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地
球的运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包含两节主要内容:第
一节《地球的自转》和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这两节内容不仅是自然地理学
的基础,也是理解地球环境、气候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重要前提。通过
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进而认识到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身地轴进行的旋转运动,这种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
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异、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等现象。本节内容通过具体实
例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包括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异、物体水平运动方
向的偏转等。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进行的椭圆轨道运动,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
夹角(黄赤交角)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四季的更替等现象。本节
内容通过图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包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形状、近日点和远日
点等。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
替等。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核心,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地理环境的
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整合两节内容,学生可以
4
全面理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认识到人类活动应如何适应地球运
动的规律,实现人地和谐共生。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整合: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运动的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
发学习兴趣。
知识梳理:分别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通过图示和表格帮助学
生理清思路。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实例(如日出日落、季节变化等),分析地球运动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实验活动:设计相关实验(如观测日影、模拟昼夜交替等),让学生在实
践中加深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综合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时差、
季节变化等。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
5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
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分析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的
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进而理解人类活动
应如何适应地球运动的规律。
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
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的不当之处可能 破坏 地球环
境的平 衡 , 从 而 树立 可 持续 发展的观念。
培养 尊 重自然、和谐发展的 态 度: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环 保 意
识和生 态 意识,引导 他们尊 重自然、 顺 应自然、 保护 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
(二)综合思 维
综合思 维 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运用综合的观点认
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 复杂 性。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
生的综合思 维 :
6
理解地球运动的整体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自转和公转是相互 联 系、相
互影响的整体过程,它 们 共 同构 成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分析地理现象的成 因 和变化过程:通过分析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地理现
象的成 因 和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思 维 方 法 认识地理环境的 复杂 性。
培养系 统 性和动 态 性的思 维 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系 统 性
和动 态 性思 维 方式,引导 他们从 整体 上把 握地理环境的特 征 和发展 趋势 。
(三)区 域 认知
区 域 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运用 空 间 — 区 域 的
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 多样 性。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培养学生的区 域 认知:
认识不 同 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通过分析不 同 地区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等
地理现象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具 有 区 域 性的特点。
运用区 域 综合分析的方 法 认识地理 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区 域 综合分析的方
法 认识地理 问题 ,如分析 某 一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对 农 业生产的影响等。
培养 空 间观念和地理 信息技术 应用能 力 :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
空 间观念和地理 信息技术 应用能 力 ,引导 他们 运用地图、 遥感 影 像 等工具认识
7
和分析地理环境。
(四)地理实践 力
地理实践 力 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在 考察 、实验和
调 查 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 备 的意 志品质 和行动能 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 力 :
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如观测日影、
模拟昼夜交替、调 查 季节变化对 农 业生产的影响等。
鼓励 学生 参 与实践活动: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实践活动,通过 亲 身体验加深
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 。
培养探 究精神 和 创新 能 力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探 究精神
和 创新 能 力 ,引导 他们 发现 问题 、解 决问题并 提出 新 的观点和方 法 。
运用地理 信息技术支持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 信息技术 (如 GIS 、
遥感 等) 支持 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活动的 效率 和 准确 性。
通过以 上 四个方面的分解和落实,本单元的教学将更加 注 重培养学生的地
理学科核心素养, 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将为学生的 终 身学习和发展 奠定坚
实的基础。
8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学生在 初 中地理学习中 已经初步接触 到了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包括地球
的自转和公转,以及 由此 产生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这部分内容
相对 浅显 ,主要 停留 在现象的 描述 和 感 知 层 面, 缺乏 深入的理 论 探讨和综合分
析。在进入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的学习之前,学
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有 一 定 的认识, 但 对其 背后 的科学 原 理、地理
意义以及相关的计 算 方 法尚 不 熟悉 。
学生可能 已 知:
地球在自转,自转方向是自 西 向 东 ,周期为一 天 。
地球在公转,公转方向也是自 西 向 东 ,周期为一 年 。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 果 。
不 同 地区的时间存在差异, 即 时差现象。
学生对 于 以下内容可能 还比较陌 生或理解不够深入: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如地转偏向 力 及其对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如黄赤交角及其导致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
9
变化。
时区 划 分、区时计 算 以及 国际 日 界 线的设 定 和应用。
利 用地球运动的知识解释和 预 测地理现象的能 力 。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 新 知内容主要 围 绕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深入探 究 展 开 , 旨 在帮助学
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地理意义以及相关的计 算 方 法 。本单元的 新 知内
容包括: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交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地
转偏向 力 )以及时差现象。
时区 划 分、区时计 算 以及 国际 日 界 线的设 定 和应用。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
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其对地球运动的影响。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
10
及四季的更替。
利 用地球公转的知识解释和 预 测地理现象的能 力 ,如太阳直射点的 移 动规
律、 极 昼 极 夜现象等。
(三)学生学习能 力 分析
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地理基础知识和 空 间思 维 能 力 ,
能够理解和分析一 些简 单的地理现象和过程。地球运动的内容相对 抽 象和 复杂 ,
要 求 学生具 备较 强的 空 间 想 象能 力 、 逻辑推 理能 力 和综合分析能 力 。在教 授 本
单元内容时, 需 要 充 分 考虑 学生的学习能 力 , 采取 合适的教学方 法 和 手段 ,帮
助学生 克服 学习 障碍 ,提高学习 效果 。
学生的学习能 力 可能表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空 间 想 象能 力 :学生能 否 在 脑海 中 构建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 态 模 型 ,理解
相关地理现象的 空 间分 布 和变化规律。
逻辑推 理能 力 :学生能 否根据 地球运动的基本 原 理, 推 导出相关地理现象
的成 因 和规律。
综合分析能 力 :学生能 否 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综合运用,分析 复杂 地
理现象的形成 机制 和影响 因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