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2024年10月2422:19:31发布者:gggyyy 132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27890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三

个部分。加法部分涉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减法部分包括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则进一步提高了运算的复杂性和实际应用性。这些内

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加法

不进位加:学生将学习如何在个位上直接相加,无需向十位进位。这部分

内容的重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

3

和笔算。

进位加: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难点在于理解进位的原理,掌握进位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笔算。

减法

不退位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减数个位上的数,无需从十位借

位。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退位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小于减数个位上的数,需要从十位借位。退位

减法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借位的原理,掌握借位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笔

算。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连续进行多次加法或减法运算,或者将加

法和减法混合在一起进行运算。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考验他们的逻

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整合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运算技能的融合: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基

4

于基本的数学原理和运算规则。在教学时应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帮助

学生形成完整的运算知识体系。

实际问题的解决:将运算技能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相结合,是提高学生数学

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技能,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需要具

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

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情境,从中抽象出与加法、减法相关的数学问题。

例如,通过观察班级人数、物品数量等情境,抽象出加法或减法运算的问题。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释现象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释身边的现象。例如,在观察运动会的奖

牌榜时,可以用加法来计算总奖牌数,用减法来比较不同代表团的奖牌数差异。

5

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在观察生活情境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数学

问题。例如,在购物时计算商品的总价和找零金额等。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理解运算的意义和规则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等运算的意义和规则,掌握运算的基本方法。通

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运算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运用运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等运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安排班级活

动时计算参与人数和所需物品数量等。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

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

在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例

如,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确定正确的运算步骤和结果。通

过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6

用数学符号表示运算

教会学生用数学符号(如加号 +” 、减号 -” 等)表示加法、减法等运算

过程。通过 书写 数学表达 和等 ,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 简洁 性和准确性。

解释运算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解释运算过程和结果,用数学语言 描述 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

在解决加法问题时,可以解释 为什么 个数相加 得到 的结果是正确的 在解

决减法问题时,可以解释 为什么 从被减数中减 减数 得到 的结果是正确的。

用数学语言 交流

鼓励学生在 课堂 上用数学语言 交流 ,分 享自己 的解题思 和方法。通

过数学语言的 交流 ,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 水平 可以帮助学生

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

(一) 知内容分析

在进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学习之

学生 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 。他们 已经 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 识和基本加

减法运算,包括不进位加、不退位减、 单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学生们还学会

7

使 竖式 计算 单的加减法,并理解了个位与十位的 概念 ,知 在计算中如

何对 数位。

日常 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 也积累 了大量的实际 验,如计数物品、比

较数量等,这些 他们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加减法运算提 了基

(二)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在 有知识的基 上,进一步深

扩展 了加减法的运算。主要内容包括: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将学习 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特别

当个位相加满十或相减不够时,如何向十位进位或从十位退位。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多个数进行连续相加、连

续相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这要求他们具备 高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的解决:通过实际问题,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加减法运算应用于实际

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算和验算:学生将 步接 触估 算和验算的方法,学会在计算 对结果进

行大 计,并在计算 对结果进行验 ,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8

二年级的学生 于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阶段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

察力和动 操作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在发 中。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学

生可能会表现出以下 点:

计算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对 单的加减法运算掌握 对于进位

加和退位减等复杂运算可能会感 到困 难。

逻辑思维的发 :学生 开始尝试 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对需要多个

步骤解决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思 清晰 或混 的情

应用意识的培养:学生 开始 意识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数学知识应用

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培养。

学习 兴趣 发:学生对 新奇 、有 好奇 ,通过设计生动有

的教学活动,可以 发他们学习数学的 兴趣 积极 性。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可以 采取 以下 策略 进行 突破

次教学: 根据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 ,进行分 次教学。对于基

的学生,重点加 进位加和退位减等基本运算的练习 对于基

学生,则引导他们进行 复杂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

9

直观 示与动 操作相结合: 用教具(如小 、计数 等)进行直观

示,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鼓励学生动 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

对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多 样化 的练习题:设计不同难 类型 的练习题,包括基 题、提高

题和 拓展 题等,以满 不同 次学生的需求。注重题目的实际应用 背景 ,帮助

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逻辑思维 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题等方 ,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 、有序思考, 步提高他们的解题

能力。

培养 算和验算习 :在教学过程中 渗透估 算和验算的方法,鼓励学生在

计算 进行 算,计算 进行验算。通过 长期 练,帮助学生养成 良好

算和验算习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

发学习 兴趣 积极 性:通过设计有 的教学活动(如 游戏 竞赛 等),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积极 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 给予肯 定和鼓励,

帮助他们 树立 学习数学的 信心

10

强家校 合作:与 家长保持密切 联系, 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 。鼓励

中与 孩子 进行数学 动,如一起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 游戏 等,以 巩固

拓展 学生在学 的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 策略 的实 ,可以有效 突破 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二)》过程中可能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单元的大主题设计 为“ 加减运算与现实生活:理解运算意义,培养数感

与逻辑思维 围绕 这一主题,通过一系 列丰富 的教学活动, 在帮助学

生深 理解 100 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 ,同

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使 他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感知加减法运算在 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够通过观察 日常 生活中的实

总页数:79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