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大单
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二单元 位置》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几何知识的重
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主要围绕“位置”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
并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和实例,进一步发展
空间观念。教学内容包括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等,这些知识点为后续学习坐标系、函数图像等打下坚实
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确
定教室内同学的位置、描述校园内各场所的位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
3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
用数对表示位置:这是本单元的基础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学
会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通过具体实例,如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位置,
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在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
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准确找到并标出点的位置。这一内容不仅巩固
了数对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通过描述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行走路线,引导学生理
解位置的变化和相对位置的概念。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生活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与实践:本单元还设计了一些综合应用与实践活动,如设计校园
平面图、确定地图上的位置等,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
生的位置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内容整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用数对表
示单个点的位置,到在方格纸上确定多个点的位置,再到描述行走路线和综合
应用,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层层递进。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生活现象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
知识。
在整合过程中,还注重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例如,
在描述行走路线时,需要运用到数对表示位置和相对位置的知识;在设计校园
平面图时,则需要综合运用数对、比例尺、方向等多个知识点。这样的整合方
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教室内的座位安排、校园内的建
筑布局等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数学问题。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 密 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去 观察和分析 身边 的
5
事物 。
直观感知数学对象的 特征 :在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具体实
例让学生直观感知数对的 特征 和表示方法。例如,通过 指 认教室内的座位位置,
让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 列 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的规则。
运用数学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 鼓励 学生在观察现实情境的过程中,运用
数学的眼光 去 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在描述行走路线时,引导学生思 考 如何
用数对表示 起 点和 终 点的位置, 以及 如何根据数对确定行走的方向和 距离 。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 考 现实世界
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 算 :在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和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
中,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 算 。例如,根据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时,需
要运用逻辑推理 判断 数对的 正 确性;描述行走路线时,则需要进行简单的数学
运 算来 确定行走的 距离 和方向。
构 建数学 模型 解决问题:通过 构 建数学 模型 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例如,
在设计校园平面图时,引导学生将校园内的建筑、 道 路等抽象为点、线等数学
元素, 然 后运用数对、比例尺等知识 构 建校园平面图的数学 模型 。
6
进行 批判 性思 考 和创 造 性思 考 : 鼓励 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 批判 性思 考 和创
造 性思 考 。例如,在解决如何用 最少 的步数从一点走到另一点的问题时,引导
学生思 考 不同的行走路线和 策略 ,并比 较它 们的 优劣 。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准确表达数学概念和规律: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 够 准确表达数对、
位置、行走路线等数学概念和规律。例如,能 够 用数对准确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能 够 用 清晰 的语言描述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行走路线。
运用数学 符号 和图形进行表达和 交流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 符号 和图形进行
表达和 交流 。例如,在描述行走路线时, 可以 用 箭头 和线 段 表示行走的方向和
距离 ;在设计校园平面图时,则 可以 用不同的图形和 颜色 表示不同的建筑和 道
路。
用数学语言解 释 和 说明 现实问题: 鼓励 学生用数学语言解 释 和 说明 现实问
题。例如,在描述校园内各场所的位置关系时, 可以 用“ 某 场所位于另一场所
的 东北 方向多 少米处 ”这样的数学语言进行准确表达。通过这样的 训练 ,提高
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小学五年级之 前 ,学生 已经接触 过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几何知识,包括简
单的平面图形(如 正 方形、 长 方形、三 角 形等)的认识, 以及初 步的图形变 换
(如平 移 、 旋转 )的理解。 特别 是在 低 年级 阶段 ,学生 已经 能 够 通过实 物或 图
形直观地感知 物 体的位置关系,如“上下”、“ 左右 ”、“ 前 后”等。在之 前
的数学学习中,学生 已经接触 过坐标系的 初 步概念,如 使 用数对 (x, y) 表示平面
上的点, 但 这一概念的应用主要局 限 于简单的图形识 别 和位置描述。
对于《第二单元 位置》的教学内容 而 言,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包括能 够辨 认和描述简单的平面图形,理解图形的平 移 和 旋转 , 以及初 步掌握
使 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这些知识 大 多 停留 在直观感知和简单应用的层面, 尚
未 形成系 统 的空间观念和坐标系概念。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位置”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一系 列 的教
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以及 根据数
8
对在方格纸上描出点的位置 或 根据点的位置 写 出数对等 技 能。本单元还要求学
生能 够 在方格纸上通过平 移 操作描述和 绘制 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
想象能力。
本单元的新知内容主要包括 以 下几个方面:
数对的概念与应用: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数对的 含义 ,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
内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 够 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准确地描出点的位置。学生还
需要能 够 根据点的位置 写 出对应的数对。
图形的平 移 :学生需要理解图形平 移 的概念,掌握图形平 移 的方法,能 够
在方格纸上根据要求将图形进行平 移 操作,并描述和 绘制 平 移 后的图形。
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将所学的数对知识和图形平 移技 能综合应
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如根据描述确定 物 体的位置、描述 物 体的 移 动路 径 等。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 正处 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的关 键 时 期 ,他
们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正 在逐步发展。在学习《第二单元 位置》这一内
容时,学生将表现出 以 下学习能力 特 点:
直观感知能力 强 :学生能 够 通过观察和操作实 物或 图形,直观地感知 物 体
9
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变 换 过程。
抽象思维能力 初 步发展: 随着 年 龄 的 增长 和学习 经验 的 积累 ,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开 始 逐步发展,能 够 逐 渐 理解数对等抽象概念,并进行简单的逻辑推
理。
合作学习能力提升:五年级的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能 够
在小组活动中与他 人 合作 交流 , 共 同解决问题。
自 主探究能力 增强 :学生开 始 具 备自 主探究的能力,能 够 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 尝试 通过 独立 思 考或 合作 交流 解决问题。
由 于学生的个体 差异 和学习 背景 的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可 能会表现出
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教 师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 , 采
取因材施 教的教学 策略 , 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 位置》过程中 可 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教 师可以
采取以 下 突破策略 :
强 化直观教学:
利 用实 物 、图形 或 多 媒 体等直观教学手 段 ,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数
10
对、图形平 移 等概念。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 自己 的位置、进行
图形平 移 操作等, 以增强 学生的直观感受。
注重概念理解:
通过 讲 解、示 范 和 练 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对、图形平 移 等概念
的本 质 和内 涵 。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 区 分容 易混淆 的概念,如数对与坐标、
平 移 与 旋转 等。
加强技 能 训练 :
设计多样化的 练 习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 反复练 习中掌握用数对表示点
的位置、图形平 移 等 技 能。
关注学生的 练 习过程, 及 时发现和 纠正 学生的 错误 ,帮助学生形成 正 确的
技 能操作习 惯 。
培养空间观念: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 物 体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变 换 过程,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