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单元,主
要涉及线段、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既是学生
掌握平面几何基础知识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
环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线段、直线和射线,理解角的定义
和分类,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线段、直线、射线: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
念及其区别,学会用字母表示这些图形,并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和区分它们。
角:通过介绍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使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
3
形,并学会用符号“∠”表示角。学生将学会识别图形中的角,并数出角的个
数。
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将学习角的度量单位——度,
理解量角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步骤,并能够准确量
出角的度数。
角的分类:通过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及其度数,学
生将理解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够根据角的度数判断角的类型。
画角:学生将学习使用量角器和尺子画指定度数的角,掌握画角的基本步
骤和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基础性: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掌握这些概
念是进一步学习复杂几何图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实践性: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通过量角、画角
等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思维性:角的分类和度量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判断,通过本单元的学
4
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综合性:本单元的教学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理解
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
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整合思路如下:
以角为核心:将线段、直线、射线作为理解角的基础,通过介绍这些基本
图形,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从度量到分类:先学习角的度量方法,使学生掌握量角的基本技能;然后
在此基础上学习角的分类,理解不同类型角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结合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通过量角、画角等活动,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渗透数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整合,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
结构,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强调,学生应学会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现实世界,即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理解和解 释 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问
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来 培养学生的这一核心 素 养: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等图形,
如 书 本的 边 、 桌 子的角等, 让 学生 感受 到这些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 广泛 应用。
识别图形特 征 :通过具体的 例 子,帮助学生识别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
特 征 ,如线段的两个 端 点、直线的 无限延伸 性等,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
理解和 描述 这些图形。
运用数学 语言描述 现象: 鼓励 学生运用数学 语言 去 描述 现实世界中的图形
和现象,如用“线段 AB” 表示一条线段,用“∠ 1” 表示一个角等,培养学生的
数学表 达 能力。
发现数学 规律 :通过观察和 比较 不同图形和角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
其中的数学 规律 ,如“平角是直角的两 倍 ”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
6
理能力。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指出,学生应学会用数学的思
维思考现实世界,即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
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来 培养学生的这一核心 素 养:
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在角的分类和度量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
理去判断角的类型和大小关系,如通过 比较 角的度数 来 确定角的类型等。
运用数学 模 型解决问题:通过 建立 角的度量 模 型,如使用量角器量角等,
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 模 型进行 求 解。
培养空间观念:通过画角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
力,使学生能够在 头脑 中构 建 出角的形象并准确地画出 来 。
进行数学 归纳 和概 括 :在角的分类和度量过程中,引导学生 对 数学现象进
行 归纳 和概 括 ,如 总 结出不同类型角的特点和度数 范围 等,培养学生的数学 归
纳 能力和概 括 能力。
(三)会用数学的 语言 表 达 现实世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强调,学生应学会用数学的 语
7
言 表 达 现实世界,即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图形和 术语 去 描述 和解 释 现实世界中
的现象和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来 培养学生的这一
核心 素 养:
运用数学符号表示图形: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去表示线段、直线、射线
和角等图形,如用“ AB” 表示一条线段,用“∠ 1” 表示一个角等。
运用数学 术语描述 现象: 鼓励 学生运用数学 术语 去 描述 现实世界中的图形
和现象,如用“相 交 ”、“平行”等 术语描述 线段和直线的关系等。
绘制 数学图形:通过画角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 绘制 数学图形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 绘制 出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等图形。
进行数学 交流 和表 达 :在课 堂 上组 织 学生进行数学 交流 和表 达 活动,如 让
学生分 享自己 的量角和画角 经验 等,培养学生的数学 交流 能力和表 达 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培养,可以使学生 逐 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
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以及用数学的 语言 表 达 现实世界,从 而 提高 他
们的数学 素 养和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8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之 前 ,已 经 具 备 了一定的
数学基础知识, 包括对 图形的 初 步认识,如 长 方形、 正 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
形,以及 对 点、线、面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线段、直
线、射线、角等概念 奠 定了 坚 实的基础。
具体 来说 ,学生在之 前 的学习中已 经 掌握了以下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学生能够识别和 命名 基本的平面图形,如 长 方形、 正 方
形、三角形等,并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 征 。
点、线、面的概念:学生已 经初 步了解了点是图形的基本元 素 ,线是点的
运动 轨迹 ,面是线的运动 轨迹 。
简 单的度量单位:学生已 经接触 过 长 度、重量等度量单位,并能用这些单
位进行 简 单的度量。
学生在 日常 生活中也 经常接触 到角的概念,如 书 本的角、 桌 子的角等,这
为学生学习角的度量提 供 了一定的 感 性 经验 。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主要 包含 以下几个 新 知内容:
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和特 征 ,
9
并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角的概念和表示:学生需要理解角的定义,知 道 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
形,并学会用符号“∠”表示角。
角的度量:学生需要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学会使用量角器准确 测 量
角的大小。
角的分类:学生需要根据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
周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画角:学生需要学会用量角器 或 三角尺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这些 新 知内容不 仅丰富 了学生的图形知识, 还 培养了学生的度量能力和空
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 打 下了 坚 实的基础。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观察能力:学生具有 较 强的观察能力,能够 仔 细观察图形和 物 体的特 征 ,
并能用 语言 进行 描述 。
思维能力:学生 开始 具 备初 步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 事
物 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 规律 。
10
动手能力:学生 喜欢 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活动 来探索 和发现数学知识。
合作能力:学生 开始 学会与 他 人合作, 共 同完成学习 任 务。
学生在学习《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时 也可能面 临 一些 挑战 ,如:
空间观念的 建立 :学生需要 逐渐建立 空间观念,理解平面图形和 立 体图形
之间的关系。
度量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量角器等 工 具进行准确度量,这需要
一定的 练 习和实践。
抽象思维的发 展 :学生需要从具体 事物 中抽象出角的概念和 规律 ,这需要
教 师 的引导和帮助。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 克服 学习 障碍 ,提高学习效果,教 师 可以 采取 以下 策略 :
直观 演 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可以利用多 媒 体课 件 、实 物 教具等直观手段 演 示线段、
直线、射线、角等图形的特 征 ,帮助学生 建立清晰 的表象。教 师还 应 鼓励 学生
动手操作,如画线段、画角、使用量角器等,通过实践活动 来加深对 知识的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