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
选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
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
工业布局》和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本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区位
条件对产业分布和布局的影响,掌握分析产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
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在第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和社会
经济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布局。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能
够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
第二节则聚焦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学生将学习影响工业区位的自
3
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
用于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学生还将探讨工业布局的宏观与微观层面,以及世
界工业布局的特点和趋势。
第三节则转向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将了解服务业的概述和特征,并分
别以金融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例,探讨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区
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学生还将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服务业布局与交通、市场、
行政等因素的关系。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强:产业区位选择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方面,需要
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实践性强: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产业
区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时代性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和趋势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学生关注时事动态,更新知识体系。
(三)单元内容整合
4
在整合单元内容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构建产业区位选择的知识框架,明确各节内容之
间的联系和区别。
注重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产业区位选择原理和方
法的理解。
强化地理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
能力。
关注时事动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动态和政策变化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能够理解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
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反馈作用。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分析不同产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学生能够认识
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关注时事动态和政策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动态和政策变化对产业区位
5
选择的影响,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对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
(二)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产业区位因素: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影响产业
区位选择的多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比较不同产业区位选择的差异:通过比较不同产业(如农业、工业、服务
业)区位选择的差异,学生能够理解各产业区位选择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评价产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结合具体案例,学生能够评价产业区位选择
的合理性,并提 出改 进建 议 。
(三)区域认知
认识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基 础 和社
会 文 化等因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和 优 势。
理解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结合具体区域的案例,学生能够理解区域产
业布局的合理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注区域产业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理解区域间的产业联系和合作。
( 四 )地理实践力
6
开 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了解不同
区域的产业区位选择和布局 情况 。
收集 和分析地理信息: 指 导学生 收集 和分析与产业区位选择相关的地理信
息,如 气候数据 、地形地 貌 、交通 状况 等。
撰写 调 查报告 和研 究论文 : 鼓励 学生 撰写 调 查报告 和研 究论文 , 总 结实地
考察和调研活动的成 果 ,提 出 自 己 的 见 解和建 议 。
通过以 上四 个方面的分解和 落 实,本单元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形成 正 确的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学生在进 入 本单元学习之 前 ,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地理基 础 知识,包括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差异、人 口 分布与 迁移 、 城镇 和 乡村 的 空 间结构等基本概
念。特别是在必修一的学习过 程 中,学生 已 经对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的 物
质 运动和能 量 交 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内容有了 初步 了解。学生在
初 中 阶段已 经 接触 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对生产活动的 空
7
间分布有了一 定 的认识。
对于农业区位因素,学生可能了解 气候 、 土壤 、 水 源、地形等自然条件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但 对这些因素如何综合作用于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解 尚 不深 入 。
对于工业区位因素,学生可能知 道 一些基本的区位 指 向类型,如原 料指 向型、
市场 指 向型等, 但缺乏 对工业布局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全面认识。对于服务业,
学生可能有一 定 的生活体 验 , 但 对服务业的多 样 化及其区位选择的 复杂 性认识
不 足 。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产业区位选择》旨在进一 步 深化学生对产业区位因素的理解,掌
握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布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学生需要理解自然条件( 气候 、 土壤 、 水 源、
地形)、科学技术(技术 装备 、生产技术、信息化)、社会经济(市场、交通
运 输 、 劳 动力、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综合作用
于农业布局。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特点及发展趋势。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学生需要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自然
8
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理解不同工业 部门 的区位 指 向类型及其变
化。学生还需要了解工业布局的原则、类型及特点,以及工业 集 聚与分 散 的 现
象 和原因。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生需要认识服务业的多 样 化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理解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 公 共服务业的特点和区位选
择原则。学生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服务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及其影响
因素。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空 间思维能力:高中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 空 间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地 图 、
图表 等工具分析地理 现象 的 空 间分布和 演 变规律。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需要
运用这 种 能力 来 分析产业区位因素的 空 间分布及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综合分析能力:本单元涉及多个地理要素和产业类型的综合分析,要 求 学
生能够全面、系 统 地考 虑 各 种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对学生的综合分
析能力提 出 了较高的要 求 。
实践探 究 能力:地理是一 门 实践性 很 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
9
调 查 研 究 等方 式来 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可以
通过调 查 家 乡 的农业生产、 参 观工业企业、分析服务业分布等方 式来 培养实践
探 究 能力。
信息技术 应 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教学 越来越 注重信息技术
的 应 用 。 学 生 需 要 掌 握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的 基 本 操 作 和 应 用 方 法 , 如
GIS 、 RS 、 GNSS 等,以 便 更 好 地分析和解 决 地理 问题 。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 策略
加强案例教学:通过引 入丰富 的案例,如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典 型
的工业 集 聚区、服务业分布特点等,帮助学生将 抽象 的理 论 知识具体化、生动
化, 从而 加深对产业区位因素的理解。
运用地 图 和 图表 :地 图 和 图表 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能够直观地展 示 地
理 现象 的 空 间分布和 演 变规律。在教学过 程 中,教 师应充 分 利 用地 图 和 图表 ,
引导学生分析产业区位因素的 空 间分布及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组织实地考察和调 查 研 究 :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农业生产基地、 参 观工
业企业、调 查 服务业分布等方 式 , 让 学生 亲身 体 验 和 感受 产业区位选择的实 际
10
过 程 , 从而 加深对理 论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信息技术 应 用能力:在教学过 程 中,教 师应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
应 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 GIS 、 RS 、 GNSS 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 操 作和 应 用
方法,以 便 更 好 地分析和解 决 地理 问题 。
开 展 小 组合作学习:通过 小 组合作学习的方 式 , 鼓励 学生相互交 流 、共同
探 究 ,培养学生的 团队 协作能力和解 决问题 的能力。 小 组合作学习还可以 促 进
学生之间的思维 碰撞 和 灵感激 发,有助于 突破 学习 障碍 。
实 施 差异化教学: 针 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 兴趣 特点,实 施 差异化教学
策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 供 更具 挑 战性的学习 任 务和 拓 展性 阅
读材料; 对于学习能力较 弱 的学生,则 给予 更多的关注和 辅 导,帮助 他 们 逐步
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加强案例教学、运用地 图 和 图表 、组织实地考察和调 查 研 究 、培养信
息技术 应 用能力、 开 展 小 组合作学习以及实 施 差异化教学等策略,可以有 效 地
突破 学生在学习《产业区位选择》单元过 程 中可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提高 他 们
的学习 兴趣 和 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