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年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
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个性化定制可以联系学校)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三、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四、“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五、大单元教学反思
2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以“学习与思考”为核心主题,精心编排了六篇兼具深度与广度的
经典文本,旨在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学习的真谛、方法论的精髓,以及文化选择的重要价值。这一单元不仅是
一次文学与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让学生在学习之旅中,得以汲取古今中外贤哲的思
想精华。
《劝学》与《师说》作为古代典籍的代表,分别从学习的必要性和师道的尊严出发,为我们勾勒出一幅
幅古人勤学不辍、尊师重道的生动图景。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不可以已”,倡导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认为学习是提升自我、完善人格的不二法门。而韩愈在《师说》中则明确指出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文化传
承中的关键作用,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两者共同构建了古代学习理念的基石。
转至近现代,《反对党八股》与《拿来主义》则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不良文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
时倡导了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尖锐地指出了空洞无物的文风对革
命工作的危害,呼吁文风改革,倡导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写作态度。鲁迅的《拿来主义》则是对文化拿来
主义的经典阐述,鼓励人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采取批判吸收、为我所用的态度,而非盲目排斥或全盘接
受,体现了深刻的独立思考和文化自信。
至于《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这两篇文章则从个人阅读体验的角度出发,深刻阐述了阅
读对于个人成 长 和精神 世界塑造 的重要性。 黑塞 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中,探 讨 了读书的真 正 目的,强调
3
阅读应是为了心 灵 的成 长 与自我 实 现,而非 功利 性的 追求 。 王佐 良的《上图书馆》则 通过细腻 的 笔触 , 回忆
了自 己 与图书馆的不 解 之 缘 , 展 现了阅读 如何 一 步步丰富 了 他 的精神 世界 ,成为 他 人生旅 途 中不可或 缺 的 伴
侣 。
第六单元的这六篇文本,不仅跨越了时 间 的 长河 , 覆盖 了广 阔 的地 域 ,更在思想 内涵 上 相互交织 、 彼此
呼应,共同编 织 出一个 丰富多 元的学习与思考的 世界 。 它 们不仅是对学习的深刻反思, 也 是对思考价值的 崇
高 颂歌 ,鼓励 着每 一位学子在 求知 的道 路 上,不仅要勤 奋 学习,更要 勇 于思考, 敢 于 创新 ,以批判性的 眼光
审视世界 ,以独立的思考 丰富 人生。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精选了六篇经典文章, 每 篇文章 都 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 讨 了学习的 意 义、方法、态度以及与之 相
关的社会文化现 象 ,共同构成了一个 丰富多 元的学习与成 长 的主题。
在《劝学》中,荀子以深刻的 比喻 论 证 , 向 我们 展示 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 强调,无论是 知识 的 积累 、持
续 的 努力还 是 专注 的态度, 都 是 决定 学习成 果 的关键 因素 。 他也 指出了 环境 和教 育 在 塑造 个人成 长 中的重要
作用,提 醒 我们 珍惜每 一次学习的 机 会, 努力 提升自 己 。
韩愈的《师说》则是对 当 时社会风气的一次有 力回 应。 针 对社会上 普遍存 在的 轻视 从师学习的现 象 , 他
坚定 地提出了尊师重道的主 张 。韩愈不仅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 还 深刻批判了 士大夫 之 族耻 于从师的 陋 习,
呼吁人们重 新 认 识并 尊重教 育 的价值。
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是一篇 充满战斗 精神的文章。 他 以生动的语言和严 密 的 逻辑 ,深刻 剖析 了党八
4
股的八 大罪状 , 号召 全党同 志抛弃 空话 连 篇、言之无物的文风,转而 树 立生动 活泼 、 新 鲜有 力 的 马克 思 列宁
主义的文风。这篇文章不仅是对文风的批判,更是对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的深刻反思。
鲁迅的《拿来主义》则是对文化 遗产 和外来文化态度的一次深刻探 讨 。 他通过 对“ 送去 主义”和“ 送 来
主义”的批判,提出了“拿来主义”的 观点 , 即 我们应 该 有选择地吸收文化 遗产 和外来文化, 既 不 能 全盘 否
定 , 也 不 能 盲目接受。这一 观点 对于我们今 天 面对 多 元文化 冲击 时 如何保 持 清醒 的 头脑 和独立的判 断力 具有
重要的指导 意 义。
黑塞 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则从个人阅读经 历 出发,深入阐述了读书的目的和前提。 他 强调,阅读不
仅仅是为了 获 取 知识 ,更是为了 形 成独立的人格和精神 世界 。这篇文章提 醒 我们,阅读是一 种 深 层 次的自我
成 长 和自我 实 现的 过程 。
王佐 良的《上图书馆》则是一篇 充满温情 的 回忆 之作。 他通过 对不同时 期 图书馆经 历 的 描 述,表 达 了对
知识 的 渴望 和对图书馆这一 知识殿堂 的深 厚情感 。这篇文章不仅 展 现了个人成 长 与图书馆之 间 的 紧密联系 ,
也 让我们 感 受 到 了 知识 的 力量 和阅读的 魅力 。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 各 有 侧 重, 但 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学习与成 长 的 丰富画卷 。 它 们不仅提 供 了深刻的思
考和 启示 , 也 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 向 。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 在主题上高度 统 一, 都紧密围绕 “学习与思考”这一核心 议 题 展开 。为了 使 学生 能 更
深入地理 解 和体验这一主题,我们在 整合过程 中特别 注 重从 历史 与现 实 的对话、个人与社会的 视 角以及理论
5
与 实践 的 结合 这 三 个方面入 手 ,以 期 构建一个全面、深入 且富 有成 效 的学习体验。
1. 我们 通过历史 与现 实 的对话,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 界限 ,对 比 不同时代 背 景 下 的学习 观 念。从《劝
学》《师说》 等 古代经典中,学生可以领 略到 古人对于学习的 执着 和对于师道的尊 崇; 而《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等 现代文本则 展示 了近现代时 期 对于学习 观 念的革 新 和批判。这 种 对 比 不仅让学生 感 受 到 学习
观 念的 变 化,更 促使他 们思考这 些变 化 背后 的社会 原因 ,从而深化对于学习与时代关 系 的理 解 。
2. 我们从个人与社会的 视 角出发,鼓励学生从自 身 的阅读体验 开始 , 逐步拓展到 对社会文化现 象 的批判
性思考。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等 文本中,学生可以分 享 和反思自 己 的阅读经 历 和学习动 机 。
而《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 等 文章则引导学生关 注 社会文化现 象 , 培养他 们对社会 问 题的 敏感 性和 责任
感 。 通过 这 种由 个人 到 社会的 拓展 ,我们 期望 学生 能够形 成更 加 全面和深入的学习 观 念,同时 培养他 们的社
会 责任感 和文化自 觉 。
3. 我们强调理论与 实践 的 结合 ,鼓励学生在学习文本理论的 将 其应用于 实际 的学习生 活 中。我们引导学
生反思自 己 的学习方法,探索 如何 改进以提升学习 效率; 我们鼓励 他 们 尝试将 所学的写作 技巧 应用于 实际 的
写作中,以提升 他 们的表 达能力 。 通过 这 种 理论与 实践 的 结合 ,学生不仅 能够 更深入地理 解 所学 知识 , 还能
够将 其转化为 实际 的 能力 ,从而更 好 地应对 未 来的学习和生 活挑战 。
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整合注 重从 历史 与现 实 的对话、个人与社会的 视 角以及理论与 实践 的 结合 这 三 个方面
入 手 ,旨在为学生提 供 一个全面、深入 且富 有成 效 的学习体验。我们 相 信, 通过 这 样 的教学 设计 ,学生 能够
更 加 深入地理 解 和体验“学习与思考”这一核心 议 题,同时提升 他 们的 综合素养 和 实践能力 。
6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根据 《 普通 高中语文 课程标准(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要 求 ,本单元的教学应重 点 关 注 以 下 几
个方面:
1. 语言建构与 运 用: 通过 阅读、 讨 论和写作 等多种 方 式 ,提升学生的语言文 字运 用 能力 , 包括词汇 量 的
扩 充 、 句式 的 灵活 运 用以及修 辞 手 法的 掌握 等 。
2. 思维发 展 与提升: 通过 批判性阅读和分 析 文本中的 逻辑 链条 , 培养 学生的 逻辑 思维 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
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 审视问 题 并 提出独 到 见 解 。
3. 审 美鉴赏 与 创造 :引导学生 欣赏 文本中的语言 美 、 结 构 美 和 意境 美 , 激 发 审 美 想 象 和 创造 潜 能 , 培养
健康 的 审 美 情 趣 和高 尚 的 审 美 追求 。
4. 文化传承与理 解 : 通过 对经典文本的学习,了 解 中华 优秀 传 统 文化的精髓和外来文化的特 点 , 增 强文
化自信,理 解并 尊重文化 多样 性。
5. 学 业质 量 要 求 : 根据课程标准 的要 求 , 设 置 不同 层 次的学 业质 量 要 求 ,确 保每 位学生 都能 在 原 有基 础
上取得进 步 和发 展 。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进入高中 阶段 的学生,已经 历 了 多年 的基 础 教 育 , 他 们不仅 积累 了一 定 的语言文 字 基 础 , 还逐 渐 形 成了
自 己 的阅读 偏 好 和批判性思维习 惯 。在 日常 学习中, 他 们 大多能够 独立完成一 般 性文本的阅读和理 解任 务 ,
能够 捕捉 到 文章的主要信 息 和核心 观点 ,进行 简 单的 逻辑 推 理和判 断 。我们 也 必 须 清醒 地认 识到 , 尽管 他 们
7
在阅读理 解 和语言文 字运 用方面取得了一 定 的进 步 , 但 在深度阅读、 复杂 逻辑 分 析 以及文化批判 等 方面 仍 存
在明 显 的不 足 。 他 们可 能 难 以深入理 解 文本的深 层 含 义, 难 以 把握 作者的写作 意 图和 情感 态度, 也 难 以对文
本进行全面、 客 观 的 评 价。
这 种 现 状 的 存 在, 既 与学生自 身 的认 知 水平 和思维 能力 有关, 也 与我们的教学方 式 和教学 内容 有关。在
教学 过程 中,我们 需 要更 加注 重 培养 学生的深度阅读 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习 惯 ,引导 他 们学会从不同角度 审视
问 题,提出 质疑 并 进行 逻辑 推 理和论 证 。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 新知内容 主要 包括 以 下 几 个方面:
1. 学习理论的 新 认 知 。 通过 学习《劝学》《师说》 等 文本,引导学生了 解 古代的学习 观 念及其在现代社
会的价值,让 他 们认 识到 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在学习 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等 文本的学习,让学生理 解 现代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关 系 ,明 白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 获 取 知识 ,更
是为了传承和发 展 文化。
2. 批判性思维的 培养 。本单元 将注 重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 审视问 题,提出 质疑 并 进行 逻辑 推 理和论
证 。我们 将通过 文本阅读和 讨 论 活 动,让学生 逐 渐 学会 如何 分 析问 题、 如何 提出自 己 的 观点 、 如何 进行 逻辑
推 理和论 证 ,从而 培养他 们的批判性思维习 惯 和 能力 。
3. 审 美鉴赏 与 创造能力 的提升。本单元 将通过 对文本中语言 美 、 结 构 美 和 意境 美 的 欣赏 和分 析 , 培养 学
生的 审 美 情 趣 和 创造 潜 能 。我们 将 引导学生深入 品味 文本的语言 魅力 , 感 受文本的 结 构之 美 ,领 悟 文本的 意
8
境 之深,从而 激 发 他 们的 审 美 情 趣 和 创造 潜 能 。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 阶段 的学生已经具 备 了 较 强的自主学习 能力 和 合 作探 究 能力 。 他 们 能够 在教师的指导 下 独立完成学
习 任 务 , 参 与 小组 讨 论和分 享活 动,表现出 较 高的学习 积 极 性和主动性。我们 也 必 须看 到 , 他 们在深度思考
和批判性思维方面 仍需 进一 步培养 和提升。 他 们可 能 习 惯 于接受现成的 知识 和 观点 , 缺 乏 独立思考和 质疑 的
精神 ;他 们可 能 善于 记 忆 和 复 述文本 内容 , 但缺 乏 深入分 析 和 评 价的 能力 。
在教学 过程 中,我们 需 要更 加注 重 培养 学生的深度思考 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习 惯 。我们 需 要引导 他 们学会
质疑 、学会分 析 、学会 评 价,让 他 们 逐 渐 学会 如何 独立思考、 如何 提出自 己 的 观点 、 如何 进行 逻辑 推 理和论
证 。我们 也 需 要 注 重 培养 学生的 创新意识 和 创造能力 ,引导 他 们学会 将 所学 知识 运 用于 实际问 题的 解决 中,
培养他 们的 实践能力 和 创新 精神。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 过程 中可 能 遇 到 的学习 障碍 ,我们可以采取以 下 突破策 略 :
1. 创设情境 激 发 兴趣 。在教学 过程 中,我们可以 通过 生动有 趣 的导入 环 节 和 贴 近学生生 活 的 实 例 分 析 ,
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探 究欲 望 。我们可以 运 用 多 媒 体教学 手 段 , 创设 与文本 内容相 关的 情境 ,让学生 身 临
其 境 地 感 受文本的 魅力; 我们 也 可以引导学生关 注 社会 热 点问 题, 将 文本 内容 与社会现 实相结合 ,让学生 感
受 到 学习的 实 用性和价值性。
2. 分 层 教学 差异 化指导。在教学 过程 中,我们 需 要 针 对不同 层 次的学生 制 定 不同的学习目 标 和 任 务 要 求 ,
9
实 施差异 化教学指导。对于基 础较 好 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导 他 们进行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 训练 ; 对于基 础
较差 的学生,我们可以 注 重 培养他 们的阅读 兴趣 和阅读习 惯 , 逐步 提高 他 们的阅读 能力 和思维 能力 。 通过 分
层 教学 差异 化指导,我们可以确 保每 位学生 都能 在 原 有基 础 上取得进 步 和发 展 。
3. 合 作探 究 促 进 交 流 。在教学 过程 中,我们可以 通过 小组 合 作学习和 讨 论 活 动引导学生 相互 学习、共同
提高。我们可以 将 学生分成 若干小组 ,让 他 们 围绕 某 个主题或 问 题进行探 讨 和 交 流 ; 我们 也 可以引导学生 就
某 个文本进行角 色扮演 或 情境 模拟 ,让 他 们在 实践 中学习和提高。 通过合 作探 究 活 动,我们可以 培养 学生的
团队协 作 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习 惯 ,同时 也 可以提高 他 们的 口 头 表 达能力 和社 交能力 。
4. 及时反 馈 有 效 激 励。在教学 过程 中,我们 需 要及时 给予 学生反 馈 和 激 励 肯 定 学生的进 步 和 努力 指出 存
在的不 足 并 提 供 具体的改进建 议 。我们可以 通过课堂 提 问 、 课后 作 业 、 测 试等 方 式 了 解 学生的学习 情 况 并 给
予 及时反 馈 ; 我们 也 可以 通过 表 扬 、 奖 励 等 方 式激 励学生的学习 积 极 性和主动性。 通过 及时反 馈 和有 效 激 励
我们可以让学生更 加 明确自 己 的学习目 标 和学习方 向 同时 也 可以 增 强 他 们的学习动 力 和自信心。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单元的 大 主题或 大 概 念 设计 为“学习 · 思考 · 成 长 ”: 通过 深入学习本单元的文本 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学
习的 意 义、方法以及文化选择的重要性 ; 在思考 过程 中 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能力 和 审 美 情 趣 ; 最终 促 进学
生个人的全面成 长 和发 展 。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1. 知识 与 技能 :学生 能够 理 解并 掌握 本单元文本中的重 点 词汇 、 句式 和修 辞 手 法 ;能够准 确 概括 文本的
10
主要 内容 和思想 观点;能够 运 用所学 知识 分 析 和 解决实际问 题。
2. 过程 与方法: 通过 自主阅读、 合 作探 究 和 讨 论 交 流 等 方 式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 解 其思想 内涵;通过 写
作 训练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通过 批判性思维 训练 培养 学生的 逻辑 思维 能力 和独立思考 能力 。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 : 激 发学生对学习的 热爱 和对 知识 的 渴望;培养 学生的 审 美 情 趣 和高 尚 的道 德 情 操 ;
引导学生 形 成 正 确的 世界观 、人生 观 和价值 观 。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1. 学习 观 念与方法的探 讨 : 通过 分 析 《劝学》《师说》 等 文本引导学生 树 立 正 确的学习 观 念和方法论 意
识;通过 《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 等 文本批判不良学风倡导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 批判性思维 能力 的 培养 : 通过 文本阅读和 讨 论 活 动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 审视问 题提出 质疑 并 进行
逻辑 推 理和论 证;通过 写作 训练 培养 学生的书面表 达能力 和论 证能力 。
3. 审 美 情 趣 与 创造 潜 能 的 激 发: 通过 对文本中语言 美 、 结 构 美 和 意境 美 的 欣赏 和分 析 激 发学生的 审 美 情
趣 和 创造 潜 能;通过 写作 训练 引导学生 将 所学 知识 应用于 实践创 作具有个人特 色 的作 品 。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1. 深度阅读的理 解 与 把握 : 由 于本单元文本 涉 及的 历史背 景和文化 内涵 较 为 丰富且 语言 较 为深 奥 因此 学
生在深度阅读 过程 中可 能存 在理 解 上的 困难 。
2. 批判性思维的 培养 与提升:批判性思维是一 种 高 级 思维 能力 需 要学生在 掌握 基本 知识 和 技能 的基 础 上
进行 长期 的 训练 和 实践 才 能逐步形 成和提升。
3. 写作 能力 的 综合 提升:写作 能力 是语文 素养 的重要体现之一 但 学生在写作 过程 中 往往 存 在思 路 不 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