以《 通高中地理 程标 2017 2020 )》

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通

过案例研究、实践活动等多 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情分析

(一) 知内容分析

高一学生在进入《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这一单元学习 之前 已经完 成了

地理必修 程的学习,具 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通过必修 程,学生 已经

了解了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人 聚落 产业 选择等基本概念和

8

理。这 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提 了必要的理论 支撑

具体来 ,学生在必修 程中 已经 掌握了以下内容:

地球运动:学生了解了地球自 公转 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包括 昼夜交替 四季 等现

自然地理环境:学生认识了地形、 气候 文、 土壤 植被 等自然地理要

,并理解了这 素之 间的相 互作 用和整体性。

聚落 :学生了解了人 迁移 长的特点,以及 聚落 的形成

和发展规律。

产业 选择:学生掌握了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选择的基本因 ,以

通和区域发展对 产业布局 的影响。

学生在 日常 生活中也 积累 了一定的区域认知 经验 通过 旅游 体等

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 等有所了解。这 些经验 和知识为学生进一

步学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定了基础。

(二) 知内容分析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这一单元的 知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两个方面。具体来

9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学生 要理解区域的概念、特性和划分方法,掌握不

同类型的区域( 自然区域、人文区域、行政区域等)及其特点。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学生 要学会比 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

环境差异,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重要性,掌握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和 则。

学生还 要通过案例分析、地图 阅读 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区域认知和

综合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 已经 了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面对《区域类型

与区域差异》这一单元的 知内容, 仍需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综合分析能力:学生 要学会将自然地理要 和人文地理要 综合起来,

分析区域的整体特征和差异。

地图 阅读 能力:学生 要掌握地图的基本要 阅读 方法,能够通过地图

取区域地理 信息 ,分析区域空间 布局 和特征。

案例分析能力:学生 要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区域发展的策略和 则,提

高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据分析能力:学生 要学会 收集 、整理和分析区域地理 据,提取有用

10

信息 ,为区域发展决策提 供依 据。

)学习 障碍突破 策略

对学生在学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这一单元 可能 到的学习 障碍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 突破 策略:

加强 基础知识复习:在学习 知内容 之前 对必修 程中的相关基础知

识进行复习和 巩固 确保 学生具 必要的理论 支撑

采用多样 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 兴趣爱 好,采用案例分析、

地图 阅读 小组 讨论、角 色扮演 等多 教学方法,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积极

性。

注重实践 操作 和体 :通过地理实 野外考察 会调 等实践活动,

学生 身体 感受 区域地理现 和规律, 增强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加强师 动和合 :鼓励学生 积极参 课堂 讨论和合 学习,与教

同学分 学习 心得 和体会,形成 好的学习 围和合 机制。

供丰富 的学习 资源 用多 体、 网络资源 等现 代技术手段 ,为学生提

供丰富 的学习 资源 信息支 持,帮助学生 视野 和知识面。

注重思维 训练 和方法指导:通过问题式教学、思维 训练 等方法,培养学生

总页数:91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