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
方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四边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概念及计算
等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封
闭图形周长的概念,并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些内容不仅是学生
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的重要载体。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四边形的认识:
学生需要了解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即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3
通过观察和举例,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特征,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
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通过动手操作(如剪纸、拼图等),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周长的概念:
学生将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如直接测量、公式计算等)来计算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学生将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
际问题。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内容整合应围绕“图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两个核心主题
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入手,逐步抽象
出四边形的概念,进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周
4
长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周长计算的方法。通过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具体整合思路如下:
从生活到数学:以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抽象出四边
形的概念。
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动手操作(如剪纸、拼图等),让学生探索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具体特征,并逐步抽象出它们的共性。
从概念到应用:在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周长计算
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单一到综合: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和几何直观,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
形。
5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现实世界的意识。
抽象出图形的概念: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属性。
发现图形的规律: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四边形与多边形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探索图形的特征:
通过动手操作(如剪纸、拼图等),让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特
征。
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如比较、归纳、推理等)
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理解周长的概念:
6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周长的计算方法,如直接测量、公式
推导等。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设计
“绘画园地”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准确描述图形的特征:
鼓励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描述,加深学生对这些图形特征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表达周长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周长的计算过程,如“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
宽的和的两倍”等。
通过表达,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7
通过交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借鉴他人
的优秀思路和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 义务 教 育 数学 课 程 标 准( 2022 年版)》
的要 求 , 注 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通过一系列的
教学活动和实 践 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激 发他们学习数
学的 兴趣 和 热情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
能力和 创新 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之 前 ,学
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数学基础知识与 技 能。具体来 说 ,学生在之 前 的学习中 已
经 :
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学生 已经 能够识别和 命名 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如 圆 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他们对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 初 步的
了解,如 圆 形是 没 有角的封闭 曲线 图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等。
8
掌握了 简 单的测量 技 能:学生 已经 学会了使用 尺子 进 行简 单的长度测量,
能够 读取刻 度并 记录 下测量 结果 。这一 技 能为后续学习周长计算 打 下了基础。
具 备 了 初 步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之 前 的学习,学生 已经 能够
运用 简 单的数学逻辑进 行 推理和 判断 ,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这有 助 于他
们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时 ,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四边形的认识: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四边形的特 点 ,即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
角。他们 还 需要能够识别和 区 分不同 类型 的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 行
四边形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点 :学生将深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殊 性质,如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
直角等。
周长的概念与计算:学生将 首次 接 触 周长的概念,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他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掌握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
9
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图形的拼 组 与周长 变化 :学生将通过实 践 活动,探索用多个小图形拼 组成
大 图形 时 ,周长如何 变化 。这将有 助 于他们深 化 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
们的空间 想 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基于学生的 已 知内容和 新 知内容, 我 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 行 以下分
析:
观察与识别能力: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观察与识别能力,能够准确识别
和 命名 基本的平面图形。在学习四边形 时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边和角来
判断 其是 否 为四边形。
测量与计算能力:学生 已经 掌握了使用 尺子 进 行 测量的基本 技 能,并具 备
了一 定 的计算能力。在学习周长的概念和计算 时 ,他们能够运用这些 技 能来测
量图形的边长并计算周长。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
力,能够运用 简 单的数学逻辑进 行 推理和 判断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点
10
以及周长的计算 时 ,他们能够运用这些能力来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
法。
空间 想 象与操作能力: 虽然 学生的空间 想 象和操作能力 还 在发展中, 但 通
过实 践 活动和动手操作,他们能够逐 渐 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在学习图形的拼
组 与周长 变化时 ,他们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和理解周长的 变化 规律。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 我 们可以 采取 以下 策略 来 帮
助 他们 突破 :
加 强 直观教学:对于抽象概念的教学,如周长的概念, 我 们可以 采 用直观
教学的方法,通过实物 演示 或多 媒 体展 示 来 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 我 们
可以使用细 线 或纸条 沿着 图形的边 缘 围一 圈 , 然 后测量其长度来 演示 周长的概
念。
强化 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 更 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图形的特 点
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我 们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让
学生用 尺子 测量图形的边长、用纸条围出图形的周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