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试题
一.填空
1. 锅炉热损失包括排烟热损失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灰渣物理 热损失散热损失
2. 使排烟 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 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 损失之和为最小的过剩
空气系数 α,称为最佳过剩空气系数。
3. 转动机械试运行连续时间,新安装的不少于 8 小时
,大修后的不少于 30
分钟
4.汽压变化实质上反映了锅炉蒸发量 与外界负荷 之间的平衡关系。
5.锅炉不完全燃烧损失包括化学不完全燃烧 和机械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
6.通过化学分析,煤中含有碳
(C)
、氢
(H)
、氧
(O)
、氮
(N)
、硫
(S)
、水分
(W)
、
灰分
(A)
,其中可以燃烧的有碳
(C)
、氢
(H)
、硫
(S)
。
7.锅炉水冷壁管内壁结垢后可造成(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升高 )
8.煤的分类指标是(挥发分 )
9.超温是过热的结果 ,过热是超温的原因 。
10.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锅炉负荷、燃烧工况、给水压力 )。
11.影响锅炉受热面磨损最严重的因素是(烟气流速 )
二.选择题
1. 绝对压力就是( A )。
A、容器内工质的真实压力 B、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C、真空表所指示压力;
D、大气压力。2.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三大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 B
)。A、主变压器; B、发电机; C、励磁变压器; D、厂用变压器。3. 锅炉
本体由汽锅和( C )两部分组成。A、省煤器; B、空气预热器;
C、炉子; D、过热器。4. 锅炉膨胀指示的检查,应在( A )开始进
行。A、上水时; B、点火时; C、投入煤粉后; D、达到额定负荷时。
5. 火 力 发 电 厂 排 出 的 烟 气 会 造 成 大 气 的 污 染 , 其 主 要 污 染 物 是 ( A
)。A、二氧化硫; B、粉尘; C、氮氧化物; D、微量重金属。6. 低
氧燃烧时,产生的( C )较少。A、一氧化硫; B、二氧化硫;
C、三氧化硫;D、二氧化碳。7.给水泵至锅炉省煤器之间的系统称为( B
)。A、凝结水系统; B、给水系统; C、除盐水系统; D、补水系统。
8.克服烟气侧的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的流动阻力的锅炉主
要 辅 机 是 ( A ) 。 A 、 引 风 机 ; B 、 送 风 机 ; C 、 一 次 风 机 ;
D、磨煤机。9.燃煤中灰分熔点越高,( A )。A、越不容易结焦; B、越
容易结焦; C、越容易灭火; D、越容易着火。10.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损失最
大的是( C )。A、散热损失; B、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 C、排烟热损
失; D、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11.实 际 空气量与理 论 空气量之 比 称为(
A )。A、过剩空气系数; B、最佳过剩空气系数;C、 漏 风系数; D、 漏 风 率
12.水冷壁的传热 方式 主要是( C )。A、 导 热; B、对流; C、 辐射 ;
D、电磁 波 。13. 随 着锅炉容量的 增 大,散热损失 相 对( B )。A、 增 大;
B、减小; C、不变; D、不 能确 定。14. 每 小时 每 平 方米 炉 膛截 面 放 出
的热量称为( A )。A、炉 膛截 面热负荷;B、炉 膛 容 积 热负荷;C、热负
荷; D、热 效率 。15.电 接 点水位 计 是 利 用锅水与蒸汽( A )的 差别而 设
计 的, 它 克服了汽包压力变化对水位的影响,可在锅炉 启停及 变 参 数运行时使
用。 A 、电 导率 ; B 、 密 度; C 、热容量; D 、电阻。16.风机在工 作 过
程中,不可 避免地 会发生流体( D ),以 及 风机本 身 的传动部分产生 摩擦
损失。A、 摩擦 ; B、 撞击 ; C、 泄漏 ; D、 摩擦 、 撞击 、 泄漏 。
17.在外界负荷不变时, 如强 化燃烧,汽包水位 将 会( C )。A、上升;
B、 下降 ; C、 先 上升后 下降 ; D、 先下降 后上升。18.汽包锅炉点火 初
期 是一 个非常 不 稳 定的运行 阶段 ,为 确保 安全,( A )。A、应投入锅炉
所有 保护 ;B、应 加强监视调整 ;C、应 加强联 系 制 度;D、应 解 除所有 保护 。
19.在燃烧过程中未燃烧的 固 体可燃物 随飞 灰和炉渣一 同 排出炉外 而 造成的热损
失 叫 (D )。A、散热损失;B、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C、排烟热损失;D、机
械 不 完 成 热 损 失 。 20. 停 炉 过 程 中 的 最 低 风 量 为 总 风 量 的 ( B ) 以 上。
A、20 % ; B、30 % ; C、40 % ; D、50 % 。21. 随 着锅炉额定蒸发量的 增 大,
排污 率 ( D )。A、 增 大; B、减少; C、 相 对不变; D、与蒸发
量 无 关。22. 如 发生烟 道再 燃烧 事故 , 当采取措施而无效 时应( A )。A、
立即停 炉; B、 申请停 炉; C、 保持 机组运行; D、 向 上 级汇报 。23.锅炉
吹 灰 前 ,应( B )燃烧 室 负压 并保持 燃烧 稳 定。A、 降 低; B、 适当提 高;
C、 维持 ; D、 必须 减小。24.锅炉发生水位 事故 ,运行 人员 未 能采取正确
及 时的 措施予 以 处 理时 将 会造成(A )。A、设备严重损 坏 ;B、机组 停 运;C、
机组 停 运、 甚 至 事故扩 大;D、 人员伤亡 。25.汽包内的( A )是实 现 汽水 第
一次分 离 的设备。A、 旋 风分 离 器; B、 波形板 分 离 器; C、 均 汽 孔板 ; D、除
湿 设备。26.由于水的受热膨胀,点火 前 锅炉进水至 - 100 mm 时 停止此 时的汽包水
位称为(B)。A、 正常 水位; B、点火水位; C、最低水位; D、
最高水位。27. 自然循环 锅炉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的工质是( C )。A、
饱 和蒸汽; B、 饱 和水; C、汽水 混合 物; D、过热蒸汽。28.锅炉水
冷壁管管内结垢后可造成( D )。A、传热 增强 ,管壁温度升高;B、传热
减弱,管壁温度 降 低;C、传热 增强 ,管壁温度 降 低;D、传热减弱,管壁温度
升高。29.锅炉 腐蚀 除了烟气 腐蚀 和工质 腐蚀 外, 还 有( B )。A、汽水 腐
蚀 ; B、应力 腐蚀 ; C、硫 酸腐蚀 ; D、电化学 腐蚀 。30.为 保证
吹 灰 效 果,锅炉 吹 灰的程 序 是( A )。A、由炉 膛依 次 向 后进行;B、 自 锅
炉 尾 部 向前 进行;C、 吹 灰时由运行 人员自己决 定 D、由 值长决 定。31. 采 用蒸汽
吹 灰时,蒸汽压力不可过高 或 过低,一 般 应 保持 在( C )。A、0.1 ~
0.5 MPa ; B、0.5 ~ 1 MPa ; C、1.5 ~ 2 MPa ; D、3 ~ 5 MPa 。32. 在锅炉
热 效率 试 验 中,入炉煤的 取样 应在( B )。A、原煤 斗 入 口 ; B、原煤 斗
出 口 ; C、煤粉 仓 入 口 ; D、入炉一次风管 道 上。33. 事故停 炉是指( A
)。A、因锅炉设备 故障 , 无法维持 运行 或威胁 设备和 人身 安全时的 停 炉;B、
设备 故障 可以 维持短 时运行, 经申请停 炉;C、 计划 的检修 停 炉;D、 节日 检修
停 炉。34. 停 炉时, 当回 转空气预热器的入 口 烟温 降 到( C )以 下 , 方 可
停止 空气预热器。A、200 ℃ ; B、160 ℃ ; C、120 ℃ ; D、80 ℃ 。35.锅
炉烟 道 有 泄漏 响 声 ,省煤器后排烟温度 降 低,两侧烟温、风温 偏差 大,给水流
量不 正常地 大于蒸汽流量,炉 膛 负压减少, 此故障 是( B )。A、水冷壁
损 坏 ; B、省煤器管损 坏 ; C、过热器管损 坏 ; D、 再 热器管损 坏 。36.锅炉
大小修后的转动机械 须 进行不少于( B )试运行,以 验证 可 靠性 。A、
10 min ; B、30 min ; C、2 h ; D、8 h 。37.锅炉运行中,汽包的
虚假 水位是由( C )引 起 的。A、变工况 下无法测 量 准确 B、变工况 下 炉内
汽水体 积 膨胀;C、变工况 下 锅内汽水因汽包压力 瞬 时 突 升 或突降而 引 起 膨胀和
收缩 ;D、 事故放 水 阀忘 关 闭 。38.锅炉 校正 安全 门 的 顺序 是( B )。A、
以动 作 压力为 序 , 先 低后高;B、以动 作 压力为 序 , 先 高后低;C、 先 易后 难 ;
D 、 先 难 后 易 。 39. 随 着 锅 炉 参 数 的 提 高 , 过 热 部 分 的 吸 热 量 比 例 ( B
)。A、不变; B、 增加 ; C、减少; D、 按 对数关系减少。
40.炉管 爆破 , 经加强 给水 仍 不 能维持 汽包水位时,应( A )。A、 紧急停
炉; B、 申请停 炉; C、 加强 给水; D、 正常停 炉。41.锅炉送风量
越大烟气量越 多 烟气流速越大,对流传热 增强则再 热器的 吸 热量(B)。A、越
小; B、越大; C、不变; D、 按 对数关系减小。42.在锅炉蒸发量不变的
情 况 下 ,给水温度 降 低时,过热蒸汽温度升高其原因是(B )。A、过热热 增加 ;
B、燃 料 量 增加 C、 加 热热 增加 ; D、 加 热热减少。43.水冷壁受热面 无论
是 积 灰、结渣 或积 垢, 都 会使炉 膛 出 口 烟温( B )。A、不变; B、 增 高;
C 、 降 低 ; D 、 突 然 降 低 。 44. 当 火 焰 中 心 位 置 降 低 时 , 炉 内 ( B
)。A、 辐射吸 热量减少,过热汽温升高;B、 辐射吸 热量 增加 ,过热汽温 降 低;
C、对流 吸 热量减少,过热汽温 降 低;D、对流 吸 热量减少,过热汽温 降 低。45.
过热器 前 受热面 长 时间不 吹 灰 或 水冷壁结焦会造成( A )。A、过热汽温
偏 高;B、过热汽温 偏 低;C、水冷壁 吸 热量 增加 ;D、水冷壁 吸 热量不变。46.
连续排污管 口 一 般 装在汽包 正常 水位 下 ( C ) 处 ,以连续排出高 浓 度的锅水,
从而改善 锅水 品 质。A、50 ~ 100 mm ;B、100 ~ 150 mm ; C、200 ~ 300 mm ;
D、400 ~ 500 mm 。47. 汽包水位 计 ( B )超压试 验 。A、 参 与; B、不 参
与; C、 参 与不 参 与 无明确规 定; D、以上三 种答案都 不是。48. 规 程 规 定锅炉
启 动时, 控制 锅炉上水速度, 当 水温与汽包壁温 差 大于( A ) ℃ 时 适当延长 上水
时间。A、40; B、50; C、80; D、100。49.在锅炉水 循环回路 中, 当
出 现循环倒 流时, 将 引 起 ( C )。A、 爆 管; B、 循环 流速 加快 ; C、水 循
环 不 良 ; D、 循环 流速 降 低。50. 输 入锅炉的 总 热量主要是( B )。A、燃 料
的物理 显 热;B、燃 料 的 收 到 基 低位发热量;C、燃 料 的高位发热量;D、外 来 热
源加 热空气时 带 入的热量。51.在机组 甩 负荷 或 减负荷速度过 快 时,会造成锅炉
汽包水位 瞬 间(B )。A、 急剧 上升;B、 急剧下降 ; C、 缓慢 升高; D、 缓
慢下降 。52.在给水 自 动三 冲 量中,( C )是 前馈信号 , 它能 有 效 的 防止 由
于 “虚假 水位 ”而 引 起调节 器的 误 动 作 , 改善 蒸汽流量 扰 动 下 的 调节 流量。 A、
汽包水位; B、给水流量; C、蒸汽流量; D、减温水量。53. 加强
水冷壁 吹 灰, 将 使过热汽温( B )。A、升高; B、 下降 ; C、升高后
立即下降 ; D、 下降 后 立即 升高。54.锅炉点火 初期加强 水冷壁 放 水的 目 的
是( A )。A、 促 进水 循环 ; B、 提 高蒸汽 品 质; C、 增加 传热 效 果;
D、 稳 定燃烧。55.安全 阀总 排汽 能 力应( A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A、
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无明确规 定。56.汽包内
饱 和水的温度与 饱 和蒸汽的温度 相比 是( C )。A、高; B、低;
C、一 样 高; D、高 10 ℃ 。57.由于 从 锅炉排出的炉渣 具 有 相当 高的温度 而 造
成的热量损失 叫 ( D )。
A、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B、散热损失;C、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
D、灰渣物理热损失。
58.转动设备试运时,对 振 动 值 的 测 量应 取 ( D )。
A、 垂直方向 ; B、 横向 ; C、 横向 、 轴向 ; D、 垂直 、 横向 、 轴
向 。
59.高压高温 厚 壁主汽管 道 在 暖 管升压过程中其管内 承 受( A )。
A、热压应力; B、热 拉 应力; C、冷热应力; D、 剪切 应力。
60. 介 质通过流量 孔板 时,速度有所( B )。
A、 降 低; B、 增加 ; C、不变; D、不 确 定;
61.安全 阀 应定 期 进行排汽试 验 ,试 验 间 隔 不大于( C )。
A、大修间 隔 ; B、 半年 间 隔 ; C、1 年 间 隔 ; D、小修间 隔 ;62.锅炉 停 用
时, 必须采 用( B ) 措施 。
A、 防 冻 ; B、 防腐 ; C、 防 干 ; D、 增 压。
63.水压试 验 是为了 鉴 别 锅炉受压 元件 的( D )。A、 强 度; B、 硬 度;
C、严 密性 ; D、 强 度和严 密性 。
64. 当 过剩空气系数不变时,负荷变化锅炉 效率 也 随 之变化,在 经 济 负荷以 下 时,
锅炉负荷 增加 , 效率 ( C )。
A、不变; B、减小; C、升高; D、升高后 下降 ;
65.锅炉 下降 管中的水是( C )。
A、凝结水; B、除氧水; C、 饱 和水; D、 饱 和汽。
66. 事故放 水管在汽包上的开 口 位 置 宜 在( D )。A、汽包 下 部; B、最
高水位 处 ; C、最低水位 处 ; D、 正常 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67.汽包 集 中 下降 管管 口处加 装 隔栅 是为了( B )。
A、 防止 掉 入 下降 管内较大物 品 ; B、 防止 产生 下旋 涡 带 汽。C、 保证 水面平 稳 ,
防止 含高 浓 度盐分的炉水进入 下降 管;D、 防止 炉水含盐量。
68. 当 火 焰 中 心 位 置 上 移 时,炉内( A )。
A、 辐射吸 热量减少,过热蒸汽温度升高;B、 辐射吸 热量 增加 ,过热蒸汽温度
降 低;C、 辐射吸 热量减少,过热蒸汽温度 降 低;D、 辐射吸 热量 增加 ,过热蒸
气温度升高。
69.水冷壁分成 很 多个 单 循环回路 的 目 的是( C )。
A、 防止 水冷壁 爆破 时,所有炉内风 从此漏 掉 , 保证 炉安全; B、 解决 炉
各水冷壁管流速大小不 均 ; C、 防止 边角 处及 受热 差 的管子内水流 停 滞 ;
D、 加强 炉水 循环 , 增强 传热 能 力。
80.锅炉三 冲 量给水 自 动 调节 系统中, _ C _ 是主 信号 。
A. 蒸汽流量 B. 给水流量; C. 汽包水位;D.蒸汽压力。
81. 提 高蒸汽 品 质的 根 本 方法 是( D )。
A、 加强 汽水分 离 ; B、对蒸汽 彻底清洗 ; C、 加强 排污; D、 提 高给水 品 质。
82.汽包锅炉在运行中 当 ( C )时,锅炉应 紧急停 运。
A、水冷壁 轻 微 泄漏 ; B、过热器 轻 微 泄漏 ;C、所有水位 计 损 坏 ;
D、省煤器 轻 微 泄漏 。
三、 判断 题
1. 自然 水 循环 是由于工质的 密 度 差而形 成的。( √ )
2.火力发电厂的 能 量转 换 过程是 : 燃 料 的化学 能 → 热 能 → 机械 能 → 电 能 。
( √ )
3.汽包 或 汽水分 离 器产生的蒸汽不是 饱 和蒸气。( × )
4. 随 着蒸汽压力的 增 高,汽水重度 差 减少, 这 就使汽水 更 难 分 离 , 增加 了蒸汽
带 水的 能 力。( √ )
5.水蒸汽的 形 成 经 过 五 种 状态 的变化, 即 未 饱 和水 → 饱 和水 → 湿饱 和蒸汽 →干
饱 和蒸汽 → 过热蒸汽。( √ )
6.碳是煤中发热量最高的物质。( × )
7.煤的灰熔点低,不容易引 起 水冷壁过热器受热面结渣(焦)。( × )
8. 尾 部受热面的低温 腐蚀 是由于 SO2 氧化成 SO3, 而 SO3 又 与烟气中蒸汽结 合 ,
形 成 酸 蒸汽。( √ )
9.影响高压锅炉水冷壁管外壁 腐蚀 的主要因素是 飞 灰速度。( × )
10. 当 空气预热器严重 堵 灰时,其入 口 烟 道 负压 增 大,出 口 烟 道 负压减小,炉压
周 期性波 动。( × )
11.锅炉定 期 排污应 该 选择在高负荷 下 进行。( × )
12. 循环 倍 率 是指进入到水冷壁管的 循环 水量与在水冷壁中产生的蒸气量之 比值
( √ )
13.锅炉 漏 风可以减小送风机电 耗 。( × )
14.灰的 导 热系数较大,在对流过热器上发生 积 灰, 将 大大 增强 受热面传热。(
× )
15.锅炉对流过热器的汽温 特 性 是 : 负荷 增加 时,蒸汽温度 降 低。( × )
16.由于煤的不完全燃烧 而 产生 还 原 性 气体会使锅炉受热面结焦 加剧 。( √
)
17. 降 低锅炉含盐量的主要 方法 :① 提 高给水 品 质; ② 增加 排污量; ③ 分 段 蒸发。
√ )
18.锅炉给水、锅水 及 蒸汽 品 质超过标 准经多方 努 力 调整仍无法 恢复 正常 时应 申
请停 炉。( √ )
19.炉 膛 结焦后,炉 膛 温度升高,有 利 于减小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和机械未完全
燃烧损失,所以锅炉 效率 一定 提 高。( × )
20.可燃物的 爆 炸极限 越大,发生 爆 炸 的机会越少。( × )
21. 当 锅炉负荷 增加 时,燃 料 量 增加 ,烟气量 增多 ,烟气流速 相 应 增加 。( √
)
22.锅炉受热面高温 腐蚀 一 般 有两 种 类 型 , 即 硫 酸 盐 型 腐蚀 和硫化物 腐蚀 。(
√ )
23.省煤器的 作 用是 利 用锅炉 尾 部烟气的 余 热, 加 热锅炉炉水的一 种 热 交换 设备
( × )
24. 如 果汽压变化与蒸汽流量变化 方向相 反, 这 是属于内 扰而 引 起 的汽压变化。
( × )
25.汽包是 加 热、蒸发、过热三 个 过程的连 接 枢纽 。( √ )
26.燃 料 完全燃烧 需 要一定的温度、 充足 的空气、 充 分的时间和较 好 的 混合 。
( √ )
27. 润滑油 对 轴承起 润滑 、冷 却 、 清洗 等 作 用。( √ )
28.燃 料 的工 业 分析 基准 有应用 基 、分析 基 、可燃 基 、 干燥 基 四 种 。( √
)
29.一定压力 下 , 液 体 加 热到一定温度时开始 沸腾 , 虽 然 对 它 继 续 加 热,可其 沸
点温度 保持 不变, 此 时的温度 即 为过热度。( × )
30. 联 箱 的主要 作 用是 汇 集 、分 配 工质, 消 除热 偏差 。( √ )
31.通过 截止阀 的 介 质可以 从 上部引 人 , 也 可以 从下 部引 人 。( √ )
32.锅炉 效率 是指有 效利 用热量 占 输 入热量的 百 分数。( √ )
33.水冷壁 处 于锅炉温度最高的炉 膛 区域 ,过热器 处 于温度较高的烟气 区 ,所以
水冷壁的管 材 应 比 过热器管 材 的 级别 高。( × )
34.连续排污是排出水渣和 铁锈 ;定 期 排污是排出炉水中高含盐量炉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