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汉语拼
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2024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的
基础阶段,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拼音的学习和应用。本单元通过四个小节( 1 a o
e , 2 i u ü , 3 b p m f , 4 d t n l )以及一个语文园地二,系统地介绍了汉语
拼音的基本字母、声母、韵母以及简单的拼读规则。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汉字、
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他们今后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基石。
1 a o e :本小节主要学习汉语拼音的三个单韵母 a 、 o 、 e 及其四声,同
时学习声调的标注方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儿歌,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母的形
状和发音。
2 i u ü :本小节继续学习三个单韵母 i 、 u 、 ü 及其四声,特别关注 ü 上两
3
点的省略规则。通过图片和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
3 b p m f :本小节开始引入声母的学习,重点学习 b 、 p 、 m 、 f 四个声母
及其与韵母的拼读规则。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
们的拼读能力。
4 d t n l :本小节继续学习 d 、 t 、 n 、 l 四个声母,巩固声母与韵母的拼读
方法。通过对比和区分形近声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语文园地二:通过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拼音知识,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
戏,如“用拼音读词语”、“拼音小迷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
固所学内容。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基础性: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基础,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后续
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系统性:从单韵母到声母,再到简单的拼读规则,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逐
步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拼音知识体系。
趣味性: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插图、儿歌和游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4
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
实践性:通过拼读练习、游戏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拼音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分为几个小节,但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拼音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迁移,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知识整合:将单韵母、声母和拼读规则等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
整的拼音系统。通过对比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方法整合:将观察、记忆、拼读等多种学习方法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
多种方法学习拼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能力整合:将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整合起来,通过拼读练习、口语表达、
书写练习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一)文化自信
内容要求:
5
引导学生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感 受 中 华 文化的 博 大 精 深, 增强 对中 华 文
化的 认 同感和自 豪 感。
在教学过程中 融 入中 华优秀传 统文化元 素 ,如通过儿歌、故事等形 式 , 传
承 和 弘扬 中 华优秀传 统文化。
教学实 施 :
利 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儿歌, 向 学生介绍与拼音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汉字的
起 源 、 演变 等。
组织 学生开 展 以“ 我爱我 的 祖国 ”为主 题 的拼音拼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
中感 受 中 华 文化的 魅 力。
鼓励 学生 收集 并分 享 与拼音相关的文化故事 或 成语, 拓宽 他们的文化 视野 。
评价建议 :
通过观察学生在 课堂 上的表 现 ,了解他们对中 华 文化的 认 同感和自 豪 感。
通过学生的作 业 和作 品 , 评估 他们对中 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理解和 传承 情 况 。
(二)语言运用
内容要求:
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 培养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能 够 运用拼音进
6
行 简单的 交流 和表达。
引导学生将拼音知识应用 于 实际生活中,如阅读注音读 物 、用拼音写简单
的话语等。
教学实 施 :
创 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拼音进 行交流 和表达。如 模拟超市购
物 、图书 馆借 阅等 场景 ,让学生用拼音进 行 简单的对话。
组织 学生进 行 拼音拼读比 赛 、拼音书写 展示 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拼音运用
能力。
鼓励 学生阅读注音读 物 ,用拼音记 录 自 己 的所 见 所 闻 所感, 培养 他们的写
作兴趣和能力。
评价建议 :
通过观察学生在 课堂 上的拼读、书写和口语表达情 况 , 评估 他们的语言运
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 业 和作 品 ,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拼音的情 况 ,并 给予
针 对性的 指 导和 建议 。
(三) 思维 能力
7
内容要求:
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 培养 学生的观察、记忆、 思维 和 想 象等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 逻辑思维 和 创造 性 思维 解 决 拼音学习中的 问题 。
教学实 施 :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 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如通过观察字母的形状和发音特点,
帮助他们记忆和区分形近字母。
设计一些有趣的 思维训 练活动,如拼音 接龙 、拼音 谜 语等,激发学生的 思
维 活力。
鼓励 学生运用拼音进 行创 作,如 编 写简单的儿歌、故事等, 培养 他们的 想
象力和 创造 力。
评价建议 :
通过观察学生在 课堂 上的表 现 , 评估 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 思维 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 业 和作 品 ,了解他们的 创造 性 思维 发 展 情 况 ,并 给予积极 的
鼓励 和引导。
(四) 审美创造
内容要求:
8
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 培养 学生的 审美 情趣和 创造 能力。
引导学生 欣赏 和 创造 与拼音相关的 艺术 作 品 ,如拼音书法作 品 、拼音 绘画
等。
教学实 施 :
在教学过程中 融 入 艺术 元 素 ,如通过拼音书法作 品展示 、拼音 绘画 比 赛 等
活动, 培养 学生的 审美 情趣。
鼓励 学生运用拼音进 行艺术创 作,如用拼音设计自 己 的 名 字、 制 作拼音 卡
片等,激发他们的 创造欲望 。
组织 学生 欣赏优秀 的拼音 艺术 作 品 ,如拼音书法作 品 、拼音 绘 本等,提高
他们的 审美鉴赏 能力。
评价建议 :
通过观察学生在 课堂 上的表 现 ,了解他们的 审美 情趣和 创造 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 业 和作 品 , 评估 他们的 艺术创造 能力和 审美鉴赏水平 ,并 给
予积极 的 反馈 和 指 导。
三、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汉语拼音》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至
9
关重要的一 环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认 知特点、学习 风格 以及 可 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教 师可 以 制定出更 有 针 对性的教学 策 略,帮助学生 更好 地掌
握汉语拼音这一基础工具。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学 前 基础: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之 前 , 许 多学生 已经 通过各种 渠道 (如 幼 儿
园、 家庭 教 育 等) 接触 过拼音,对拼音有 初 步的 认 识。他们 可 能能 够 识别一些
简单的拼音字母, 甚 至能 够 拼读一些简单的音节。
语言 经验 :一年级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口语 交流 能力,能 够 通过 日常 生
活 经验积累 了一 定 的词 汇 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语言 经验 为他们学习拼音提
供了基础,使他们能 够更 容 易 地将拼音与实际语言联系起来。
学习习 惯 : 经 过一段时间的 适 应,一年级学生 已经 逐渐形成了 较 为 稳定 的
学习习 惯 ,如注 意 听 讲 、 积极 发言、 按 时完成作 业 等。这些 良好 的学习习 惯 有
助 于 他们在学习拼音时 保持专 注和 积极 性。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拼音字母的 认 读:学生 需 要掌握 6 个单韵母( a 、 o 、 e 、 i 、 u 、 ü )和 8 个
10
声母( b 、 p 、 m 、 f 、 d 、 t 、 n 、 l )的 正确 发音和书写。这是学习拼音的基础,
也是后续学习复韵母、整体 认 读音节等内容的 前 提。
拼音拼读:学生 需 要学 会 将声母和韵母 组 合起来进 行 拼读,掌握两拼音节
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这是学习拼音的关 键 ,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 途径 。
语文园地二:通过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拼音应用能力。
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 性。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认 知能力:一年级学生 正处于 具体形象 思维向抽 象 逻辑思维 过 渡 的阶段。
他们对 直 观、形象的事 物更易于 理解和 接受 , 而 拼音字母和音节则相对 抽 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需 要注重通过 直 观 演示 、动 手 操作等方 式 帮助学生理解和
掌握新知。
学习能力:大部分一年级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 探究
能力。他们能 够 在教 师 的引导下进 行独立思考 和合作学习,但也 需 要教 师 的 适
时 指 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应 充 分 利 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多样化
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