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距今已有 13 万年、两面打制的手斧。这些手斧产生于
(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 A
【解析】
【详解】旧石器时代从距今约 300 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 1 万年左右止。依据材料“ 13 万年”和“两面
打制的手斧”可知是旧石器时代, A 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时期时代使用磨制石器,排除
B 项;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排除 C 项;铁器时代是春秋后期开始,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提到 252 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
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念。这表明,《诗经》( )
A. 文笔清新节奏明快
B. 内容通俗易懂
C. 蕴含朴素科学意识
D. 韵律典雅优美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仅提到 252 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
念”可得出《诗经》蕴含朴素科学意识, C 项正确;文笔清新节奏明快、内容通俗易懂、韵律典雅优美与
材料不符,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3. 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
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
A. 废除郡县制度
B. 巩固分封
C. 完善法律制度
D. 尊崇儒术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
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可得出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完善法律制度, C
项正确;秦朝确立郡县制,排除 A 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排除 B 项;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秦朝“焚书
坑儒”,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 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 括蹴鞠 、 骑射 、 步射 、 击剑 、 格斗等 , 深受民 众 喜爱 , 甚至 帝 王 也 参 与“ 斗虎 ”
“ 格熊 ” 活 动。这反 映 出,汉代 社会风尚 的一个 侧 面是( )
A. 崇 尚勇 武
B. 含 蓄 内 敛
C. 悠然 清 闲
D. 宁静纯 朴
【答案】 A
【解析】
【详解】“ 蹴鞠 、 骑射 、 步射 、 击剑 、 格斗等 ”“ 斗虎 ”“ 格熊 ” 等 体现出汉代 尚 武的 社会风气 , A 项正
确;含 蓄 内 敛 、 悠然 清 闲以及宁静纯 朴都不符合材料中“崇 尚勇 武”的 社会风尚 ,排除 B 、 C 和 D 项。故
选 A 项。
5. 十六 国时期, 氐族贵族深受 汉 族 文明 影响 , 皇 帝 苻坚 “行 礼 于 辟雍 , 祀先师孔子 ”,前秦政 权形 成“ 英
儒 毕 集” 局 面。 苻坚 这一 举措 ( )
A. 改革 了官 员 选 拔 制度
B. 体现“ 无为而治 ”
C. 完善了儒 家思想 体系
D. 有 利 于 民族交融
【答案】 D
【解析】
【详解】材料中 说 明 氐族贵族深受 汉 族 文明 影响 。前秦政 权 也 吸收 汉 族 儒生 参 政。这中 措施显然 有 利 于 民
族交融 , D 项正确;材料中 举措 不是 改革 了官 员 选 拔 制度,排除 A 项;材料中是有 为而治 ,排除 B 项; 重
用汉 族人 ,不是完善了儒 家思想 体系,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6. 唐 朝是中国历史 上 诗歌 创 作
的
黄金 时期, 名家辈 出。其中,符合“ 盛唐浪漫精神 的 深化 ”“ 天 与 俱高 的
艺 术境 界 ”“ 天真狂放 的 艺 术个性” 三 个 特征 的 唐 代诗 人 是( )
A. 骆宾王
B. 杜甫
C. 白居 易
D. 李白
【答案】 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符合 “ 盛唐浪漫精神 的 深化 ”“ 天 与 俱高 的 艺 术境 界 ”“ 天真狂放 的 艺 术个性 ” 三 个 特征 的 唐
代诗 人 ” 可得出 李白 生 活 于 盛唐 时期,歌 颂祖 国 山河 的 壮 美, 抒 发了 昂扬 的 进取精神 ,表现出 超凡脱 俗的
风骨 , 享 有 “ 诗 仙 ” 的美 誉 , D 项正确; 骆宾王 是初 唐 四 杰之 一,排除 A 项; 杜甫 生 活 在 唐 朝 由盛转衰 的时
期,排除 B 项; 白居 易的诗 直 面现 实 , 揭示 了 统治者 的 腐化 和 人民 的 疾苦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 元世祖 时期, 元 朝官 方编 成农书《农 桑辑 要》,包 括耕垦 、 播 种、 瓜菜 、 果实 、 药 材、 栽桑 和 养蚕等十
部分内容。据 此 可知, 元 朝( )
A. 出现我国 最早 的农书
B. 政府 重视 农业生产
C. 手 工 业 获 得快 速 发 展
D. 农业 技 术发生质 变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 元世祖 时期, 元 朝官 方编 成农书《农 桑辑 要》,包 括耕垦 、 播 种、 瓜菜 、 果实 、
药 材、 栽桑 和 养蚕等十 部分内容”可知,《农 桑辑 要》是 元 朝官 方编 成,内容 主 要包 括垦 、 播 种、 瓜菜 、
果实 、 药 材、 栽桑 和 养蚕等 农业生产 方 面的内容, B 项正确;我国现 存最早 的一部完 整 的农书是北朝 贾思
勰所著 的《 齐民 要术》,排除 A 项;材料 涉及 的农业生产 方 面的内容,与手 工 业 无 关,排除 C 项;材料不
能看 出农业 技 术发生质 变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明代一位 医药 学 家常 年在 各地实地观察 、 采 集 各 种 药 物,还 收 集了大量 药方 , 最终编写 出规 模空 前的 药
物学 著 作《本 草纲 目》。这位 医药 学 家 是( )
A. 徐光启
B. 李 时 珍
C. 宋应星
D. 徐霞客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代一位 医药 学 家常 年在 各地实地观察 、 采 集 各 种 药 物,还 收 集了大量 药方 , 最终编
写 出规 模空 前的 药 物学 著 作《本 草纲 目》” 并结 合 所 学知识可知,这位 医药 学 家 是 李 时 珍 , B 项正确; 徐
光启 是明代的农学 家 ,其 著 作是《农政 全 书》,排除 A 项; 宋应星 明 末 科学 家 ,其 最杰 出的 著 作是《 天工
开物》, 被誉为 “中国 17 世纪 的 工艺百 科 全 书”,排除 C 项; 徐霞客 明代 地理 学 家 、 旅 行 家 ,其代表作
是《 徐霞客游记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 1793 年, 英 国 马嘎尔尼 使 团来华 后, 乾隆 帝 密谕沿海督抚 :“该国 夷人虽能谙悉海道 ,善于 驾驭……果
口岸防守严密 , 主客异势 , 亦 断 不 能施 其 伎俩! ”这表明, 乾隆 帝( )
A. 认 为天 朝物产丰富
B. 改变 闭 关 锁 国政 策
C. 具 有一定 防 范 意识
D. 意 图建 立 近 代 海 军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果口岸防守严密 , 主客异势 , 亦 断 不 能施 其 伎俩 ”可得出 乾隆 帝要求 对 沿海口岸 加强
防守 , 让 英 国不 能施 伎俩 ,体现了 乾隆 帝 具 有一定 防 范 意识, C 项正确;材料 未 体现 乾隆 帝 认 为天 朝物产
丰富,排除 A 项; 没 有 改变 闭 关 锁 国政 策 ,排除 B 项; 洋务运 动中 建 立第一 支近 代 海 军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 上海 开 埠 后不 久 , 原 来为 广 州贸 易 服务 的商 人 、 买办 、 船 民 、 运输 工人 大量 转 向 上海 , 利 用 乡土 关系
来上海 谋 求 职 业的 游民 也不 断增加 。这反 映 出, 当 时 上海 ( )
A. 贸 易 地 位快 速 提 升
B. 自 然 经 济彻底破坏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 实 践 《 资 政新 篇 》
D. 成 为民主革 命 中 心
【答案】 A
【解析】
【详解】 1842 年, 上海 成 为 通商 口岸 。 由 材料“ 原 来为 广 州贸 易 服务 的商 人 、 买办 、 船 民 、 运输 工人 大量
转 向 上海 ”可知, 上海 贸 易 地 位快 速 提 升 ,排除 B 项; 鸦片战争 以来 , 随着列强 的经 济侵略 ,我国 自 然 经
济逐渐 解体,排除 B 项; 上海 是通商 口岸 , 并 非太 平 天 国 控 制的 地 盘 , 没 有 实 践 《 资 政新 篇 》,排除 C 项;
材料 没 有反 映上海 成 为民主革 命 中 心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 张 之 洞 提到:“ 乙未 ( 1895 年) 以 后, 志士 文 人 , 创 开 报馆 ,广 译洋报 , 参以 博议. 始于 沪 上 , 流衍
于 各 省,内政、 外市 、学术 皆 有 焉 。”其 所 述现 象 表明( )
A. 新 式 学 堂 开始 创 办
B. 新 型媒 体得到发 展
C. 国 民革 命蓬勃 开 展
D. 无 产 阶级力 量 壮 大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乙未 ( 1895 年) 以 后, 志士 文 人 , 创 开 报馆 ,广 译洋报 , 参以 博议. 始于 沪 上 , 流衍
于 各 省,内政、 外市 、学术 皆 有 焉 ”可得出 1895 年后, 各 种 报刊 出现, 例如 上海 的《时 务报 》和 天 津 的
《国 闻报 》 居 于 舆论 界 的 领导 地 位,新 型媒 体得到发 展 , B 项正确; 洋务运 动中新 式 学 堂 开始 创 办 ,排除
A 项; 1924 年 国 民革 命蓬勃 开 展 ,排除 C 项; 1919 年 五 四 运 动后, 无 产 阶级力 量 壮 大,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有学 者说 :“ 1911 年的 辛亥 革 命 是一 桩扣 人 心弦 的 事件 。在 当 时 世界上 还到 处 是 皇 帝、 沙 皇 、 苏丹 和
国 王 的时 候 , 古老 的中 华 帝国在 短短几 周 之 内成 为 欧亚 大 陆 上 继 法国 之 后的第 二 个共和国。”该学 者重 点
强调 ( )
A. 欧亚 大 陆 的 联 系
B. 封 建 帝制的 危害
C. 法国大 革 命 影响
D. 辛亥 革 命 的意 义
【答案】 D
【解析】
【详解】材料中 说 明中国 的 辛亥 革 命建 立的共和国, 世界影响 较 大。 显然 材料中 强调 的是 辛亥 革 命 的意 义 ,
D 项正确;材料不是分析 欧亚 大 陆 的 联 系和封 建 帝制的 危害 ,排除 A 和 B 项;材料分析的是 辛亥 革 命 的意
义 ,不是法国大 革 命 的 影响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 上海 共产 主 义 小 组 为启 发 工人 的 阶级觉悟 , 创 办刊 物《 劳 动 界 》。《 劳 动 界 》很快从 上海 传 播 到多 地 ,
1920 年 9 月 至 1921 年 3 月间 成 为 湖 南销 量 最 大的新文 化 刊 物。这 说 明, 当 时( )
A. 马 克 思主 义传 播 广 泛
B. 工人 成 为 新文 化 运 动 主 力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 中国共产 党 已经 诞 生
D. 北 伐战争 成 舆论 关 注热点
【答案】 A
【解析】
【详解】 五 四 运 动 之 后, 马 克 思主 义 思想 得到广 泛传 播 。材料中“《 劳 动 界 》” 主 要 宣传 马 克 思主 义 思想 ,
该 刊 物成 为 销 量 最 大的新文 化 刊 物。 说 明 当 时 马 克 思主 义传 播 广 泛 , A 项正确;新文 化 运 动的 主 力 并 不是
工人 ,排除 B 项;中国共产 党诞 生时 间 是 1921 年 7 月 ,排除 C 项;北 伐战争 是 1926 年开始,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14. 如图 。 比较 了两个年份 力织 机( 以 电力或 其 他 动 力驱 动的 织布 机)和手 织 机 纱线消费 量。据 此 可知,
相比 于 1913 年, 1930 年中国 纺织 行业( )
A. 力织布 机 纱线消费 量 下降
B. 力织 机 纱线消费 量 占比 上 升
C. 手 织 机 纱线消费 量 下降
D. 手 织 机 纱线消费 量 占比 上 升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图 表可得出 相比 于 1913 年, 1930 年中国 纺织 行业 力织 机 纱线消费 量 占比 上 升 , B 项正
确; 力织布 机 纱线消费 量 下降 、手 织 机 纱线消费 量 下降 、手 织 机 纱线消费 量 占比 上 升 与材料不符,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5. 20 世纪 30 年代 .红军 反“ 围剿 ”得到广大农 民 群 众的 支援 。 鄂豫皖 根据 地 中的湖北 黄 安流 行一 首 歌 谣 :
“小小 黄 安 , 人人 称赞 ; 锣鼓 一 响 ,四 十 八 万; 男将 打 仗 , 女将送饭 。”材料描述的是( )
A. 根据 地 的经 济 发 展
B. 红军 完成 战略 转 移
C. 军 民团结 共 同对敌
D. 土 地革 命 深 入 开 展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20 世纪 30 年代 .红军 反“ 围剿 ”得到广大农 民 群 众的 支援 ”可得出材料体现了 军 民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团结 共 同对敌 , C 项正确;材料 未 体现了经 济 发 展 ,排除 A 项; 红军 三 大 主 力 会师 标志着红军 完成 战略 转
移 ,排除 B 项;材料与 土 地改革无 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6. 在中共中 央 的 领导下 , 1942 年 1 月起 ,历时 半 年,广东 党组织 从 香港秘 密 营救 了 何香凝 、 茅盾 等爱 国
民主人 士 和文 化界 知 名人 士 共 300 多 人 , 连同 其 他 方 面的 人 士 共 800 多 人 。这 场营救 ( )
A. 配 合了 八路军 的 百团 大 战
B. 粉碎 了 日军对 根据 地 封 锁
C. 打 击 了国 民 政府 投降 政 策
D. 巩固了 抗日 民族统 一 战线
【答案】 D
【解析】
【详解】 营救身处日寇占领 的 香港 的 爱 国 民主人 士 和文 化界 知 名人 士 ,有 利 于 赢 得 他们对 中共的 好感 ,从
而 巩固 抗日 民族统 一 战线 , D 项正确; 百团 大 战 发生在 1940 年 下半 年,排除 A 项;材料与 粉碎日军对 根
据 地 封 锁 无 关,排除 B 项;材料 没 有 涉及 国 民 党 的 投降 政 策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7. 如图 。 下列 历史 图像 记 录
的
重 大 事件 是( )
A. 平 型 关大 捷
B. 挺 进 大 别 山
C. 三 大 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解 放 军冲向锦州 城,是 锦州 会 战 ,是 辽沈战役 的第一 阶段 ;用小 推车运送 物 资场
景 是 淮 海 战役 ;解 放 军向 天 津 发 起猛攻 是 天 津战役 , 天 津战役 是平 津战役 的一个 重 要 组 成部分, 辽沈战役 、
淮 海 战役 、平 津战役 是 三 大 战役 , C 项正确;平 型 关大 捷 是 抗日战争 中的 战 斗之 一,排除 A 项; 挺 进 大 别
山 一 举 突破 黄河天 险 , 揭 开了中国 人民 解 放 军战略 进 攻 的 序幕 ,排除 B 项; 渡江战役 是指解 放 战争 时期,
在 长江 中、 下 游地 区对 国 民 党军 进 行的规 模 巨 大的 强渡江 河 战役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8. 万 隆会 议 前 夕 ,中国代表 团 就 认 为 , 应 该在 会上 多提 亚非 国 家 的共 同 性 问 题,不 突 出我国的 特 殊问 题,
为此 ,周 恩 来 在大 会 发 言 时提出( )
A. “求 同 存异 ”的 方 针
B. 共商共 建 共 享 的 全 球 治理观
C. 和平共 处五 项 原 则
D. 独 立 自 主 的和平 外 交 政 策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