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
元,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确定位置”这一主题展开。学生在此之前已
经学习过简单的位置与方向知识,如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
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使用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
本单元的教学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引入比例尺、方向角等概念,
帮助学生学会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比例尺的认识与应用: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
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并学会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方向角的认识与应用:学生需要理解方向角的概念,知道如何用量角器测
量方向角,并能够根据方向角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置关系的描述: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方位词和方向角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
关系,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平面图的绘制:学生需要学会根据给定的信息和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并能够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三)单元内容整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单元内容
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逻辑、有层次的教学体系。具体整合思路如下:
引入阶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学校平面图、城市地图等,引导学生认
识比例尺和方向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阶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介绍方向角的概
念和测量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尝试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
4
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拓展应用阶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绘制自己房间
的平面图、设计校园平面图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抽象能力:
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观察和分析平面图上的位置关系,学生能够抽象出
比例尺、方向角等数学概念,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几何直观:通过观察平面图上的物体位置和方向,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物体
的空间位置和相对关系,形成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
对空间物体的认识:学生能够通过平面图上的信息,想象和描述物体的实
际位置和方向,形成对空间物体的直观认识。
空间想象与推理: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信息,想
象和推理出物体的实际位置和方向,发展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5
运算能力:
比例尺的计算:学生需要运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
发展运算能力。
方向角的测量与计算:学生需要运用量角器测量方向角,并根据方向角和
距离计算物体的位置,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推理能力:
位置关系的推理:学生需要根据平面图上的信息,推理出物体之间的位置
关系,如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等。
空间关系的推理: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推理出物体的实际位
置和方向,发展空间关系的推理能力。
模型意识:
比例尺模型的建立: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
例关系,建立比例尺的数学模型。
方向角模型的建立:学生需要理解方向角是描述物体方向的重要工具,建
立方向角的数学模型。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6
数据意识: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转换:学生需要理解并表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
间的转换关系,发展数据意识。
位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和整理位
置数据,如物体的位置、方向等,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模型意识:
平面图的绘制与表达: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学语言(如图形、符号、文字
等)绘制和表达平面图,展 示 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位置关系的描述: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
“ A 在 B 的东北方向 30° 处”等。
应用意识:
实际 问 题的解 决 :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绘制校园平
面图、设计 旅 行路 线 等,发展应用意识。
跨 学 科 的应用: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与 其他 学 科 知识相结合,解 决跨 学 科
的实际 问 题,如结合地理知识绘制城市地图等。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
7
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为后 续 的数学学
习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打 下 坚 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 备 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空间认知
能力。在之前的学习中, 他 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能够识 别 并描述图形的 特征 ,包括 长度 、面 积 、体 积 等 度 量 属 性。学生 还 学习
了简单的比例和比例尺,能够使用比例尺进行简单的图形 缩放 。在位置与方向
方面,学生已经能够 辨 认东、南、西、北 四 个基本方向,并能用这 些 方向词描
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 也初 步 接触 了用角 度 描述方向的方法,如北 偏 东 30°
等。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
步拓展和深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需要学会在平面图上,根据给定的
8
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这要 求 学生能够 综 合运用方向感和 度 量能
力,将抽象的方向和距离转化为具体的图形表 示 。
用有 序 数对表 示点 的位置:学生将学习在方 格纸 上,用有 序 数对( x, y )
来 表 示点 的位置。这要 求 学生理解 坐 标系的概念,掌握 坐 标与 点 之间的一一对
应关系。
理解比例尺并应用 其 进行图形的 放大 或 缩 小: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比例尺的
意义和应用,能够根据比例尺将简单图形在方 格纸 上 按 比例 放大 或 缩 小。这要
求 学生具 备较 好的比例感和图形 变 换能力。
图形的平 移 、 旋 转和 轴 对 称 :学生将学习在方 格纸 上进行图形的平 移 、 旋
转和 补全轴 对 称 图形。这要 求 学生具 备较强 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 操作 能力。
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 决 实际 问 题:本单元的教学 不仅注 重数学知识的掌握,
更 强调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 实际 问 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
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图形的 变 换,以及解 决 与位置和方向相关的实际 问 题。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空间想象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 备 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通过
9
观察和思考,在 脑海 中 构 建出物体的空间形 态 和位置关系。这 种 能力对 于 学习
本单元的内容 至 关重要。
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 年 龄 的 增长 和学习的深入,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逐渐增强 。 他 们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逻辑 规 则,进行有 条 理的思考和推理。
这有助 于他 们掌握本单元中 涉 及的方向、距离、比例等数学概念及 其 相 互 关系。
动手操作 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 较强 的 动手操作 能力,能够通过 画 图、
测量、 折叠 等 操作 活 动 ,直观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这 种 能力对 于 学习图形的
平 移 、 旋 转和 轴 对 称 等内容 尤 为重要。
问 题解 决 能力:学生已经具 备 了一定的 问 题解 决 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解 决 一 些 简单的实际 问 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 他 们将进一步提 升 这 种 能力,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 决 实际 问 题。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强 化方向感和 度 量能力的 训 练:
通过 游戏 、 竞赛 等形 式 , 增强 学生对东、南、西、北 四 个基本方向以及角
度 的感知和 记忆 。
利 用实物或 多媒 体 辅 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和距离感,掌握 度
10
量单位及 其 换算关系。
设计一 些 与方向和距离相关的实际 问 题,让学生在实际 操作 中巩固所学知
识。
直观 演示 与 动手操作 相结合:
在 讲 解图形的平 移 、 旋 转和 轴 对 称 等内容 时 , 利 用 多媒 体 课件 进行直观 演
示 ,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 变 换过程。
组织 学生进行 动手操作 活 动 ,如 画 图、 折叠 、 剪贴 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
知和理解图形的 变 换 规律 。
鼓励 学生自己设计图形 变 换的实例,并进行展 示 和 交流 ,以提高 他 们的空
间想象能力和图形 操作 能力。
分层次教学与个 别辅 导相结合:
针 对学生的 不同 学习能力和 水 平, 采 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为 不同 层次的
学生设计 不同 的学习 任务 和 评价 标准。
对 于 学习有 困 难的学生,进行个 别辅 导和 跟踪指 导,及 时 帮助 他 们解 决 学
习中 遇 到的 问 题。
鼓励 学习能力 较强 的学生发 挥带头作 用,与学习有 困 难的学生结成帮 扶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