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
和减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
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运算律
推广到小数。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和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进
一步学习的,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运算规则,提升数学运算能力,为
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坚实基础。
小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意义,能够正
确进行小数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正确处理小数部分的加减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准确进行连续的小数加减
3
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运算顺序规则,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运算中的适用
性,能够运用运算律简化小数运算。
教学难点:将整数运算律迁移到小数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
运算灵活性。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深化和拓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
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知识点分析:
小数加减法:包括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验
算方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涉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技巧。
4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重点讲解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的应
用,以及如何通过运算律简化计算。
能力培养:
运算能力: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学生的小数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意义,以及整数运算律在小数
运算中的适用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单元内容整合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本单元内容将进行以下整合:
知识整合:
将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三个部分
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复习整数加减法,引出小
5
数加减法的学习;通过小数加减法的练习,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最
后通过整数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提升小数运算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能力整合:
在培养运算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创设实
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
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观察与识别:
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小数现象,如商品价格、体重变化等,识别其
中的小数信息。
通过实例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小数运算在生活中的
6
应用。
抽象与概括:
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法的问题模型,概括出小数加减法
的计算规则。
通过比较不同情境下的小数运算问题,帮助学生发现小数运算的共性和规
律。
联系与构建:
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加减法知识体
系。
通过构建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系 统 地理解和掌握小数运算的
规律和方法。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 考 现实世界
逻辑 与推理:
引导学生运用 逻辑 思维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推理,如通过验算验 证 运算
结 果 的正确性。
通过设计具有 挑战 性的小数运算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
7
力。
模型与建模:
引导学生建 立 小数加减法的数学模型,如通过 画图 、 列 式等方式 表示 小数
运算过程。
通过模型建构和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运算的本 质 和规律。
优 化与决 策 :
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律 优 化小数运算过程,提高运算效率。
通过实际问题的 求 解过程,培养学生的 优 化意识和决 策 能力。
(三)会用数学的 语言表达 现实世界
符号 与 表达 :
引导学生正确 使 用小数 符号 进行运算 表达 ,如正确 书写 小数加减法算式。
通过规 范 的 符号表达 ,培养学生的数学 语言 准确性和 严谨 性。
交 流 与 讨论 :
鼓励 学生运用数学 语言 与同学交 流 小数运算的思 路 和方法,分 享 解题经验。
通过小 组 合作、课堂 讨论 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 表达 能力和 沟 通能力。
反 思与 总 结:
引导学生 反 思小数运算的学习过程, 总 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和技巧。
8
通过 反 思和 总 结,帮助学生深化对小数运算的理解,提升数学学习的 自我
监控 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方 面 的分解和整合,本单元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 素
养和 综 合能力,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 考 世界、用
数学的 语言表达 世界。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在小学四年级下学 期 ,学生已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数学基础, 特 别是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能力。 他们 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 念 ,掌握基本的整数加减运算法则,
并能够进行 多位 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了解了小数的意
义和 表示 方法,以及小数与分数的 关 系。这些已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
的加减法运算 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在 日常 生活和学习中,学生 也 经 常接触 到与小数 相关 的情境,如 购物找零 、
测 量 长 度 或 重量等,这些实际经验有助 于 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运算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
9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 围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展 开 ,具体包括以下 几
个方 面 :
小数加减法运算:学生 需 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并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小
数加减混合运算,提高运算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学生将探 索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是 否
适用 于 小数加法,理解运算律在简化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这些 新 知内容不 仅 要 求 学生能够 熟 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还要 求 学生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运算能力:经过 前 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具 备 了较强的整数加减法运
算能力,能够 熟 练进行 多位 数的加减法运算。这 种 运算能力为学生学习小数加
减法提 供 了有力 支持 。
理解能力:四年级学生已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小数加
10
减法的概 念 和运算法则。 他们也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 归纳 等方法,发现数学
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 于 实际情境中,解决与小数加减法 相
关 的问题。例如,在 购物 时计算 找零金额 ,在 测 量时计算 长 度 或 重量的 差 值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也可 能 遇 到一些 困 难,如小数点对齐的问题、连续进 位
或退位 的问题等。这些问题 需 要教 师 在教学过程中 给予 重点 关 注和 指 导。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过程中 可 能 遇 到的 障碍 ,教 师可 以 采取 以下 策
略 进行 突破 :
强化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直 观 演示 :通过实 物或多媒 体 手段 , 直 观展 示 小数点对齐的过程和结 果 ,
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练习 巩固 :设计大量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让 学生在练习中 反 复体会小数
点对齐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运算习 惯 。
解决连续进 位或退位 的问题:
分步讲解:将连续进 位或退位 的运算过程分步讲解, 让 学生逐步理解 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