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2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2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的地域差异》作为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核心章节,承载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祖国广袤土地上
独特而丰富的地理风貌与人文特色的重任。这一章节不仅是一次地理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中国多元文
化、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深刻探索。
本章内容精心构建了四大地理区域的框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每一区域都
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在学生的眼前。北方地区的辽阔平原、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厚重的历史文化;
南方地区的湿润气候、密集的水网与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西北地区的广袤荒漠、壮丽的丹霞地貌与悠久的
丝绸之路文化;青藏地区的高原雪山、稀有的生物种群与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无一不展现出中国地理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
在教学过程中,本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各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水文条件等基础地理知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的自然地
理差异,如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地貌对人口分布和城市建设的制约等,学生能够学会从地理视
角审视问题,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调查、模型制作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
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 激发他们 对中国地理的 好奇 心和探索 欲 。通过这 些 活动,学生不仅能够 将所 学知
3
识 应用 于实践,还能在 团队 合作中培养 沟 通能力和 创新思维 ,为 日后 的学 习 和生活 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中国的地域差异》章节的学 习 ,不仅仅是一次地理知识的积 累 过程,更是一次文化自 信 的培养之 旅 。
它 让学生深刻认识 到 ,中国这 片古老 而 又 年 轻 的土地,不仅 孕育 了 璀璨 的中 华 文 明 , 也 承载着无 数世代 人与
自然和谐共 处 的 智慧 。通过本章的学 习 ,学生 将 更加 珍惜 和 爱护我们 的 家园 , 增 强对国 家 的认同 感 和自 豪感 ,
为 成 为 具 有 全球 视 野 和本土 情怀 的 新 时 代 青年 打 下 坚 实的基础。这一章节是 连接 知识与实践、过 去 与 未来 、
自然与人文的 桥梁 ,引 领 学生在地理的广阔 天 地中 遨游 ,探索无 限可 能。
(二)单元内容分析
在地理学的广阔画卷中,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 分无 疑 是一幅引人入 胜 的 篇 章。这一 单 元, 我们将沿 着
秦岭 — 淮河线 、 400 毫米 年等 降 水 量线以及 青藏高原 边缘线 这 些 重要的地理 界线 ,深入探索中国地理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 揭示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 划 分 依据及其 独特 魅 力。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为中国地理 格局 中的 两 大核心区域, 其 自然环境、农业生产、 矿 产资源、 交 通
运输乃至 历史文化 均 展现出 鲜明 的对比与互 补 。北方地区, 以其 广袤的平原、 温带季 风气候和丰富的煤炭、
石油 资源 著称 ,这 里 是中国重要的 粮食 生产基地和能源 供应 地。农业生产上, 小麦 、 玉米 等 旱 作作物 占据主
导地位,而 交 通 运输则依托发达 的 铁 路网和水 运 体系, 促 进了区域 经济 的 蓬勃发 展。相比之下,南方地区 则
以亚热带季 风气候、湿润多 雨 、水资源丰富为特色,水 稻 、 茶叶 等 亚热带 作物 遍 地开 花 。这 里矿 产资源 虽 不
如北方丰富, 但 水 运 条件 得天 独厚, 长 江、 珠 江等大 河横贯其 间,为区域 经济发 展注入了无 限 活力。历史文
化方 面 ,北方与南方更是各 具 风 采 ,从北 京 的 古 都风貌 到 江南的水乡风 情 ,无一不 彰显 着中 华 文 明 的 博 大精
4
深。
转向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 两个 区域 以其 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丰富的资源 储备吸 引着 世界 的 目光 。
西北地区,广袤的 沙 漠、 戈壁 与 草 原 交织 , 干旱少雨 , 但光照充足 , 适宜发 展特色农业如 棉花 、 瓜果 等。 该
地区还 蕴 藏着丰富的 石油 、 天 然气资源,是国 家 能源 战略 的重要 支撑 。青藏地区, 则以其 高 耸 入 云 的山 脉 、
广阔的高原和独特的藏 族 文化而 闻名 于 世 。这 里 气候 寒冷 , 空 气稀 薄 , 但 水资源丰富,是 众 多大江大 河 的 发
源地。农业生产 以畜牧 业为 主 ,同时高原特色农产 品 如青 稞 、藏 药 等 也颇具 特色。在资源开 发 与 保护 方 面 ,
青藏地区 面临 着生 态脆弱 与 经济发 展 双 重 挑战 ,如 何 在 保护 中 发 展、在 发 展中 保护成 为 亟待 解决的问题。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划 分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也反映 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这一 单 元的学 习 , 我们将 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地理的 奥 秘与 魅 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 单 元的内容 整 合, 紧 密 围绕“ 中国的地域差异 ” 这一核心 主 题, 旨 在通过 全面 而深入的对比分析,引
导学生 领略 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多样风 采 ,形 成 对中国地理环境 及其背后 深厚文化 底蕴 的 整 体认知。这不仅是
一次地理知识的探索之 旅 ,更是一场文化理解的深化过程。
课 程从 宏观 角 度 出 发 , 首先 引入了四大地理区域的 划 分 概念 , 即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
地区。这四 个 区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各 具 特色,更在气候、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方 面 展现出 显著 的差异。
通过地 图 的 辅助 ,学生能够 直观 地 感受到 中国地理的辽阔与复杂,为 后续 的学 习奠定坚 实的基础。
课 程 逐步 深入 到 各区域的 具 体特征分析之中。北方地区的广袤平原、 寒冷冬季 与丰富 矿 产资源;南方地
5
区的湿润气候、水 稻 种 植 与 繁荣 的水系网 络 ;西北地区的 干旱少雨 、广布 沙 漠与独特的 绿 洲 文化;青藏地区
的高 寒 环境、壮丽雪山与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 …… 每一 个 区域都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在学生 面 前缓缓展开,
让 他们 在 领略 自然风 光 的同时, 也 深刻体会 到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与文 明发 展的深 远 影响。
在深入了解了各区域特色之 后 , 课 程进一 步 引导学生进 行 对比 总 结,探 寻 区域间的共性与差异。无论是
饮 食习 惯 、建 筑 风 格 ,还是 民俗 风 情 、 语言 文化,都 成 为了学生对比分析的对 象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
能够更加 清晰 地认识 到 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还能够培养 起跨 地域的文化理解与 尊 重,为构建和
谐社会 打 下 良 好 的基础。
本 单 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 思维 与探 究 能力。通过实地考察、资 料搜 集、 小 组讨 论等多种形 式 的教学
活动,鼓励学生 主 动探索、积极 思 考, 将所 学知识 应用 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种学 以 致 用 的教学方 式 ,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 兴趣 与参与 度 ,还为 他们未来 的学 习 与生活 奠定 了 坚 实的基础。
本 单 元的内容 整 合不仅是一次对中国地域差异的 全面 探索,更是一次对学生地理 素 养与文化理解能力的
深 度 培养。通过这一 单 元的学 习 ,学生 将 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 中国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从而更加 珍惜
与 爱护 这 片 养 育 了无 数华 夏儿女 的广袤土地。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 一 ) 人地 协 调 观
理解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通过分析各区域农业生产、资源开 发 、环境 保护
等活动,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及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6
树立 可 持 续发 展的 观念 : 探 讨 如 何 在区域 发 展中实现 经济 效益 、社会 效益 和生 态 效益 的 统 一,培养学生
的 可 持 续发 展 意 识。
(二)综 合 思维
从多 个 角 度 分析区域特征 : 结合地形、气候、水文、 植 被 、土 壤 等自然要 素 和人口、 经济 、文化等人文
要 素 , 综 合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理解地理要 素 的相互作 用 : 探 讨 自然要 素 和人文要 素 之间的相互作 用 关系,理解 它们 如 何 共同 塑造 区域
的地理特征。
(三) 区域认知
识 别 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 : 通过地 图 阅读 、 案例 分析等方 法 ,识 别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及其主 要特征。
理解区域间的 联 系与差异 : 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理解区域间的共性与差异。
( 四 ) 地理实践力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组 织 学生进 行 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收 集地理 数据 和 信 息 ,培养学生的
地理实践能力。
运用 地理 工 具 和 技术:指 导学生 使 用 地 图 、 遥 感 影 像 、地理 信 息 系 统 等 工 具 和 技术 分析地理问题,提升
学生的地理 信 息素 养。
三、学情分析
在深入探 讨 八年级地理教学之前,对学 情 的 全面 把 握是 确 保 教学 质 量 与 效率 的关 键 。学 情 分析不仅关 乎
学生 已 掌握的知识体系,还 涉 及他们即将接 触 的 新 知识内容、学 习 能力特 点 以及可 能 遇 到 的学 习 障碍 与 应 对
7
策 略 。 以 下是对八年级地理学 情 的一次 详尽剖 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 经 历了 七 年级地理学 习 的 洗礼 后 , 已 经 构建 起 了一 个 相对 完 整 的地理基础知识框架。 他
们 理解了地 球 的基本 运 动 规律 ,如自 转 与 公 转带来 的 昼夜 交 替 、四 季 变换 ;掌握了地 图 阅读 的基本 技 能,能
够识 别 经 纬 度 、比 例尺 、方 向 标 等地 图 要 素 ,进 行简 单 的地理位置 定 位和 距离估算 ;对 全球主 要气候类型 及
其 分布有了 初 步 认识,知 道 热带雨 林 、 热带草 原、 沙 漠、 温带 海洋 性、地中 海 气候等不同气候类型的特 点 及
其 对生物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他们也 学 习 了地形地貌的基础知识,如山 脉 、高原、平原、 盆 地等地形的
形 成 原 因 及 特征, 以及河 流 、 湖泊 等水体的作 用 。
学生 们 对中国的自然地理有了 轮廓 性的了解,知 道 中国的地理位置、 疆 域 范 围 、 行政 区 划 、 主 要山 脉河
流 等;在人文地理方 面 , 他们也 初 步接 触 了中国的人口分布、 民 族 构 成 、文化传 统 、 经济发 展 概 况 等内容,
这 些 为 后续 深入学 习 中国地理 打 下了 坚 实的基础。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 单 元的学 习 , 将 引 领 学生 们 进一 步 深入探索中国地理的 奥 秘,重 点聚焦 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划 分 依
据及 特 点 。这四大区域通 常指 的是 东部 沿 海 地区、中 部 内 陆 地区、西 部 高原山地和北方 干旱 半 干旱 地区,每
个 区域都有 其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 景 观 。学生 需 要理解这 些 区域 划 分的自然基础,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因素 如 何 共同作 用 ,形 成 了各 具 特色的地理区域。
在自然特征方 面 ,学生 将 深入了解各区域的 植 被覆盖 、土 壤 类型、水资源 状况 等;在人文特征上, 则 需
8
探 讨 人口分布、 经济 活动、文化传 统 、城市化进程等方 面 的差异。区域间的 联 系与差异 也 是本 单 元的重要内
容, 包括 资源调 配 、产业 转 移 、文化 交 流 等现 象 , 以及 这 些 现 象 背后 的地理 逻辑 和 经济 规律 。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八年级学生 正 处 于青 少 年时 期 ,是身心 快速 发 展的 阶段 , 他们 的学 习 能力 也 呈 现出一 些显著 特 点 。 他们
的 思维 正 在从形 象 思维向 抽象 思维 过 渡 ,这 意味 着 他们 开 始 有能力 处 理更复杂、更 抽象 的 概念 和问题,如地
理区域 划 分的 逻辑 、气候 变 化的影响 机 制等。学生的 逻辑 思维 能力和 信 息 处 理能力 得到 了一 定 程 度 的 发 展,
他们 能够通过分析、比 较 、 归纳 等方 法 ,对地理现 象 进 行初 步 的解 释 和 预测 。
八年级学生 拥 有强 烈 的 好奇 心和探索 欲 , 他们 渴望 了解 未 知的 世界 , 喜欢 通过实践活动和 案例 分析 来 学
习新 知识。在教学中 融 入实地考察、社会调查、 小 组讨 论等互动环节,能够极大地 激发 学生的学 习 兴趣 ,提
高 他们 的参与 度 。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面 对 新 知内容的 挑战 ,学生 可 能会 遇 到 一 些 学 习 障碍 , 主 要体现在地 图 阅读 能力的不 足 、对 抽象 地理 概
念 的理解 困难 以及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 紧 密等方 面 。 针 对这 些 问题, 以 下 策 略 或许 能有 效帮 助 学生 突破障碍:
加强地 图 阅读训练: 地 图 是地理学 习 的 “ 第二语言 ” ,提高学生的地 图 阅读 能力 至 关重要。 可以 通过设
计 多样化的地 图 练 习 ,如地形 图 判读 、气候类型分布 图 分析、人口密 度图 解 读 等,让学生在 反 复 练 习 中掌握
地 图 阅读技巧 ,如比 例尺 的 换算 、等高 线 的识 别 、 图 例 的理解等,从而提升 空 间认知能力。
组 织 实践活动 : 理论知识的学 习 需 要与实践相结合, 才 能更深刻地内化为学生自 己 的知识。教 师 可以 组
9
织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如前 往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进 行 观 测记录 , 或 进 行 社会调查,了解 当 地 居民 的生活方
式 、 经济发 展 状况 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实践活动还能 增 强学生的 团队 协 作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 责 任 感 。
采用 多 媒 体教学 手段:随 着 信 息技术 的 发 展,多 媒 体教学 已 成 为提升教学 质 量 的有 效手段 。 利 用 多 媒 体
设 备 和网 络 资源,展 示 地理 图 像 、视 频 、动画等多 媒 体资 料 , 可以直观 形 象 地展现地理现 象 和特征, 帮 助 学
生 克服 对 抽象 地理 概念 的 恐惧 。 例 如,通过动 态 模 拟 地 球运 动、气候 变 化过程, 使 学生更容 易 理解这 些 复杂
现 象 的本 质 。
强化 案例 教学 :选取 具 有 代 表 性的地理 案例 ,如 某 地区的水资源 短缺 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等,
引导学生进 行 分析 讨 论,鼓励 他们运用所 学知识提出解决方 案 。 案例 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还能培养 他们 的 批判 性 思维 和 创新 能力。
建 立 学 习小 组: 鼓励学生 组 成 学 习小 组 ,进 行 合作学 习 。在 小 组 内,学生 可以 相互 讨 论、 答 疑 解 惑 ,共
同 完 成 作业和 项 目 。这种学 习 方 式 不仅能 促 进知识的 交 流 与共 享 ,还能培养学生的 沟 通能力和 团队 精神。
定 期 反 馈 与 评估: 及 时 给予 学生学 习反 馈 , 帮 助他们 了解自 己 的学 习 状况 , 明 确改 进方 向 。通过 定 期 的
测试 、作业 批改 、 课 堂 问 答 等方 式 , 评估 学生的学 习成 效 , 并根 据 评估 结 果 调 整 教学 策 略 , 确 保 每位学生都
能 跟 上学 习 进 度 。
八年级地理学 情 分析是一 个 系 统工 程, 需 要教 师 充 分考 虑 学生的 已 知基础、 新 知 需 求、学 习 能力特 点 及
可 能 遇 到 的学 习 障碍 , 灵 活 运用 多种教学 策 略 , 激发 学生的学 习 兴趣 ,提升 他们 的地理 素 养,为 他们 的 全面
10
发 展 奠定坚 实的基础。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 单 元的大 主 题设 计 为 “ 探索中国的地域差异 : 理解多样性与 联 系 ” 。 围绕 这一 主 题,通过学 习 和理解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及其 相互关系, 帮 助 学生形 成 对中国地域多样性的深刻认识, 并 理解不
同区域之间的 联 系与差异。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 一 ) 人地 协 调 观
学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及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 用 。
学生能够 树立 可 持 续发 展的 观念 ,认识 到 在区域 发 展中 需 要 兼顾 经济 效益 、社会 效益 和生 态 效益 。
(二)综 合 思维
学生能够从多 个 角 度 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理解自然要 素 和人文要 素 之间的相互作 用 关系。
学生能够 运用 综 合 思维 方 法 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 案 。
(三) 区域认知
学生能够识 别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及其主 要特征。
学生能够理解区域间的 联 系与差异,形 成 对中国地域多样性的 整 体认知。
( 四 ) 地理实践力
学生能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收 集和 处 理地理 数据 和 信 息 。
学生能够 运用 地 图 、 遥 感 影 像 、地理 信 息 系 统 等 工 具 和 技术 分析地理问题。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