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年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
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个性化定制可以联系学校)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三、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四、“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五、大单元教学反思
2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信息爆炸的 21 世纪,媒介素养已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
四单元》以“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核心主题,精心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认识多媒介”、
“善用多媒介”和“辨识媒介信息”,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
中游刃有余。
“ 认识多媒介”作为开篇,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更是一场观念的革新。通过调查与讨论,学生们将
深入剖析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的传播特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一过程不仅拓宽
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媒介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善用多媒介”活动则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跳出传统的学习框架,亲自操刀设计
宣传推广方案。从策划到实施,学生们需综合考虑不同媒介的优势与局限,学会如何巧妙地运用多种媒介工
具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表达。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
体会到多媒介融合的魅力与价值。
而“辨识媒介信息”则是本单元的点睛之笔。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显得尤为重要。
该部分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批判性思维,掌握辨识媒介信息真伪的方法,同时教导他
们如何寻找 并依赖 可 靠 的信息 来源 。这不仅是对学生信息 处 理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对其社会 责任感 的 培 养,
让他们在 未来 的信息 海洋 中能 够 成为 明智 的导 航者 。
3
《第四单元》的教学 内容 设计紧 贴 时代 脉搏 ,不仅 关注 知识的传 授 ,更重视能力的 培 养和价值观的 塑造 。
它 鼓励学生主动 拥抱 信息时代,不仅学会 利 用媒介 丰富 自 己 的生活和学习,更要学会在信息的 洪 流中 保持清
醒 的 头脑 , 做 出 正确 的判 断 和 选择 。通过这 样 的学习,学生们将更 加 自信地面对 未来 ,成为信息时代中 既 有
深 度又 有广 度 的思考 者 和传播 者 , 共 同 构建 一个更 加健康 、理性的媒介环境。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精心设计了三个主要的学习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使 他们能 够 在信息 化 社会中游
刃有余。这三个活动 层层递 进,相 互关联 , 共 同 构 成了一个有 机且系 统的学习 整 体。
1.“ 认识多媒介”这一活动,通过调查和讨论的 形式 ,引 领 学生 走 进媒介的多元世 界 。学生将有 机 会深
入了 解 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如报 纸 、电视、广播、 互联 网等,从而 直 观 感受 到媒介在信息传播中 所扮演 的
重要 角色 。这一活动不仅 增强 了学生对媒介的认知,更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 此 基
础 上 ,学生将学会 根据 媒介的特点和优势, 选择 合 适 的传播方 式 ,以达到 最佳 的传播 效果 。
2.“ 善用多媒介”活动将学生的媒介学习推 向 了一个新的高 度 。在 前 一活动的基础 上 ,学生将进一 步 学
习如何在实践中 灵 活运用多种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和表达交流。这一活动 注 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亲自动 手 ,
通过 制 作多媒体作 品 、 参 与社交媒体 互 动等方 式 ,将理论知识 转化 为实际 技 能。这一活动 还 着重 培 养了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 神 和 沟 通能力, 使 他们在 共 同 完 成 任务 的过程中,学会相 互 协作、相 互 学习。
3.“ 辨识媒介信息”这一活动,则 聚焦于 信息时代 最 为核心的能力——信息辨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海量 信息 涌 入 我 们的生活,其中不 乏虚假 、 误 导性的 内容 。 因此 ,学会批判性地 看待 媒介信息,辨识信息的
4
真伪,成为了每个 现 代人 都 必 须 掌握的 技 能。本活动通过案例分析、 小组 讨论和 反 思 总 结等多种方 式 ,引导
学生深入剖析媒介信息的 来源 、传播动 机 和 潜 在 影响 ,从而 培 养他们 敏锐 的媒介辨识能力和高 度 的媒介素养。
本单元的三个学习活动紧密相 连 , 层层 深入,旨在全方 位 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认识媒介、善用媒介
到辨识媒介信息,学生将 逐渐 掌握信息时代 所 需的 关键技 能,成为具 备 高 度 媒介素养的 现 代 公民 。通过这 些
学习活动, 我 们不仅 希望 学生能 够 更好地 适 应信息 化 社会的发 展 需 求 ,更 期待 他们能 够 在 未来 的生活和工作
中,运用 所 学知识和 技 能,为社会传 递正 能 量 ,推动信息的 健康 传播和交流。
(三)单元内容整合
在信息爆炸的 当 下,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技 能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为 此 ,本单元精心设计
了三个紧密相 连 的学习活动,旨在通过有 机整 合, 构建 一个 完整且 高 效 的教学 链条 ,助力学生全面、 系 统地
掌握这一 关键 能力。
1. 我 们以“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主题,这一 鲜明且富 有时代 感 的主题将 贯穿整 个单元的教学活动。
它 不仅为学生 指明 了学习的方 向 , 还 帮助他们 形 成对这一主题的 整 体认知。在这 样 的主题引 领 下,学生能 够
更 加明确 学习 目标 ,理 解 信息时代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以及 它 在 日常 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2. 本单元 注 重实践导 向 的教学策 略 。在 扎 实的理论学习基础 上 , 我 们设计了 丰富 多 样 的实践活动,如宣
传推广方案的设计、媒介 使 用的调查分析等。这 些 活动不仅 贴近 学生的生活实际, 还 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亲 身
体 验 、动 手 操作,从而提升媒介素养。通过这 样 的实践环 节 ,学生能 够 更好地将理论知识 转化 为实际 技 能,
为 未来 的学习和生活 打 下坚实的基础。
5
3. 批判性思维的 培 养 也 是本单元的一 大亮 点。在每个学习活动中, 我 们 都 融入了批判性思维的 培 养元素。
我 们引导学生学会 独立 思考,不 盲目 接 受 信息,而是学会 质疑 和 反 思。通过这 样 的 训练 ,学生能 够 提高媒介
信息的辨识能力,学会从 众 多信息中 筛选 出有价值、有深 度 的 内容 , 避免被虚假 信息或 片 面观点 所误 导。
本单元通过主题引 领 、实践导 向 和批判性思维 培 养三 大 策 略 ,有 机整 合了三个学习活动, 形 成了一个 完
整且富 有成 效 的教学 链条 。这 样 的设计不仅有助 于 学生全面、 系 统地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技 能, 还 能提
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 们相信,在这 样 的教学 模式 下,学生将能 够 更好地 适 应信息时代的
发 展 需 求 ,成为具 备 高 度 信息素养和 独立 思考能力的优 秀 人 才 。 未来 ,他们将在 各 个 领域 中发 光 发 热 ,用 所
学知识和 技 能为社会的发 展 和进 步贡献 自 己 的力 量 。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根据 《 普 通高中语文 课 程 标准(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要 求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将重点 培 养学
生的语文学 科 核心素养,具体分 解 如下 :
1. 语 言建构 与运用 : 通过媒介信息的 阅读 、 撰写 和发 布 ,提高学生的语 言 理 解 和表达能力, 使 其能 够准
确 、 恰当 地运用语 言 文 字 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2. 思维发 展 与提升 : 通过辨识媒介信息的真伪、分析媒介的传播特点等活动, 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逻辑 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其思维 品质 。
3. 审美鉴赏 与创 造: 在媒介信息的 制 作和传播过程中,引导学生 欣赏 不同媒介的 艺术 表 现形式 , 培 养其
审美鉴赏 能力和创 造美 的能力。
6
4. 文 化 传 承 与理 解: 通过媒介信息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 解 不同媒介在文 化 传 承 中的作用, 增 进对
中 华 优 秀 传统文 化 的理 解 和认同。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高中一 年级 的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信息 技术 接 触者 和 使 用 者 ,已 经 具 备 了一定的 阅读 能力和表达能力。
他们在 日常 生活中,不仅通过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 获取 信息, 还 广泛 利 用 互联 网、社交媒体等新
兴 媒介 平台 。这 些平台 为他们提 供 了 丰富 多 样 的信息 来源 和交流 渠道 , 使 他们能 够 更 加 方 便 地 获取 新知、表
达观点和交流思 想 。
随 着 智 能 手机 的 普 及和 移 动 互联 网的发 展 ,学生 使 用网络媒介的 频率越来越 高。他们不仅通过网络 获取
学习 资源 、进行在 线 学习, 还经常 在社交媒体 上 分 享 生活、交流心得。这种高 频 次的媒介 使 用, 使 得学生对
新媒体的接 受度较强 ,他们 愿意尝试 新的媒介工具, 也乐于 在其中表达自 己 的 看 法和 感受 。
尽管 学生在媒介 使 用方面有一定的 经验 和 技 能, 但 他们在媒介素养方面 仍存 在一 些 不 足 。这主要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方面 :
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了 解 不 够 深入。学生 虽然经常使 用 各 种媒介, 但 对 它 们 各 自的传播特点、 受众 群
体、信息 呈 现 方 式 等了 解 不 够 , 因此 难 以 根据 实际需 求选择 合 适 的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在运用媒介进行表达交流时缺 乏系 统的方法和策 略 。学生 虽然乐于 在媒介 上 表达自 己 , 但 往往 缺 乏系 统
的表达方法和策 略 ,导 致 表达 效果 不 尽 如人 意 。他们可能 无 法 清 晰 地传达自 己 的观点, 也 可能 无 法有 效 地 吸
7
引和 保持受众 的 注意 力。
面对 海量 信息时辨识能力 较 弱 。在 互联 网时代,信息 呈 爆炸 式增 长 ,学生每天 都 需要面对 海量 的信息。
他们的信息辨识能力相对 较 弱 , 难 以 快速 准确 地判 断 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这导 致 他们在 获取 信息时可能 受 到
误 导或 产 生 误解 。
(二)新知内容分析
针 对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 存 在的不 足 ,本单元将重点教 授 以下 内容:
媒介的基本 概 念和 类型 。通过 讲 解 媒介的定 义 、发 展 历 程、 类型 及其特点, 使 学生对不同媒介有更深入
的了 解 ,为他们 选择 合 适 的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打 下基础。
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介 绍 媒介素养的基本 概 念、重要性以及核心要素, 包括 信息 获取 、理 解 、 评估 、
传播和创 造 等方面。通过 系 统学习, 使 学生掌握媒介素养的基本框架和 关键技 能。
媒介表达的方法和策 略 。教 授 学生如何在不同媒介 上 进行有 效 的表达和交流, 包括 写 作、 演 讲 、视 觉 设
计等方面的 技 巧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使 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媒介表达能力。
信息辨识和批判性思维。 培 养学生面对 海量 信息时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判 断 信息的
真伪、价值和 意 义 ,以及如何 独立 思考、 质疑 和 反 思媒介信息。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一 年级 的学生具 备较强 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 究 能力。他们能 够 在教 师 的引导下 积极 参 与 课 堂 讨
论和实践活动,通过团队协作 解 决问 题。这种学习能力和合作探 究 精 神 为本单元的教学提 供 了 良 好的基础。
学生 也 具 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 逻辑 思维能力,能 够 对 所 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这 使 得他们在学
8
习媒介素养时能 够 更好地理 解 相 关 概 念、掌握核心要素, 并 将其应用 于 实际生活中。
由 于 媒介素养的 培 养是一个相对 较 新的 领域 ,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媒介信息时 仍 需进一 步 提升其分析和判
断 能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 注 重 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媒介素养方
面的 挑战 。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 遇 到的 障碍 ,本单元将 采 取 以下 突破 策 略:
提 供丰富 的学习 资源 。为学生提 供 包括 教 材 、案例、视 频 等在 内 的 丰富 媒介素养学习 资源 ,帮助他们全
面了 解 媒介的特点和应用。这 些资源 可以 涵盖 不同媒介的 类型 、传播特点、 受众 分析等方面, 使 学生能 够 在
理论 层 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宣传推广方案、调查分析等具体的实践活动, 使 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媒介
素养。这 些 活动可以要 求 学生 根据 实际需 求选择 合 适 的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或 者 对特定媒介 受众 进行分析和
定 位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 够 更好地掌握媒介素养的核心 技 能和方法。
强化 批判性思维 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批判性思维 训练 ,引导学生学会 独立 思考、 质疑 和 反 思。可以
通过 组 织 课 堂 讨论、案例分析等方 式 ,让学生对不同媒介信息进行深入剖析和 评 价,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辨
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水 平 。
建立 多元 化 、过程性的 评 价体 系 。 关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 现 和进 步 ,及时 给予 反 馈 和 指 导。 评 价体
系 可以 包括 课 堂 表 现 、作 业 完 成 情况 、实践活动成 果 等多个方面,以全面 反 映 学生的学习 状况 。通过及时 反
9
馈 和 指 导,帮助学生 克服 学习 障碍 ,提升媒介素养 水 平 。
针 对高中一 年级 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 存 在的不 足 和学习需 求 ,本单元将 采 取 一 系 列 有 效 的教学策 略 和方
法,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水 平 。通过 系 统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 够 更好地掌握媒介的基本 概 念
和 类型 、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以及媒介表达的方法和策 略 。他们 也 将具 备 更 强 的信息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水 平 ,以更好地应对 互联 网时代的信息 挑战 。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单元的 大 主题为“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围绕 这一主题 展 开一 系 列 教学活动。具体 大 概 念设计如下 :
1. 媒介与传播 : 理 解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 角色 和重要性,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
2. 信息 获取 与表达 : 学会通过多种媒介 获取 信息、 整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提高信息 处 理能力。
3. 批判性思维 :培 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辨识媒介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形 成 独立 判 断 。
4. 媒介素养 : 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包括 媒介认知、媒介 使 用、媒介创作和媒介批判等方面的能力。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1. 知识与 技 能 目标
学生能 够准确 理 解 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掌握综合运用多种媒介 获取 信息、 整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
的方法。
学生能 够独立完 成媒介作 品 的创作和发 布 过程, 包括 宣传推广方案的设计、调查分析报 告 的 撰写 等。
学生具 备 辨识媒介信息真伪的能力,能 够独立 判 断 信息的价值和可信 度 。
2.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0
通过调查和讨论活动,学生能 够 主动探索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应用场 景 。
通过设计具体的宣传推广方案等实践活动,学生能 够 体 验 媒介作 品 的创作和发 布 过程,提升实践操作能
力。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 反 思活动,学生能 够 学会批判性地 看待 媒介信息,提高媒介素养。
3. 情 感 态 度 与价值观 目标
学生对媒介有 正确 的认知 态 度 ,能 够 理性 看待 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
学生具 备责任感 和 道 德 感 ,在运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时能 够 遵守 法 律 法 规 和 道 德规范 。
学生能 够 积极 参 与媒介实践活动, 培 养其创新 意 识和团队合作精 神 。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1. 媒介传播特点的理 解: 通过调查和讨论活动, 使 学生深入了 解 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应用场 景 ,为后
续学习奠定基础。
2. 媒介作 品 的创作与发 布: 通过设计具体的宣传推广方案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媒介作 品 创作和发 布
能力, 培 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3. 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 反 思活动, 增强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媒介信息的辨
识能力, 形 成 独立 判 断 。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1. 媒介传播特点的深入 把 握 : 不同媒介具有 各 自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学生需要深入理 解并灵 活运用这 些
知识 来解 决 实际 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