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国土开发
与保护》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选自 2019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国土开
发与保护》,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第
二节《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
岛屿》、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四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土
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既包含了宏观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涉及了
具体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土开发与保护的多维度内
涵。
1. 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包括该地区的自然
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路径。通过本节学习,学生
3
可以理解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掌握分析区域地理背景的方法,认识到区域协
同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
义。
2. 第二节《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本节内容聚焦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介绍了海洋权益的基本内涵、
我国海洋权益的具体内容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
解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实施海洋发展
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海洋意识。
3. 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南海诸岛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
革和现状,强调了这些岛屿在中国领土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
以增强国家领土主权意识,理解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培养维护国
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4.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节内容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
4
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地理信息技术在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国土
资源监察、车辆导航调度、旅游信息查询、城市规划与评价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到其在国土开
发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涵盖了国土开发与保护的多个方面,从区域协同发展到海洋权
益保护,再到具体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内
容不仅涉及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还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和时代性。
1. 知识体系完整性
本单元内容围绕国土开发与保护这一主题,从区域地理背景、海洋权益、
岛屿领土主权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
系。这些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有助于学生构建全面的国土开发与
保护知识框架。
2. 实践性和时代性
5
本单元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例如,京津冀协
同发展 是当前 国家重 大 发展战略之一,海洋权益保护 是 国际社会关 注 的焦点问
题,地理信息技术 则是 现代社会发展不可 或缺 的重要 工 具。通过学习这些内容,
学生可以 更好 地了解国家发展 动 态和社会 热 点问题,增强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
3. 培养学生核心 素 养
本单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 素 养,包括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 力 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形成 正确 的价 值
观、必 备品格 和关 键能力 , 为未来 的学习和生 活奠定坚 实基 础 。
(三)单元内容整 合
为 了 将 本单元内容有 效 整 合起来 ,形成一个有 机 整体,我 们 可以从以 下几
个方面 入手 :
1. 主 线贯穿
以国土开发与保护 为 主 线 , 将 四个部分的内容 贯穿起来 。通过介绍区域协
同发展的地理背景、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
屿的领土主权问题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展示国土开发与保护的多维
6
度内涵和实现路径。
2. 案例分析
结合 具体案例进 行 分析,帮助学生 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可以
选 取 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海 争端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案例,
进 行深入剖 析和讨 论 ,增强学习的 针 对性和实 效 性。
3. 实践 活动
设计 一系 列 实践 活动 , 让 学生在实践中 巩固 和应用 所 学知识。例如,可以
组织 学生开展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实 验 、 模拟 海洋权益 谈判 、调查家 乡 国土开发
与保护现状等 活动 , 提 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 和 创新 意识。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1. 理解自然环境与人 类活动 的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 能够 理解自然环境对人 类活动 的 影响 以及人 类
活动 对自然环境的 反 作用。例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应 能够 认
识到自然地理 条件 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以及人 类活动 如 何 改 变 区域地理环境。
2. 形成 尊 重自然、和 谐 发展的态度
7
学生应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形成 尊 重自然、和 谐 发展的态度。 他们 应 能
够 认识到人 类活动 必 须遵循 自然规 律 ,与自然和 谐 相 处才能 实现可 持续 发展。
例如,在探讨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时,学生应 能够 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
境的重要性以及 合 理 利 用海洋资源的方 式 。
3. 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
学生应 能够运 用 所 学知识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 提出 解 决 问题的建
议 。例如,在南海诸岛问题上,学生应 能够 分析我国在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立场
以及面 临 的 挑 战和 机遇 , 提出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建 议 。
(二) 综合思 维
1. 从 综合 角度认识地理 事物 和现 象
学生应 能够 从 综合 角度认识地理 事物 和现 象 ,理解 它们 之间的相互联系和
影响 。例如,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应 能够综合考虑 该地区的
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以及 政策 环境等 因素 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
2. 运 用时空 综合思 维分析地理 事象
学生应 能够运 用时空 综合思 维分析地理 事象 的发生、发展和 演 化过程。例
如,在分析海洋权益问题时,学生应 能够结合 历史和现代背景理解海洋权益的
8
演变 过程以及 各 国之间的 利 益 冲突 和 合 作 机 会。
3. 从地方 或 区域 综合 角度分析区域特征
学生应 能够 从地方 或 区域 综合 角度分析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 因 。例如,在
探讨南海诸岛问题时,学生应 能够结合 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因素 分
析其在中国领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面 临 的 挑 战和 机遇 。
(三)区域认知
1. 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 差异
学生应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 差异 。例如,在探
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应 能够 认识到该地区与长三角、 珠 三角等区
域在地理特征、经济发展 水平 等方面的 差异 以及 各 自的优 势 和不 足 。
2. 理解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学生应 能够 理解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认识到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作
用和 影响 的关系。例如,在分析海洋权益问题时,学生应 能够 认识到 各 国在海
洋权益方面的 利 益 冲突 和 合 作 机 会以及这些 冲突 和 合 作对全 球 海洋 治 理的 影响 。
3. 评价区域开发 利 用 决策 的 得失
学生应 能够运 用 所 学知识评价区域开发 利 用 决策 的 得失并提出 改进建 议 。
9
例如,在探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时,学生应 能够 分析不同区域在地理信息技
术应用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并提出 促进地理信息技术 普 及和应用的建 议 。
(四)地理实践 力
1. 运 用地理 工 具 收集 和 处 理地理信息
学生应 能够运 用地理 工 具 收集 和 处 理地理信息,解 决 实际问题。例如,在
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时,学生应 能够 掌握地理信息系 统 的基本 操 作方法和
数据 分析技 能并能够运 用这些技 能 解 决 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监察等。
2. 设计 和实施地理实践 活动 方案
学生应 能够设计 和实施地理实践 活动 方案, 提 高实践 能力 和 创新 意识。例
如,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 设计 一 次 实地 考 察 活动 方案通
过实地 考 察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并撰写考 察 报告 。
3. 从体 验 和 反思 中学习
学生应 能够 从体 验 和 反思 中学习不 断总结 经 验 教 训提 高地理学习的 效果 和
质量 。例如,在完成一 次 地理实践 活动后 学生应 能够 对自 己 的 表 现进 行反思总
结 成 功 经 验并找出 不 足 之 处 以 便 在 未来 的学习中不 断 改进和 提 高。
三、学情分析
10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高中地理必修 课 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地理基 础 知识,
包括地 球 科学基 础 、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 类活动 的关系、人口与城市
化、 产业 区位选 择 、环境与发展等内容。这些基 础 知识 为 学生进一 步 理解国土
开发与保护的相关内容 提供 了必要的认知基 础 。
在《 普 通高中地理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 指 导 下 ,学
生 已 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核心 素 养,包括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和
地理实践 力 。这些 素 养的培养 为 学生分析和解 决 国土开发与保护中的 复杂 问题
提供 了重要的 思 维 工 具和方法 论指 导。
具体到本章内容,学生 已 经对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与 迁移 、城市化进程、
产业 区位选 择 等有了 初步 的了解。 他们能够 理解人 类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
以及地理环境对人 类活动 的 制约 作用。学生也具 备 了一 定 的区域认知 能力 , 能
够 从空间 — 区域的 视 角认识地理 事物 和现 象 。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章《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护》的 新 知内容主要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