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
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三、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四、“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五、大单元教学反思
2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课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引导学生从宏观世界
迈入微观领域的重任,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的关键一环。本单元精心设计了三个核心课题,旨
在通过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揭开物质构成的神秘面纱,深刻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作为开篇,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和直观的现象观察,引领学生踏入微观世
界的大门。在这里,学生们将首次领略到物质并非不可分割,而是由更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通过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吸引与排斥,学生们能够初步建立起微观粒子动态平衡的概念,为后续深入学习
奠定基础。
课题 2 《原子结构》则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入原子内部,探索其复杂而精妙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这
些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将被一一揭示,它们的数量、排列以及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原子的性质。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原子,为理解元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
础。
课题 3 《元素》则是本单元的升华部分,它不仅介绍了元素这一化学基石的概念,还引导学生探索元素
周期表的奥秘。通过学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学生能够理解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领略到
化学世界的秩序之美。探讨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了学习的现实意义,激发了
3
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整理与提升》环节是对前三课题知识的综合梳理与深化,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起物质构成知
识的完整框架,提升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
而跨学科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则是一 种创新 的 教 学 方式 ,
鼓励 学生动 手 制作模型,模 拟 科学家们的探索过程。这一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 操 作能力,还 促 进了 他
们对科学 史 的了解,激发了跨学科学习的 热情 ,培养了解决复杂 问 题的综合能力。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不仅是一 场 化学知识的 盛宴 ,更是一次科学探索精神的 洗礼 ,它引领学
生在探索物质世界的 旅途 中, 逐 步成 长 为 具 有科学素养和 创新 能力的 未来 之 星 。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 容 精心设计, 紧密围绕 物质的微观构成这一核心 主 题展开,从基本的分子、原子概念,深入到
元素的探索,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逻辑 清晰 、内 容丰富 的知识体系。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是对化学基础
知识的一次系 统 梳理,更是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一次重 要 培养。
在 “ 分子和原子 ” 部分, 我 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和活动,如观察 蔗糖 在 水 中的 溶 解、 品红 在 水
中的 扩散 等现象,引导学生直观 感 知到物质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现象不仅生动有趣,而 且 能够自然
地引 出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使学生在 轻松愉快 的 氛围 中迈入化学的微观世界。 我 们深入探讨分子和原子的性
质, 包括 它们的大小、 形状 、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 方式 ,如吸引、排斥和键合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
质微观结构的初步 认 识。
4
“ 原子结构 ” 的学习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的内在奥秘。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在 已 有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基础
上 ,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包括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它们如 何 共同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如电 荷 、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 逐渐 理解原子是如 何 构成分子的,以及不同原子
组合 时 发生的化学变化 背 后的原理,为后续的化学学习 打下坚 实的基础。
“ 元素 ” 的学习将带领学生进入一个 全新 的维 度 。元素作为构成 宇宙万 物的基本单元,其重 要 性不 言 而
喻 。本单元将 详细 介绍元素的概念, 特别 是元素周期表的探索,这不仅是一个知识的 宝库 , 也 是化学学习的
有力 工具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学生将能够系 统 地 掌握 元素的分类、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理解元素之间如
何 相互作用 形 成化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用 途 。这一部分的学习,不仅是对化学知识的深化, 也 是
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的有 效锻炼 。
本单元内 容 通过一系列由 浅 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学习 路径 ,旨在引导学生 逐 步揭开物质的微观面纱,
理解其构成与变化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 积累丰富 的化学知识,更重 要 的是, 他 们将学 会 如
何像 科学家一样思 考 ,通过观察、实验、 推 理和归纳,不 断 探索 未 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这不仅是一次化
学之 旅 ,更是一次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 全 面提升。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内 容 整合 策 略旨在 打造 一个 连贯 、系 统 的学习环 境 ,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 教 学、深入 浅出 的理
论 讲 解以及 富 有 创 意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 掌握 核心知识,同 时促 进知识的内化与 迁移 ,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5
实验是开 启 科学探索之门的 钥匙 。 我 们精心 挑选 了一系列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物质的微观现象,如布 朗
运 动、 晶 体结构等,直观展示科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这些实验不仅 让 学生 亲眼见证 科学现
象的奇妙,更 鼓励他 们提 出问 题、进 行假 设,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理论 讲 解与实验的 紧密 结合是本单元 教 学的核心。在 讲 解分子、原子、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等基本
概念 时 , 教师会充 分 利 用实验现象作为 辅 助,将 抽 象的概念 具 体化,帮助学生构建起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
到本质的 认 知 桥梁 。 例 如,通过电解 水 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 看 到 水 分子分解为 氢气 和 氧气 ,从而深刻理解
化学变化的本质。
为了进一步强化知识的 应 用与 创新 能力, 我 们 特别 设计了跨学科实践活动。学生将分组制作科学模型,
如分子结构模型、元素周期表模型等,通过动 手 实践,不仅加深了对物质组成与结构的理解,还 锻炼 了 团队
合作、 创新 思维和跨学科解决 问 题的能力。通过模 拟 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的历程,学生能够在历 史 与现实的
交织 中, 感受 科学发现的 魅 力,培养 坚韧 不 拔 的科学精神。
每 个课题结 束 后, 我 们 会 组 织 系 统 的知识总结与提升环节。这不仅 包括 对 所 学内 容 的 回顾 与梳理,更重
要 的是引导学生构建自 己 的知识体系, 形 成 清晰 的知识 网络 。通过设计跨学科的 挑战 任 务 ,如 应 用化学知识
解决环 境问 题、 利 用物理原理设计小实验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的 应 用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 题的能力,为 他
们 未来 的学习和生活 打下坚 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 容 整合 策 略旨在通过多元化、综合性的 教 学 方式 ,不仅 传授 知识,更 注 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神、 创新 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为 他 们成为 具 有科学素养和 创新 能力的 新时代 人 才 奠定 坚 实的基础。
6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根据 《义 务教育 化学课程 标 准 ( 2022 年版) 》,本单元的 教 学 应 关 注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核心素养 : 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态 度 与 责 任。通过本单元的
学习,学生 应 能够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形 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微粒观。
课程 目标: 结合 九年级 学生的实 际情况 , 落 实课程 标 准中关 于 分子和原子、原子结构、元素等核心概念
的学习 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 分子、原子、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能
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 ; 能够 运 用 所 学知识解 释日常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学 业 质量 标 准 :根据 课程 标 准中的学 业 质量 标 准设计本单元的学习任 务 和 评价标 准。通过多样化的 评价
方式( 如实验 报告 、作 业 、 测试 等 )检 验学生的学习成 果 和 掌握 程 度 。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九年级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 已经接触 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 坚 实的基础。 他 们
掌握 了物质的分类,能够区分 纯净 物与 混 合物、单质与化合物 ; 了解了物质的性质, 包括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他 们 也熟悉 了物质的变化,知 道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 别 ,并能够识 别 一些 常见 的化学 反应 。 他 们还
具备 了一定的实验 技 能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进 行简 单的实验 操 作,观察实验现象,并 记录 实验数 据 。 他 们
对 于 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具 有 较高 的 兴 趣和 参 与 度 ,这为 教师 开展 新 的 教 学活动提供了有 利条件 。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 新 知内 容主要包括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其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等。这些内 容 相
7
对 抽 象 且难 以理解,是化学学习中的重 要 基石。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微观世界的入门知识,学生 需要 理解它
们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的学习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子的内部构 造 , 包括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分布和数量。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则是宏观与微观世界的 桥梁 ,学生 需要掌握 元素
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这些内 容 的学习对 于 后续深入理解化学 反应 原理、物质结构以及
化学性质 具 有重 要 意义。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九年级 学生 处于青春 发 育 期, 他 们的 身 心 都 在 迅速 发展。在这个 阶段 ,学生的好奇心强, 求 知欲 旺盛 ,
对 于新 知识 充满 探索的 热情 。 他 们 具备较 好的观察能力和思 考 能力,能够 积极参 与课 堂 讨论和探究活动,提
出 自 己 的 见 解和 疑问 。由 于抽 象思维能力的 限 制, 他 们可能 难 以深入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其变化规律。这
种抽 象思维能力的不 足 可能导 致 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 时感 到 困惑 和 迷茫 。 教师需要充 分 考虑 到
学生的这一 特点 , 采 用多 种教 学 手段 和 方法 帮助 他 们 克服 这一 难点 。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的学习 障碍 , 教师 可以 采取 以 下策 略进 行突破:
直观 演 示与实验 操 作
化学实验是化学 教 学中不可 或 缺 的一部分,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原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师 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 演 示。 例 如,通过电解 水 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
水 分子在电 流 作用 下 分解成 氢气 和 氧气 ,从而直观地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教师 还可以 鼓励 学生 亲 自动
8
手 进 行 实验 操 作, 让他 们在实践中 感受 化学的 魅 力,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 记 忆 。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多 媒 体 资源 具 有 形 象、生动、直观的 特点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抽 象概念。 教师 可以 利 用动
画 、 视频 等多 媒 体 资源 展示分子、原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等 抽 象概念。 例 如,通过动 画 模 拟 原子内部电子的
运 动 轨迹 和分布 状 态,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结构 特点 。 教师 还可以 利 用多 媒 体课 件 展示元素周期
表的排列规律和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 这一重 要工具 。
生活化 教 学
化学知识与 日常 生活现象 紧密 相 连 ,将化学知识 应 用 于 实 际 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记 忆 。 教
师 可以 选取 一些与 日常 生活相关的化学现象进 行 实 例 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抽 象概念。 例 如,通过分析 食 品 中
的 添 加 剂 成分和作用 机 制,学生可以了解分子结构和性质对物质 功 能的影响 ; 通过探讨环 境 污染 问 题中的化
学 因 素,学生可以了解化学 反应 对环 境 和生态的影响。这 种 生活化的 教 学 方式 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 趣和 参
与 度 ,提 高他 们的实 际应 用能力。
分层 教 学
由 于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 水 平 存 在 差异 , 教师需要针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 难度 的 问 题和任 务 。
对 于 基础 较 好的学生, 教师 可以提供一些 具 有 挑战 性的 问 题和任 务 ,引导 他 们进 行 深入思 考 和探究 ; 对 于 基
础 较 弱 的学生, 教师 则 需要注 重基础知识的 巩固 和强化 训练 。通过分层 教 学的 方式 , 教师 可以确 保 每 个学生
都 能在原有基础 上 得 到提 高 和发展。
9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 种 有 效 的学习 方式 ,它能够 促 进学生之间的 交 流 与合作,共同解决 问 题。 教师 可以 根
据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 格 特点 进 行 分组, 让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
中,学生可以分 享 自 己 的 见 解和 疑问 , 倾听 他 人的意 见 和建 议 ,从而 拓宽 自 己 的思 路 和 视野 。小组合作学习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 团队 精神和 协 作能力,提 高他 们的 社 交技 能。
及 时反 馈 与 调 整 教 学 策 略
在 教 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密 切 关 注 学生的学习 情况 和 反 馈 意 见 ,及 时 调 整 教 学 策 略和 方法 。通过课 堂 观
察、作 业 批改 、课后 辅 导等 方式 , 教师 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情况 和 存 在的 问 题,并 针 对性地进 行辅 导
和 讲 解。 教师 还可以 鼓励 学生提 出 自 己 的 疑问 和建 议 ,以 便 更好地 满足他 们的学习 需求 和提 高教 学 效果 。
针 对 九年级 学生的学 情特点 和 新 知内 容 的 要求 , 教师需要采取 多 种教 学 策 略和 方法来突破 学生的学习 障
碍 。通过直观 演 示与实验 操 作、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生活化 教 学、分层 教 学、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及 时反 馈 与 调
整 教 学 策 略等 方式 , 教师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 化学知识,提 高他 们的学习 兴 趣和 参 与 度 ,为后续
的化学学习奠定 坚 实的基础。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单元的大 主 题 或 大概念设计为 “ 探索物质的微观世界——理解物质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 。 围绕 这一
主 题 或 大概念展开三个子课题的学习 : 分子和原子、原子结构和元素。通过这三个子课题的学习帮助学生 逐
步深入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10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根据 《义 务教育 化学课程 标 准 ( 2022 年版) 》和本单元的 教 学内 容 分析,确定本单元的 教 学 目标 如 下:
知识与 技 能 :
掌握 分子、原子、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能够 运 用 所 学知识解 释日常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过程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学 会运 用科学 方法 和 手段 进 行 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培养观察、分析、 推 理和解决 问 题的能力。
情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
激发对化学学科的 兴 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形 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微粒观, 认 识到化学与 日常 生活的 紧密 联 系。
培养 严谨 的科学态 度 和实 事 求 是的科学精神。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原子结构 : 深入探讨原子的内部结构, 包括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构成及其排布 方式; 理解原子序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