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
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选自 201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
展》,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走
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以及问题研
究《低碳食品知多少》。这四个部分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以及个人层面的低碳生活实践四个维度,系统探讨了环境
与发展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
环保意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环境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其全球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
3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通过案例分析,如八大环境公害事件,让学生理
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节内容重点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实现途径。通过介绍可持
续发展系统、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性,并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本节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介绍了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了解这些战略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
况,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
本问题研究通过探讨低碳食品的概念、选择低碳食品的方法及意义,引导
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
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以环境与发展为核心主题,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国
4
家发展战略到个人低碳生活实践,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部分内容相
互联系、层层递进,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知识层面
本单元通过介绍环境问题的表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国家发展战
略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境
与发展的关系,还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践能力层面
本单元通过问题研究、实地调查、实践活动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低碳食品、调查本地环境问
题等,从而在实践中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单元内容整合
在整合本单元内容时,我们注重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 辑 关系。
通过构建知识体系、设 计 教学活动等方式,将各部分内容有 机 整合在一 起 ,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知识体系的构建
我们以环境与发展为核心主题,将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发展
5
战略和个人低碳生活实践等内容有 机 整合在一 起 ,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各部分内容之间既有 独 立性,又有联系性,形成一个逻 辑 严 密 、结构完整的知
识 网络 。
教学活动的设 计
在教学活动设 计上 ,我们注重多 样 性和实践性。通过案例分析、 小组 讨论、
角 色 扮演 、实地调查等多 种 形式的教学活动, 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和 参 与度。
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 够 分析人类活动(如 工 业生产、 农 业生产、 城市化 进 程 等)对环境
造 成的 负 面影响(如环境 污染 、生 态破坏 等),并理解这些影响对人类自 身 发
展的制约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如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6
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能 够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认识到可持续发展 是 解决环境问
题、实现人类 长期 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探讨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并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树立环保意识
学生能 够 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树立环保意识。通过了解国家发展
战略(如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增
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 责任感 和 使命感 。
(二) 综 合 思 维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 因 及影响
学生能 够 运用 综 合 思 维方法,分析环境问题的成 因 及影响。通过案例分析
(如过度 垦荒 导 致 的生 态破坏 ),引导学生从多个 角 度(如自 然因素 、人为 因
素 、经济 因素 等)分析环境问题的成 因 ,并理解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评估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学生能 够 运用 综 合 思 维方法, 评估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通过了解国
7
家发展战略(如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的背景、目标及实施
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战略在解决环境问题、 促 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及
局限 性。
提 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 综 合方案
学生能 够 运用 综 合 思 维方法,提 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 综 合方案。通过 小组 讨
论、 角 色 扮演 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 角 度(如政 策 、 技术 、经济、社会
等)提 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 综 合方案,并 评估 其可行性和有 效 性。
(三)区域认知
认识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及其 特 点
学生能 够 认识不同区域(如 城市 、 乡村 、 沿海 地区、内 陆 地区等)的环境
问题及其 特 点。通过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 状 况、经济活动类 型 及人 口 分 布 等 因
素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区域在环境问题 上 的共性和 差异 。
理解区域发展战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学生能 够 理解区域发展战略(如 长江 经济 带 发展战略、 京津冀 协同发展战
略等)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通过了解这些战略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战略如 何促 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 减 少环境 污染
8
等。
探讨区域环境保护的合作 机 制
学生能 够 探讨区域环境保护的合作 机 制。通过案例分析(如 跨 国 界河流污
染治 理合作)、 小组 讨论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区域之间在环境保护
方面的合作 机 制和 模 式,并 思考 如 何促 进区域间的协同 治 理和 资源 共 享 。
(四)地理实践力
开 展环境问题实地调查
学生能 够 运用地理实践 技 能和方法, 开 展环境问题实地调查。通过选择本
地 典型 的环境问题(如 水污染 、空 气污染 、 垃圾处 理等), 组织 学生进行实地
调查和 数据 分析,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及影响 范围 。
参 与低碳生活实践活动
学生能 够积极参 与低碳生活实践活动。通过选择低碳食品、节能 减排 、 垃
圾 分类等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培养
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 计 并实施环境保护 项 目
学生能 够 设 计 并实施环境保护 项 目。通过 小组 讨论、 角 色 扮演 等活动形式,
9
引导学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 计 环境保护 项 目方案(如 校园绿化 、社区 垃圾 分
类 宣 传等),并 组织 实施和 评估项 目 效果 。通过这一过 程 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 维
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的学 习 之 前 ,学生 已 经完成了高中地理必修
第一册和第二册的 前几 章内容的学 习 , 具备 了一 定 的地理 基础 知识。 具 体 来说 ,
学生 已 经 掌握 了以 下 关 键 概念和 技 能:
地理 基础 概念:学生 已 经了解了地球 科 学的 基础 知识,包 括 地球的 圈 层结
构、地 质 年 代 、大 气组 成、 水循 环、地 壳 运动等 基 本概念。
自 然 地理要 素 :学生 已 经能 够 识 别 并 描 述地 貌 、大 气 、 水 、 土壤 、 植被 等
自 然 地理要 素 ,理解 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 文 地理要 素 :学生 已 经 初步接触 了人 口 、 城镇 、产业活动等人 文 地理要
素 ,了解 它 们的 基 本 特征 和空间分 布规律 。
地理 信息技术 :学生 已 经 初步掌握 了地理 信息 系统( GIS )、 遥感 ( RS )
和全球 卫星 导 航 系统( GNSS )等现 代 地理 信息技术 的 基 本应用。
10
地理实践能力:通过 前期 的地理实践活动,学生 已 经 具备 了一 定 的观 察 、
调查、实 验 等地理实践能力,能 够 运用地理 工具 进行 简 单的地理 信息采集 和 处
理。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主要 围绕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及实践、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等核心内容展 开 。本章的 新 知内容主要包 括 :
环境问题及其成 因 :学生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类 型 (如 资源枯竭 、生 态破
坏 、环境 污染 等)、成 因 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念:学生需要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 态 持续发展、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及其实现途径, 掌握 可持续发展的 基 本原则。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 定 的国家发
展战略,如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
低碳食品与可持续发展:通过问题研究,学生需要了解低碳食品的概念,
探讨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低碳食品,以 促 进可持续
发展。
(三)学生学 习 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