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课文》大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源自 2024 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包括三篇课文:《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雾在哪里》和《雪孩
子》,以及《语文园地七》。这些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丰富的文学形式,如古
诗、童话,还涉及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儿童生活的情感表达,旨在通过多样化的
文本类型,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古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和《敕勒歌》分别描绘了诗人对高山的敬
畏和对草原的赞美,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雾在哪里》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童话,通过雾孩
子与世界的互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雪孩
3
子》则是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通过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同情
心和勇敢精神。而《语文园地七》则通过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
等环节,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展其语言积累。
(二)单元内容分析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入云,表达了诗人
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敕勒歌》: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草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草原人民的豪迈
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领略草原风光,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雾在哪里》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通过雾孩子的变化多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
象,理解雾的形成和消散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雪孩子》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雪孩子为救小兔子而牺牲自己的情节,传
递了勇敢和无私的精神。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其同
情心和勇敢品质。
4
《语文园地七》
本部分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环节,旨在巩固学生的
基础知识,拓展其语言积累。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
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涵盖了古诗、童话等多种文本类型,
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阅读,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其文化素养
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整合:
主题整合:本单元以 “ 自然与人文 ” 为主题,通过古诗、童话等文本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感受人文情怀,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知识整合: 将 识字、 写 字、阅读、 口 语 交际 等基础知识与文本阅读 相结 合,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能力整合:通过 朗 读、 背诵 、 复 述、 讨论 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
读理解、语言表达、 思维 能力和审美情趣, 促进 其 全面 发展。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文化自 信
5
根据 《 义务 教 育 语文课程 标准 ( 2022 年版)》的 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应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 信 。通过《古诗二首》的教学,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
的魅力,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增强 对中华文化的 认 同感和自豪感。通
过《雾在哪里》和《雪孩子》等文本的阅读,让学生体会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培养其 热爱 自然、 热爱 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应注重引导学生 挖掘 文本中的文化内涵,通过 讨论 、
交流 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所蕴含 的文化 价值 , 从 而 树立正确 的文化观,
增强 文化自 信 。
(二)语言运用
本单元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文本阅读,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材料 , 掌握 基本的语言表达 技巧 。通过 朗 读、 背诵 、 复
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 口 语表达能力 ; 通过 写 字、 写 话等练习,提升学生的 书
面 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 规范 意识,引导学生 正确 运用
语言文字, 避免 语言 错误 和不 规范 用语。还应 鼓励 学生多 进行 语言 实践 ,如与
6
同学 交流 、 参 加 朗诵比赛 等,以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三) 思维 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思维 能力。通过《古诗二首》的教学,引
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其 联 想和想象能力 ; 通过《雾在哪里》和
《雪孩子》等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其观
察力和 逻辑思维 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问 题意识和 批判 性 思维 。通过提 问 、
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 文本内容,提 出 自己的观点和 见 解。还应 鼓励
学生 进行创造 性 思维 ,如 编写 故事、 创 作诗歌等,以培养其 创 新精神和 创造 力。
( 四 )审美 创造
本单元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 创造 能力。通过《古诗二首》的教学,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其审美情趣 ; 通过《雾在哪里》和
《雪孩子》等文本的阅读,让学生体会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激发其 创造 美的
欲 望 。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通
7
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欣赏艺术 作品等方式,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 ; 通过 鼓励
学生 进行 文学 创 作、绘 画 等活动,培养其审美表达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审美 创造 力, 鼓励 其发 挥 想象力和 创造 力, 创造出具 有个性和美感的作品。
三、学情分析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至 关 重 要 的一环。 它 有 助于 教 师 深入了
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认 知 特 点、学习风 格 以及 可 能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 从 而 制定
出更 有 针 对性的教学 策 略。以下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课
文》的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古诗词基础:在之 前 的学习中,学生 已经接触 过一些 简 单的古诗词,如
《 静 夜 思 》、《 春晓 》等,对古诗词的基本 结构 和韵律有了一 定 的了解。 他们
能 够朗 读 并背诵 这些古诗词, 初步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能力: 经 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 期 的学习,学生 已经具备 了一 定 的阅
读能力,能 够 阅读 简 单的 短 文,理解文 章 的主 要 内容, 并 在教 师 的引导下 进行
简 单的分析和 讨论 。
8
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 够 用 完 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但 在语言
的 准确 性和生动性方 面 还有 待 提高。在 口 语表达和 书面 表达中,学生 需要更 多
的练习和 指 导。
生活 常 识与 经验 :二年级的学生 已经具备 了一 定 的生活 常 识和 经验 ,对自
然现象、 季 节变化、动 物植物 等有一 定 的 认 识和了解。这些 常 识和 经验 有 助于
他们更 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新知内容主 要 包括《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雾在
哪里》、《雪孩子》以及《语文园地七》。这些内容在 难度 和深 度 上 都 有 所 提
升, 具 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古诗词的深入学习:《夜宿山寺》和《敕勒歌》是 两 首 具 有深 刻 意境和丰
富文化内涵的古诗词。学生 需要 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象 征 意 义 ,感受诗人 所 表
达的情感和 思 想。这对学生 来说 是一个新的 挑战 。
科普 文 章 的阅读:《雾在哪里》和《雪孩子》是 两 篇 具 有 科普 性质的 短 文。
它们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 写 , 向 学生 介绍 了自然现象和 科 学知识。学生
9
需要 理解文 章 中的 科 学原理, 并 能 够 运用 所 学知识解 释 生活中的现象。
综 合能力的提升:《语文园地七》通过一 系列 的语言 实践 活动,旨在提升
学生的 听说 读 写 能力和 综 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 需要 在教 师 的引导下 进行口
语表达、 书面写 作、阅读理解和 综 合运用等方 面 的练习。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认 知 特 点:二年级的学生 正处于 形象 思维向抽 象 思维 过 渡 的 阶段 。 他们 对
直 观、形象的事 物更易于 理解和 接 受,而对 抽 象的 概念 和原理则 需要 通过 具 体
的 实例 和形象的描述 来 加深理解。
学习 兴 趣:学生对新 鲜 事 物充满 好奇, 喜欢 通过 游戏 、活动等方式 进行 学
习。 他们乐于参 与课 堂讨论 和小 组 合作, 但 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 惯 方 面 还有
待 培养。
学习风 格 :学生的学习风 格各异 ,有的 喜欢 通过 听觉获取信息 ,有的 喜欢
通过 视觉获取信息 ,还有的 喜欢 通过动手 操 作 来 加深理解。教 师需要采 用多样
化的教学手 段 和方法 来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 需求 。
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在教 师 的引导下能 够完 成学习 任务 , 但仍 有部分学
10
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 综 合运用等方 面存 在 困难 。这些学生 需要更 多的个
别 辅 导和 针 对性练习 来 提高 他们 的学习能力。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策 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 能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教 师可 以 采取 以下 策 略 来帮
助他们突破难关 :
加 强直 观教学: 利 用多 媒 体课 件 、 实物模 型等 直 观教学手 段 , 将抽 象的 概
念 和原理 具 体化、形象化, 帮助 学生加深理解。 例 如,在 讲 解《雾在哪里》时,
可 以通过展 示 雾的 图片 和 视频来帮助 学生理解雾的形成和 特 点。
创 设情境教学:通过 创 设 贴近 学生生活 实际 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
和探 究 欲 望 。 例 如,在 讲 解《雪孩子》时, 可 以 组织 学生 模拟堆 雪人的活动,
让 他们 在 游戏 中感受雪的 特 点和变化。
注重 朗 读 背诵 :古诗词的学习 离 不 开朗 读和 背诵 。教 师可 以通过 范 读、领
读、 齐 读等方式,引导学生 正确朗 读古诗词, 并 通过 反复 练习 来 加深 记忆 。教
师 还 可 以 鼓励 学生 尝试背诵 古诗词,以提高 他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 记忆 力。
加 强 个别 辅 导: 针 对学习 困难 的学生,教 师可 以 采 用个别 辅 导的方式, 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