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统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
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个性化定制可以联系学校)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三、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四、“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五、大单元教学反思
2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我们以“活动 · 探究”这一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引领学生踏入诗歌的殿堂,展开一场关于美的探索与发现之旅。本单元精心挑选了六首风格迥异、主题丰富
的诗歌作品,旨在通过深入学习和鉴赏,不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致力于培养其深厚的
文学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与文化深度。
《沁园春 · 雪》以其壮阔的景象和豪迈的情感,带领学生领略毛泽东笔下北国风光的无限魅力;《周总
理,你在哪里》则深情地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与无限敬仰,柯岩的文字如泣如诉,直击心灵;艾
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其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土地深沉的爱;余光中的《乡愁》,
以一枚小小的邮票为引,勾勒出跨越时空的思乡之情,细腻入微,感人至深;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以其温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爱的温馨画卷,让人感受到爱与希望的温暖;而穆
旦的《我看》,则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引领读者探索自然与生命的意义。
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还能深入理解诗歌
中常用的艺 术手法 ,如 比喻 、 拟 人、象 征 等,学会如 何从 不 同 角度鉴赏诗歌,体会其独特的艺 术 魅力。更 重
要 的是,学生 将 在 反复诵 读与品 味 中, 逐渐 领 悟 到诗歌中 蕴含 的丰富情感和深 远 意 境 ,无 论 是 家 国情怀、人
生 哲 理,还是自然之美、爱情之 纯 ,都能在诗歌中 找 到 共鸣 , 从 而有 效 提升 个 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感 知 力。
本单元还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 朗诵 和创作活动,通过 实践来锻炼 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朗诵 不仅能 帮助 学
3
生更 好 地 把 握诗歌的节奏与情感,还能 增强他 们的 舞台 表现力和自 信 心;而创作活动则为学生提 供 了一 个 自
由 发 挥 的 平台 ,让 他 们 尝试运 用 所 学的诗歌 技巧 ,表达自 己 的 所 思 所 感,体 验 创作的 乐趣 与 成就 感。
《第一单元》的诗歌之旅,是一 次 心灵的 洗礼 , 也 是一 次 文学素养的 全面 提升。 它将 以诗歌为 舟 ,引领
学生 驶向 更 加广 阔的 知识 海洋,感受语言的魅力,探索生命的 真谛 。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 内容 精心 设计 ,旨在 全面 而深入地引 导 学生 走进 诗歌的 世界 ,领略其独特的艺 术 魅力,培养对诗
歌的深厚情感和鉴赏能力。通过现 代 诗歌与 古典 诗 词 的有 机结合 ,我们不仅希望学生能够 欣 赏到诗歌的 音 韵
之美、意 境 之深,更 期 望 他 们能在 此 过 程 中, 找 到与自 己 心灵对 话 的 桥梁 , 激 发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灵感。
在“诗歌鉴赏” 部分 ,我们不仅仅 满足 于让学生 停留 在诗歌表 面 的文字 阅 读,而是 鼓励他 们深入 挖掘 每
一 行 诗句背后的情感与意 境 。通过独 立阅 读,学生 可 以 静 下心 来 ,细细品 味 诗歌的语言美,感受诗人字里 行
间 流露 出的情感 波澜 。而小 组讨论 的 环 节,则为学生提 供 了一 个交流 与 分享 的 平台 ,让 他 们在思 想 的 碰撞 中,
学会 从 不 同 角度解读诗歌,理解诗歌的 多层次 意 蕴 。这 样 的教学 方 式,旨在培养学生的 批判 性思 维 和文学鉴
赏能力, 使他 们能够更 加敏锐 地 捕捉 到诗歌中的微 妙 之 处 。
“ 诗歌 朗诵 ”是本单元的 另 一 个重 点。我们 知道 , 朗诵 是 连接 诗歌与 听众 情感的 纽 带,是诗歌生命力的
直 接 体现。因 此 ,我们 将 教 授 学生 专业 的 朗诵技巧 , 包括 语 调 、节奏、 停顿 的掌握,以 及 如 何运 用 声音 的 变
化 来传 达诗歌的情感。通过 组织朗诵比赛 等 形 式,我们 鼓励 学生 大胆 展 示 自我, 将内 心的感受通过 声音传递
给 每一 个 人。这 样 的 实践 活动,不仅能有 效 提升学生的 朗诵技 能,还能 增强他 们的自 信 心和表现力。
4
至于“诗歌创作” 部分 ,这是对学生 想 象力和创 造 力的 极大 挑 战 与 释放 。我们 将 引 导 学生 从日 常生活中
汲取 灵感, 观察 自然、体 悟 人生, 尝试 用诗歌的 形 式 来 表达自 己 的情感和思考。创作过 程 中,学生 将 学会如
何 选 取 意象、 构建 意 境 、 运 用 修辞手法 , 使 诗歌 既 有 内 在的情感深度, 又具备外 在的 形 式美感。我们 鼓励 每
一 个 学生都 勇 于表达自 己 的独特 见 解,因为每 个 人的心中都 藏着 一 片 独一无 二 的诗歌天地。
本单元的学习是一 次全方 位、 多层次 的诗歌之旅。 它 不仅仅是一 次 文学 知识 的学习,更是一场心灵的 洗
礼 和情感的升 华 。我们 相信 ,通过这 次 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更 加 深 刻 地理解诗歌,爱上诗歌,更能在诗歌
的海洋中 找 到 属 于自 己 的 那片星 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 多彩 的人生画卷。
(三)单元内容整合
在教学活动中,单元 内容 的 整合 是一 项 至关 重要 的 策 略, 它 能够 帮助 学生更 系统 、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所 学 知识 。 针 对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 ,我们 进行 了精心的 整合设计 ,以 期 达到提升教学 效果 的 目 的。
在主题 整合方面 ,我们 将 六首诗歌 按照 其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进行 了 分类 。 例 如, 将 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
归 为一 类 ,如《春望》、《过 零丁 洋》等,这些诗歌中 蕴含 的深厚爱国情感,能够 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
养 他 们的民 族 自豪感。 将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如《 静夜 思》、《乡愁》等 归 为 另 一 类 ,引 导 学生体会诗人对
家 乡的深深 眷恋 , 进 而培养 他 们对 家 乡的热爱之情。还有描绘自然之美的诗歌,如《 山居秋暝 》、《 江 雪》
等,通过这 类 诗歌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 大 自然的壮 丽 与细腻,培养 他 们的审美情 趣 。
在文体 整合方面 ,我们 将 现 代 诗歌和 古典 诗 词进行 了对 比 学习。现 代 诗歌如 徐志摩 的《 再别康桥 》、 戴
望 舒 的《 雨巷 》等,以其自 由 的 形 式、直 白 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现 代 人的 内 心 世界 。而 古典 诗 词 如
5
杜甫 的《春望》、 苏轼 的《 江城子 》等,则以其 严谨 的格律、精 炼 的语言和深 远 的意 境 ,体现了 古 人的审美
情 趣 。通过对 比 学习,学生能够更 好 地理解不 同 文体的特点和艺 术手法 ,提 高他 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活动 整合方面 ,我们 将 鉴赏、 朗诵 和创作活动有 机 地 结合起来 , 形成 了 完整 的教学 链 条 。在鉴赏活动
中,学生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解读,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在 朗诵 活动中,学生通过 声 情 并茂 的 朗诵 , 进 一
步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在创作活动中,学生则 尝试 模 仿 所 学诗歌的风格和 手法 , 进行 诗歌创作。这
样 的活动 整合 ,不仅能够提 高 学生的学习 效果 ,还能够培养 他 们的创新意 识 和 实践 能力。
通过主题 整合 、文体 整合 和活动 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将 更 加系统 、更 加 深入。学生 将 能够更 好 地理
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掌握不 同 文体的特点和艺 术手法 ,提 高 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我们 相信 ,这 样 的
教学 设计将极大 地提升教学 效果 ,为学生的 全面 发展 奠定坚 实 的基 础 。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根据 《义 务 教 育 语文 课 程 标准( 2022 年版 ) 》的 要 求 ,本单元的教学 应 重 点关 注 以下 几 个方面 :
1. 识 字与 写 字 :累 计 认 识 本单元中的生字 词 ,学会 书写 一 定数 量的 汉 字,掌握 汉 字的笔画和笔 顺规 则。
2. 阅 读与鉴赏 : 能够 正确 、 流 利 、有感情地 朗 读诗歌,理解诗歌的 内容 和情感,体会诗歌的艺 术 魅力。
3. 表达与 交流 : 通过诗歌 朗诵 和创作活动,提 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 交流 能力。
4. 思 维 与创新 : 通过 阅 读鉴赏和创作 实践 , 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 和探究精 神 。
5. 文化 传 承 与理解 : 通过了解诗歌中的文化 内 涵 和情感表达, 增强 学生对中 华 优秀 传统 文化的 认 同 感和
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
6
(一)已知内容分析
九年级学生 已经 具备 了一 定 的语文基 础 知识 和 阅 读理解能力, 他 们能够在 阅 读过 程 中 较 为 流 畅 地理解文
章 的主旨 大 意, 把 握文 章 的 结构 和 脉络 。在 词 汇 积 累 方面 ,学生 已经 掌握了一 定数 量的常用 词 汇 和 短 语,能
够 较 为 准确 地理解 并 运 用这些 词 汇 进行 表达。在 阅 读 技巧方面 ,学生 已经 学会了如 何 快速定 位 信 息 、理解文
章 细节以 及 推断 作者意 图 等 阅 读 策 略,这为 他 们 进 一 步 深入学习语文 打 下了 坚 实 的基 础 。
在诗歌学习 方面 ,九年级学生 已经 接 触过一 定数 量的诗歌作品,对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 方法 有一 定 的
了解。 他 们 知道 诗歌是通过 凝练 的语言、 鲜明 的 形 象、丰富的 想 象和深邃的意 境来 表达作者情感和思 想 的文
学 形 式。 他 们 也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 方法 ,如品 味 语言、 分 析 形 象、体会情感等。这些 知识 和 技 能的
掌握为学生 进 一 步 深入学习诗歌提 供 了有力的 支撑 。
九年级学生还 具备 了一 定 的 朗诵 和创作能力。 他 们能够在 课 堂上展 示 自 己 的 朗诵 作品,通过 朗诵来传 达
诗歌的情感和意 境 。 他 们 也尝试进行 诗歌创作, 运 用 所 学的诗歌 知识 和 技巧来 表达自 己 的情感和思考。这些
实践 活动不仅 锻炼 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 培养了 他 们的审美情 趣 和创新能力。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新 知内容 主 要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 首 先 是诗歌主题的 多样 性。学生 需 要 深入理解每首诗歌的
主题和情感表达,感受不 同 诗歌的艺 术 魅力。这 要 求 学生在 阅 读诗歌时能够 准确 把 握诗歌的主旨 大 意,理解
诗歌 所 表达的情感和思 想 , 并 体会诗歌的独特艺 术 魅力。
其 次 是 朗诵技巧 的提升。学生 需 要 学习更 多 的 朗诵技巧 和 方法 ,提 高 自 己 的 朗诵 水 平 。这 包括 掌握 正确
7
的发 音 、语 调 、节奏等 朗诵 基本 功 ,以 及 学会如 何运 用 朗诵技巧来传 达诗歌的情感和意 境 。通过学习和 实践 ,
学生 将 能够更 加 自 信 、 流 畅 地 进行朗诵 表 演 。
最 后是诗歌创作的 实践 。学生 需 要尝试 创作诗歌,表达自 己 的情感和思考。这 将要 求 学生 运 用 所 学的诗
歌 知识 和 技巧进行 创作 实践 ,通过创作 来 表达自 己 的独特感受和思考。通过创作 实践 ,学生 将 能够 进 一 步 加
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更 多 的诗歌创作 技巧 。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 处 于 快速 发展 阶段 。 他 们 具备 一 定 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合 作探究能力,能够在教
师 的引 导 下 完成 一 定 的学习 任务 。这表现在 他 们能够主动 预 习和 复 习 课 文 内容 ,独 立完成 作 业 和 练 习; 他 们
也 能够 积极参 与小 组合 作探究活动,与 同 伴 共同 解 决问 题、 完成 任务 。
九年级学生还 具备 较 强 的 批判 性思 维 和创新能力。 他 们能够在学习过 程 中提出自 己 的 见 解和看 法 ,对 课
文 内容进行 深入的 分 析 和 评价 。 他 们 也具备 一 定 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学习中 尝试 新的 方法 和思 路 来 解 决问 题。
这些能力和素 质 的培养 将 为学生 未 来 的学习和生活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在 面 对 较 为 抽 象 或 复 杂 的诗歌作品时,学生 可 能还 需 要 教 师 的引 导 和 帮助 。这 要 求 教 师 在教学过 程 中能
够关 注 学生的学习 需求 和学习 困难 , 及 时 给 予指 导 和 帮助 ; 也 需 要 教 师 能够创 设 生动的教学情 境 、 采 用 多样
化的教学 手 段 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 和探究 欲 望。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为了 突破 学生的学习 障碍 、提 高 教学 效果 , 可 以 采 取 以下 策 略 :
8
1. 创 设 情 境 :利 用 多 媒 体教学 手 段 创 设 生动的教学情 境 , 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 和探究 欲 望。 例 如, 可 以
通过 播 放 诗歌 朗诵 视 频 、展 示 诗歌 相 关 图 片 等 方 式 来 引 导 学生 进 入诗歌的学习情 境 ; 也可 以通过 组织 诗歌 朗
诵比赛 、创作 比赛 等活动 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 和 积极 性。
2. 分层 指 导 : 针 对不 同层次 的学生 制定 不 同 的学习 目 标 和 任务 , 实 施差 异化教学。对于基 础较 好 的学生,
可 以引 导他 们深入学习诗歌的鉴赏 方法 和创作 技巧 ;对于基 础较差 的学生,则 可 以 注 重 培养 他 们的诗歌 阅 读
兴 趣 和 朗诵 能力。通过 分层 指 导 , 可 以 满足 不 同 学生的学习 需求 , 促 进全 体学生的 共同 发展。
3. 合 作学习 : 组织 学生 进行 小 组合 作学习,通过 互 相交流 、 互 相帮助来 解 决问 题。在小 组合 作学习中,
学生 可 以 共同 探 讨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享朗诵技巧 和 经 验 、 互 相 评价 创作作品等。通过 合 作学习,学
生 可 以 互 相 学习、 互 相 启 发, 共同 提 高 诗歌学习的 效果 。
4. 及 时 反 馈: 在教学过 程 中 及 时 给 予 学生 反 馈 , 肯定 他 们的 进 步 和 努 力, 指 出 存 在的 问 题 并 提 供 改 进建
议 。这 可 以通过 课 堂点 评 、作 业批 改 、 个别 辅 导 等 方 式 来实 现。 及 时 反 馈 可 以让学生了解自 己 的学习情 况 和
存 在的 问 题, 及 时 调整 学习 策 略和 方法 ; 同 时 也可 以让学生感受到教 师 的关 注 和 支持 , 增强 学习的 信 心和动
力。
针 对九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新 知内容要 求 ,我们 可 以 采 取 创 设 情 境 、 分层 指 导 、 合 作学习以 及及 时 反
馈 等 策 略 来 突破 学生的学习 障碍 、提 高 教学 效果 。通过这些 策 略的 实 施 ,我们 可 以 帮助 学生更 好 地理解和掌
握诗歌 知识 、提 高朗诵 和创作能力; 同 时 也可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合 作探究能力、 促 进他 们的 全面
发展。
9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单元的 大 主题 或 大 概 念 设计 为“诗歌之美 : 情感与艺 术 的 交 融 ”。这一主题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引 导 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与艺 术 的 交 融 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本 大 单元的教学 目 标 旨在 全面 促 进 学生的 知识 与 技 能、过 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 度与 价值 观 的 综 合 发展。 具
体 目 标 如下 :
1. 知识 与 技 能 :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 方法 。
学生能够 正确 、 流 利 、有感情地 朗 读诗歌 并 理解其 内容 和情感。
学生能够 尝试 创作诗歌 并 表达自 己 的情感和思考。
2. 过 程 与 方法 :
通过 阅 读、鉴赏、 朗诵 和创作等 多 种 活动 形 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小 组合 作学习和 讨论交流 等 方法 ,提 高 学生的 合 作探究能力和 批判 性思 维 能力。
3. 情感 态 度与 价值 观 :
引 导 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与艺 术 的 交 融 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 和文化自 信 。
激 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 欲 望,提 高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1.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 通过独 立阅 读和小 组讨论 等 方 式,引 导 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 内容 和情感表达,
掌握诗歌的鉴赏 方法 。
10
2. 朗诵技巧 的提升 : 通过教 师 示 范 、学生 练 习和 比赛 展 示 等 多 种 方 式,提 高 学生的 朗诵技巧 和艺 术 表现
力。
3. 诗歌创作的 实践 : 通过创作 指 导 和 成果 展 示 等 方 式, 鼓励 学生 尝试 创作诗歌 并 表达自 己 的情感和思考。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1. 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 : 由 于九年级学生的年 龄 和 阅 历 有限, 他 们在理解一些深 刻 而 复 杂 的诗歌情感时
可 能 存 在一 定 的 困难 。因 此 ,教 师需 要 引 导 学生通过背景 介绍 、情 境 创 设 等 方 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2. 朗诵技巧 的 训练: 朗诵技巧 的 训练需 要 长 期 的 积 累 和 练 习。在教学过 程 中,教 师需 要 耐 心 指 导 学生掌
握 正确 的发 音 、语 调 和节奏等 朗诵技巧 , 并 通过 多 种 形 式的 练 习 来 提 高 学生的 朗诵 水 平 。
3. 诗歌创作的 指 导 : 诗歌创作 需 要 学生 具备 一 定 的 想 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 程 中,教 师需 要给
予 学生 充 分 的创作 指 导 和 鼓励 , 帮助他 们 克服 创作中的 困难 和挑 战 。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 材 中,《第一单元》以“活动 · 探究”的 形 式,引 导 学生深入学习现 代
诗歌, 并 通过 朗诵 和创作 实践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 《义 务 教 育 语文 课 程 标准( 2022 年版 ) 》的 要
求 ,本单元的教学 应注 重 学生语文 实践 能力的培养, 强调 在 真实 的语言 运 用情 境 中学习诗歌, 同 时 融 入 名著
导 读,引 导 学生掌握读诗的 方法 ,领略诗歌的魅力。以下是 大 单元 整 体教学思 路 的 详 细 阐述 。
一、教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 能 :
学生能够 准确 理解 并 鉴赏本单元 所 选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