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高中数学 A 版选必第 1 册《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
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三、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四、“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2
十五、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作为人教版数学选修第一册的核心章节,承载着连接代数与几何、深化学
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理解的重任。这一章节不仅详尽地介绍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直线的交点
坐标与距离公式,还深入探讨了圆的方程以及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且
系统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体系。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本章的起点,它引导学生从直观的角度理解直线的倾斜程度,并通过斜率这一概
念,将直线的几何特征转化为代数语言,为后续学习直线的方程打下坚实基础。直线的方程部分,则进一步
将直线的几何表示转化为代数形式,无论是点斜式、两点式还是一般式,都体现了几何与代数的完美融合,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是本章的又一重点,它不仅教会学生如何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还通过距离
公式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计算点到直线、两平行直线间距离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几何解题工具箱。
圆的方程部分,则是将直线的概念推广到曲线,通过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展示了如何用代数方程描述
圆的几何性质,加深了学生对解析几何本质的理解。
本章还深入探讨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判
3
断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以及圆与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等多种位置关系,培养了学生的
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不仅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更是连接初等几何与高等数学的重要桥梁。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直线和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在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关键能力,为后续学习圆锥曲线、立体几何乃至
更高级的数学内容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章的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与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
在探索几何世界的奥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
在解析几何的学习旅程中,我们深入探索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核心概念。倾斜角作为直线方向的
重要度量,不仅直观反映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更是连接直线与坐标轴之间关系的桥梁。斜率公式及其几何意
义的掌握,使我们能够精确计算直线的倾斜程度,并通过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化了对直线性质
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丰富的实 例 引入倾斜角概念,逐步推导斜率公式,并深入探讨斜率与倾斜角
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步入了直线方程的广 阔天 地。点斜式、两点式、 截 距式、一般式 …… 这 些 直线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构 成 了解析几何的基础 框架 。 每 一种方程形式都 有 其 独 特的 适 用 场景 和转 换 方法,通过不 同情境 的引入,学
生不仅学会了如何 根据给 定条 件 灵活选 择 方程形式,更深 刻 理解了直线方程 背 后的几何意义,为后续的深入
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在探索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时 ,我们进一步解 锁 了解析几何的实用工具。无论是两条直线交点的
求解,还是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这 些 公式的推导与应用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解题 手段 。通
过实 例 分析,学生 亲身 体 验 了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 强 大作用, 有效 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的方程部分,则是 另 一 段 精 彩 的探索之旅。从圆的标准方程到一般方程,我们学会了如何用代数语言
精确描述圆的几何特征。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讨论,让我们对圆的性质 有 了更深入的 认 识, 也 为后续 研究 直
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打下了基础。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相交、相切、相离 …… 这 些 位置关系的判定
条 件 , 既考验 着我们的几何直观能力, 也锻炼 着我们的代数运算 技巧 。通过几何直观与代数方法的 有机 结合,
我们掌握了判断位置关系的关键 技巧 , 也 为解决更 复杂 的几何问题 积累 了 宝贵经验 。
探 究 与发现部分引 领 我们 走 进了直线的方向向量与 参 数方程的 新 世界。方向向量的引入,为描述直线提
供 了 新 的 视 角, 而 直线的 参 数方程则为我们解决运 动 、 轨迹 等问题提 供 了 强有 力的工具。通过实 例 分析,我
们深 刻 体会到 参 数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 巨 大 价值 。
阅读 与思 考环 节 带 我们 回溯历史 , 走 进 笛卡儿 与解析几何的 辉煌篇 章。坐标法的 诞 生,不仅标 志 着数学
的一 次革命 , 也 深 刻影响 了人类 认 识世界的方式。通过 阅读 ,我们不仅了解了解析几何的发展 历 程,更深 刻
理解了坐标法 背 后 蕴 含的深 刻 思想与 哲 学意义。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章内容 围绕 直线和圆的方程这一核心 主 题,深入探讨了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 框架 与核心概念。从倾斜
5
角与斜率的引入到直线方程的建立, 再 到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的应用,以及圆的方程的综合解析, 每 一 环 节
都紧密相连, 层层递 进,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系统 而全 面的知识体系。
在倾斜角与斜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关注其定义和计算方法,更 强调 其在直线位置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斜率作为直线倾斜程度的量化 指 标,是如何决定直线方向与倾斜角度的。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为学生后续掌握直线方程的不 同 形式 ( 如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线方程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 熟练 转 换 直线方程的 各 种形式,还 强调 了对直
线性质 ( 如平行、 垂 直 ) 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会了如何 根据给 定条 件快速 确定直
线方程,进一步提升了逻辑思维与数学建 模 能力。
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的学习,则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点之间的关系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准确计算 出 交
点位置及点与线、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这对 于 解决更 复杂 的几何问题至关重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代数运算 技巧得 到了 显著 提升。
圆的方程部分,则是将平面解析几何的应用 拓 展到了曲线 领域 。从圆的标准方程到一般方程, 再 到 根据
给 定条 件 求圆方程, 每 一步都 蕴 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学生在 此 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圆的性质分
析,还掌握了 利 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 技巧 ,深化了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清晰 展现,通过丰富的实 例 和探 究 活 动 , 鼓励 学生 主
动 探索、合作学习,从 而 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数学 史 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这 些
概念和方法 背 后的 历史故事 和发展 脉络 ,培养他们的数学 文 化素养和探 究 精 神 ,使他们不仅学会知识,更学
6
会如何 像 数学 家 一 样 思 考 ,从 而 在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之 路上走得 更 远 、更 稳 。
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根据 《 普 通高中数学 课 程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本章的教学 目 标 可 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
知识与 技 能 :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掌握斜率公式及其几何意义。
掌握点斜式、两点式、 截 距式、一般式等直线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理解并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理解直线与圆、圆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判定条 件 。
了解方向向量与直线的 参 数方程,并能进行 简单 应用。
数学 抽 象与逻辑推理 :
通过实 例抽 象 出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等数学概念。
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推导直线方程、距离公式等数学结论。
直观想象与数学建 模:
通过几何直观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等概念。
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 模型 ,运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运算 :
熟练 掌握直线方程、距离公式、圆的方程等数学表 达 式的运算。
三、学情分析
7
(一)已知内容分析
在初中 阶段 ,学生 已经 系统地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这为他们在高中 阶段 进一步深入探索几何世
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 而 言,学生 已经 掌握了直线、 射 线、线 段 这 些 基本的几何 元 素,对角的概念 有 了
清晰 的 认 识,能够理解和应用平行线、 垂 直线等几何关系。他们还通过 简单 的平面几何 证明 , 锻炼 了 自己 的
逻辑推理能力。在代数 领域 ,学生 已经熟练 掌握了代数运算, 包括 加 减乘除 、方程求解等, 同时也 对一 次函
数 有 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这 些 代数知识为他们在高中 阶段 学习直线和圆的方程提 供 了 必 要的数学工具。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章的 新 知内容是对学生 已有 知识的深化和 拓 展,它要求学生将平面几何知识与代数知识紧密结合,形
成新 的 认 知结构。具体 而 言,学生将学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是描述直线方向和位置的重要工具。他们
将通过推导 各 类直线方程, 包括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等,进一步理解直线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学生
还将学习距离公式,这是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基本工具,对 于 后续学习 有 着重要的作用。
在圆的方程部分,学生将掌握如何通过 给 定的圆心和 半径 , 或者 通过圆 上 的 三 个点 来 求解圆的方程。他
们还将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包括 相切、相交、相离等,这将进一步 锻炼 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
象能力。在学习这 些 内容的过程中,学生还 需 要掌握一 些新 的数学方法和 技巧 ,如 参 数方程、方向向量等,
这 些 方法和 技巧 将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提 供有 力的 支持 。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 阶段 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 抽 象思维能力 已经 逐 渐增强 ,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 自
8
学能力。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和 抽 象思维,理解和解决一 些较 为 复杂 的数学问题。 由于 本章内容 较 为 抽 象
且 涉 及的知识点 较 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 能会 遇 到一定的 困难 。他们 可 能 需 要更多的 时 间和实践 来消 化和
吸收 这 些新 知识, 同时也需 要教 师 的引导和 帮助来克服 学习 障碍 。
在这个 阶段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 积 极性对 于 他们的学习 效果有 着至关重要的 影响 。如 果 学生对学习内容
感 兴趣 ,他们 就 会更加 主动 地 投 入学习, 积 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相反,如 果 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 枯燥 和 乏味 ,
他们的学习 效果就 会大打 折扣 。教 师 在教学过程中 需 要注重 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 积 极性,引导他们 主动 探
索和发现数学的美 妙 之 处 。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为了 帮助 学生 克服 学习 障碍 ,提高学习 效果 ,教 师可 以 采取 以下 策略:
直观教学 :利 用几何直观 帮助 学生理解 抽 象的数学概念。 例 如,在 讲 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时 ,教 师可
以通过实 例 和 图 形展示,让学生直观地 看 到不 同 倾斜角的直线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以及斜率如何描述直
线的方向和位置。这 样可 以使 抽 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直观化, 降低 学生的学习 难 度。
循序渐 进 :按照 知识的逻辑 顺序 逐步展 开 教学, 先易 后 难 , 由浅 入深。教 师可 以 设 计一系 列层层递 进的
问题 链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 新 知识。 例 如,在学习圆的方程 时 ,教 师可 以 先 从 简单 的 给 定圆心和 半径 的
圆的方程 开始 , 然 后逐 渐 过 渡 到通过圆 上 的 三 个点求解圆的方程, 最 后 再 探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 样可
以使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 积累 知识和 经验 ,提高他们的学习 效果 。
实践 操 作 :设 计丰富的实践活 动 和探 究 任 务 ,让学生在 动手操 作中体 验 和感 悟 数学知识。 例 如,在学习
9
距离公式 时 ,教 师可 以 组织 学生进行实地 测 量活 动 ,让他们通过 测 量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来验证 距离公式的
正 确性。这 样 不仅 可 以 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探 究欲望 ,还 可 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 精 神 。
合作学习 :组织 学生 开 展 小组 合作学习,通过交 流 讨论、互相 帮助来 解决问题。合作学习 有助于 培养学
生的 团队 精 神 和 协 作能力, 同时也可 以让他们在交 流 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例 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
关系 时 ,教 师可 以 组织 学生进行 小组 讨论活 动 ,让他们 共同 探讨不 同 位置关系下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距离
等性质,并 尝试给出证明或 反 例 。这 样可 以使学生在交 流 中深入理解 新 知识,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
表 达 能力。
教 师 在教学过程中 需 要 充 分 考虑 学生的学 情 特点和学习 障碍 , 采取 多 样 化的教学 策略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 积 极性, 帮助 他们 克服 学习 障碍 并提高学习 效果 。通过直观教学、 循序渐 进、实践 操 作和合作学习等
策略 的综合运用,教 师可 以为学生 创造 一个 积 极、互 动 、富 有挑战 性的学习 环境 ,让他们在探索数学的 道路
上 不断 前 行、不断 成长 。教 师也需 要不断反思和 总 结 自己 的教学实践 经验 ,不断 优 化和 改 进教学 策略 和方法,
以更 好 地 满足 学生的学习 需 求和发展 需 求。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章的大 主 题 或 大概念 可 以 设 计为 “ 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 元 素与关系 ” 。 围绕 这一 主 题,将直线的倾斜
角与斜率、直线方程、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圆的方程等知识点 有机 串 联起 来 ,形 成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这一 主 题的 设 计, 帮助 学生 明 确学习 目 标和方向,形 成 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整体 认 知。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10
知识与 技 能 :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掌握斜率公式及其几何意义。
学生能够 熟练 掌握点斜式、两点式、 截 距式、一般式等直线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并能运用这 些 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与圆、圆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判定条 件 ,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了解方向向量与直线的 参 数方程,并能进行 简单 应用。
数学 抽 象与逻辑推理 :
学生能够通过实 例抽 象 出 数学概念和问题,形 成 数学 模型 。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推导数学结论和解决问题。
直观想象与数学建 模:
学生能够通过几何直观理解数学问题,形 成 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 抽 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 模型 并求解。
数学运算 :
学生能够 熟练 掌握代数运算 技巧 和方法,准确进行数学表 达 式的运算。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 理解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斜率公式及其几何意义。
直线方程 :熟练 掌握点斜式、两点式、 截 距式、一般式等直线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圆的方程 :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及其应用条 件 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