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主要涵盖了
“轴对称”和“平移”两大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具体图形的观察、
操作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基本特征,掌握绘制轴对称图形和
平移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轴对称:轴对称是图形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涉及到图形关于某条直线
(对称轴)的对称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理解轴对称
图形的特点,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够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
形。
平移:平移是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
和大小的运动。教学时应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学会画出平移后的图
3
形,并能够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确定平移的距离和方向。
(二)单元内容分析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轴对称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两
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一特点需要通过观察具体图形来理解和体会。
画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在图形中画出对称轴。这需要对
图形的对称性有敏锐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
补全轴对称图形:根据给定的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和对称轴,补全整个图
形。这需要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
平移
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这
一性质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体会。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学会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
需要对平移的性质有准确的把握和熟练的操作能力。
确定平移的距离和方向: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和方向。
这需要对图形的位置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
4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内容整合应围绕“图形的运动”这一主题展开,将轴对称和平移
两大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具体图形的观察、操作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图
形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还应注重将
图形运动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
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具体整合方式如下:
情境导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如校园中的轴对称建筑、
平移的物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观察与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具体图形,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操
作活动,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基本特征。
总结与归纳: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和平移的规律,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应用与拓展:将图形运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轴对称图案、
计算平移后的图形面积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评价与反思: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小组互评
5
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为 后 续 教学 提供参
考。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在《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
察现实世界,发现轴对称和平移现象在生活中的 广泛 应用。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校园、 家庭 、 社区 等 环 境中的轴
对称图形,如建筑物、 家 具、 装饰品 等,感 受 轴对称图形的 美 感和应用价 值 。
识 别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平移现象,如 电梯 的
升降 、 窗户 的开关、 滑板 的 滑 动等,理解平移的基本特征和应用 场景 。
培养空间观念:通过观察轴对称图形和平移现象,帮助学生建 立 空间观念,
理解图形在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规律。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在《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
考现实世界,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数学本质和规律。
理解轴对称的数学本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
6
称性和对称轴的 概 念,掌握画对称轴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掌握平移的数学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和
规律,学会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能够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确定平移的距离和方
向。
培养几何直观能力:通过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使 学生能够通过图形直观 地 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
达现实世界,将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语言 描述 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 描述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和对称轴的位置,如“这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对称轴在这 里 ”。
用数学语言 描述 平移现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 描述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如“这个图形向 右 平移了 3 格”。
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
际问题,如设计轴对称图案、计算平移后的图形面积等,并用数学语言清晰 地
表达 自己 的思 路 和过程。
7
通过 以 上三个方面的分解, 我们可以 将《 义务 教 育 数学课程 标 准( 2022
年版)》的要 求 具体 落 实到《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中,帮助学
生 更好地 理解图形运动的知识, 提升 数学 素 养和应用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小学四年级 之前 ,学生 已经 通过数学课程 初步接触 了几何图形, 包括 基
本的平面图形(如 长 方形、 正 方形、三 角 形、 圆 等)及其基本性质。 他们 对这
些 图形的形状、大小 以 及 简 单的组合有一定的认识。在三年级时,学生 已经 学
习了图形的平移和 旋转 ,掌握了如何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以 及如何通
过 旋转 得到新的图形。这 些 基础知识 为 学习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
中的轴对称和平移 提供 了重要的基础。
在轴对称方面,学生 虽然 在 日常 生活中 可 能 已经接触 过轴对称图形,如 蝴
蝶 、 飞 机等, 但 对轴对称图形的定 义 、性质 以 及如何画出对称轴等数学 概 念 可
能还 比较陌 生。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 践 活动, 加 深对轴对
称图形的理解。
8
在平移方面,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平移知识基础, 但 本单元将 进 一 步 深
化学生对平移的认识,特 别 是在 复杂 图形中的平移操作, 以 及如何通过平移解
决实际问题。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主要 包含 两部分内容: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轴对称是图形的一种重要变 换 方式。学生需要理解轴对称图形的
定 义 , 即 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两 边 能够完全重合。学生还需要掌握如
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以 及如何通过轴对称变 换 得到新的图形。轴对称
的学习不 仅 有助于学生 加 深对图形性质的理解,还能培养 他们 的空间想象力和
几何直观能力。
平移:平移是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在本单元中,学
生将 进 一 步 学习如何在 复杂 图形中 进行 平移操作,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学生还需要学会通过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
平移后的图形面积、判断平移后的图形位置等。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9
空间想象力:四年级的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
和想象理解图形的变 换 。对于 复杂 的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操作,学生 可 能还需要
通过动 手 操作和直观 演示 来 加 深理解。
逻辑 思维能力:学生在 前 三年的数学学习中 已经 积 累 了一定的 逻辑 思维能
力,能够通过分析、 比较 、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
要运用这 些逻辑 思维能力来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性质, 以 及它 们之 间的关系。
动 手 操作能力:动 手 操作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 途径 。通过剪一剪、
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学生能够 更 直观 地 感 受 图形的变 换 过程, 从 而 加 深对
相关 概 念的理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 手 操作能力。
合作 交流 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相互 交流 想法、分 享经验 、
共同 解决问题。这种合作 交流 能力对于 提高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 效果 具有重
要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 鼓励 学生积 极参 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 他们 的
合作 交流 能力。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加强 直观 演示 和动 手 操作: 针 对学生对轴对称和平移 概 念理解不 透彻 的问
10
题,教 师可以 通过直观 演示 和动 手 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 加 深理解。 例 如, 可以
使 用多 媒 体课 件 展 示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变 换 过程 ;让 学生 亲自 动 手 剪
一剪、折一折轴对称图形 ; 通过平移学具来感 受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等。
注重知识 之 间的联系和 比较 :轴对称和平移是图形变 换 的两种重要方式,
它 们之 间 既 有联系 又 有 区别 。在教学中,教 师 应注重引导学生 比较 这两种变 换
方式的 异同 点,理解它 们之 间的内在联系。 例 如, 可以 通过对 比 轴对称和平移
对图形形状和大小的 影响 来 加 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 为 了 巩固 学生对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的掌握程 度 ,教
师可以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 供 学生练习。这 些 练习题 可以包括填 空题、 选择 题、
判断题、操作题等多种形式。教 师 还 可以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适当调 整练习题
的 难度 和数 量 , 以 确 保每 个学生 都 能得到 充 分的练习和 提高 。
鼓励 小组合作学习和 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和 交流 是培养学生合作 交流 能力
的重要 途径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 师可以 组 织 学生 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让他们共同 探究轴对称和平移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小组 讨论 、分 工 合作、 汇报
展 示 等方式,学生 可以 相互 交流 想法、分 享经验 、 共同 解决问题, 从 而 提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