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统编新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教
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三、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四、“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2
十五、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且具有深刻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课文,引领学生穿
越时空,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史的厚重感。这一单元不仅涵盖了古典诗词的韵味,还展现了近现代
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更包含了对革命圣地的深情追忆,以及对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的现代运用,内容丰
富,意义深远。
在古典诗词部分,《古诗三首》精选了《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这三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它们不仅韵律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让学生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细腻情感。通过这些诗词的学习,
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审美情趣与文学素养。
近现代历史人物方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分别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与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操。这些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
到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难忘的一课》与《延安,我把你追寻》则带领学生走进那段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圣地的独特魅力与革
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七》则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并在
3
现代生活中加以运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书信所承载的情感与温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化的韵味,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全面提
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丰富多彩,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类型与题材,引领学生深入感受与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
蕴、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以及个人与国家命运紧 密相连 的深刻内涵。
《古诗三首》精选了三首 经 典的 边 塞诗与怀古诗,这些诗 歌 不仅 描绘 了古代 边疆 的壮 丽风光 ,更深刻传
达 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 切关 怀和对英雄豪 杰 的 无限敬仰 。学生在学习过 程 中, 将 能够体会到诗 歌 中蕴含的
爱国情怀以及壮志 未酬 的 悲愤 , 从 而 培 养出对传统文化的 热 爱与 尊 重。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以周恩来总理 少年 时 期 的故事为引 子 ,生 动 展现了他 立 志 报 国、 奋 发 图
强 的 决 心与情怀。这一篇 章 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促使 他们 思考 并承 担 起对国家 未 来的责任与 使 命。
《梅兰芳蓄须》则通过讲述京剧大师梅兰芳在 抗 日 战争期间 的英勇事迹, 彰显 了他不 畏强敌 、坚 守民族
气节 的高尚 品质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解与 认同 。
《难忘的一课》以 抗 日 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 国的历史时刻为 背景 ,通过细腻的 场景描 写, 表达 了 台湾
同胞 及全体中国人 民 对 祖 国统一的深 切期盼 , 增强 了学生的国家 认同 感和 民族自 豪感。
《延安,我把你追寻》以现代诗 歌 的 形 式,深情 回顾 并 赞颂 了延安精神, 鼓励 学生 继 承和发 扬艰苦奋斗 、
自 力更生的革命传统,为 新 时代的发展 贡献 力 量 。
习作《写信》则结合单元 主 题,引导学生通过书信这一传统而温 馨 的 沟 通方式, 练 习书面语 言表达 ,既
4
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书信文化的 认识 和情感体验。
《语文园地七》作为 综 合 性 学习 板块 ,通过 各种 语 言实践 活 动 , 如 词语 积累 、句段运用 等 ,有 效巩固 了
单元学习 成果 ,进一步 拓 展了学生的语 言 运用能力和 综 合素养。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精心设计,以 “ 爱国情怀与 民族 精神 ” 为 核 心 主线 , 巧妙 地 将 古诗词、 记叙 文、现代诗 歌等
多 种 文体有 机融 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学 形 式,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领略不 同 时代、不 同 人物的 动 人故
事,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中华 民族 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 韧 不 拔 的 民族 精神。
在教学过 程 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 字里行间 ,细心 品 味作 者笔下 流 淌 的深情厚 谊 ,体会 其 中
蕴含的丰富 思想 感情。 从 古诗词的精炼意 象 中,感 悟 古人的 忧 国 忧民 之情 ;从记叙 文的生 动叙 述中,领略英
雄人物的壮志豪情 ;从 现代诗 歌 的 奔放 语 言 中,体会 当 代人对 祖 国的深情 告白 。 每 一 种 文体 都是 情感的载体,
都是 精神的传 递 ,让学生在文学的 世界里 ,与一个个 鲜 活的 灵魂 对 话 ,与一段段历史的篇 章共鸣 。
我们 将 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 实 生活紧 密相连 , 鼓励 学生 从 文本中 汲取 力 量 , 思考如何将 个人的 成长融 入
到国家的发展之中, 如何 在日 常 生活中 践行 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通过 组织讨论 、 演 讲、 创 作 等 活 动 ,激发
学生的爱国 热 情和 民族自 豪感,引导他们 树立正确 的 价值观 和人生 观 ,为 成 为有理 想 、有本领、有 担当 的 新
时代 青年打下 坚 实 的 基础 。
本单元的教学不仅 是 一 次 文学的 旅行 ,更 是 一 次 心 灵 的 洗礼 。我们 希望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 动 ,让学
生深刻 认识 到,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 是 中华 民族 生生不 息 、发展壮大的不 竭动 力, 也是每 一个中国人 应该铭
5
记于 心、 实践于行 的 宝贵财 富。让我们 携手共 进,在 新 时代的 征程上 , 继续 传承和 弘扬 这 份 伟大的爱国情怀
和 民族 精神,为 实 现中华 民族 伟大 复兴 的中国 梦贡献自己 的力 量 。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分解
根据 《义 务 教 育 语文课 程标准( 2022 年版) 》,本单元教学设计 应围绕 以 下几 个方面展 开:
1. 文化 自 信 :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引导学生 认同 中华文化,了解中华 民族 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增强 对
中华优 秀 传统文化的理解和 认同 。
2. 语 言 运用 : 通过 朗 读、 背诵 、写作 等 多 种 语 言实践 活 动 ,提高学生的语 言 运用能力,特别 是 书面 表达
能力,学会用书信 等 书面 形 式 表达 个人情感和 观点 。
3. 思维 能力 : 通过分 析 文本中的人物 形象 、故事情 节 和 思想 内涵, 培 养学生的 联想想象 、分 析比较 、 归
纳判断等思维 能力。
4. 审美 创造: 引导学生 欣赏 古诗词和现代诗 歌 的语 言 美、意境美,感受文本中展现的英雄 主 义精神和爱
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审美 创造 力。
三、学情分析
(一)已知内容分析
四年级 的学生, 经 过 前几 个学 年 的学习与 积累 ,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语文 基础 和 阅 读能力。他们能够 初 步
理解文本内容,把 握 文 章 的大 致 意 思 , 同 时 也 能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 思想 感情。在古诗词方面,他们 已经
学习了不 少经 典篇 目 ,对古诗词的韵律、意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 在现代文 阅 读方面,他们 也接触 了 各种 类型
的文 章 , 如叙 事文、 说明 文、 议论 文 等 ,对文 章 的结 构 、 表达手 法 有了一定的 认识 。他们还学习过书信 等 书
6
面交流方式, 掌 握 了一定的写作 技 巧 。
这些 已 有的 知 识 和 技 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文提 供 了坚 实 的 基础 。在 此 基础上 ,教师 可 以引导学
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培 养他们的 阅 读 鉴 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 新 知 内容 主 要 包 括 三个方面 : 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体会近现代历史人物
的高尚 品质 和崇高精神,以及运用书信 等 书面 形 式进 行表达 和交流。这些内容对 于四年级 学生来 说 ,既有一
定的 挑 战性 , 也 充满 了 吸 引力。
在古诗词方面,学生 将 进一步学习具有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的篇 目 。这些古诗词不仅韵律优美、意境深
远,而且蕴含 着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 民族 精神。通过学习,学生 可 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 民族 的历史和文化,
增强民族自 豪感和爱国情感。他们还 可 以学习到古诗词中 常 用的 表达手 法 和 修辞 手 法 ,提高 自己 的诗词 鉴 赏
能力和 创 作能力。
在近现代历史人物方面,学生 将 通过 阅 读 相关 文本,了解历史人物的高尚 品质 和崇高精神。这些历史人
物 或 为 民族 独 立 、人 民 解 放 而 奋斗 , 或 为 科 学文化、教 育 事 业 而 献 身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 将 激 励 学生 树立正
确 的 价值观 和人生 观 , 培 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 社 会责任感。
在书面 表达 和交流方面,学生 将 学习运用书信 等 书面 形 式进 行表达 和交流。书信作为一 种 传统的书面交
流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 价值 。通过学习书信的写作方 法 和 技 巧 ,学生 可 以提高 自己 的书面 表达 能力,更
好 地与他人进 行沟 通和交流。他们还 可 以通过书信 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 思想 , 增 进与他人之 间 的了解和 友 谊 。
7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四年级 的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 较强 的 自主 学习能力和合作 探究 能力。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 下主动思考 、 积
极 发 言 ,提出 自己 的 见 解和 看法 。他们 也 乐 于 与他人进 行 合作和 探究 , 共同 解 决 问 题。这 种自主 学习和合作
探究 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 供 了有力的 支持 。
在课 堂 活 动 中,学生 喜欢 通过 小 组讨论 、 角色扮 演等 互 动 方式 参 与课 堂 活 动 。这些 互 动 方式不仅 可 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和 积 极 性 ,还 可 以 培 养他们的 团队 合作精神和 创新 能力。学生 也 乐 于 展 示 自己 的学习 成果 ,
希望 得 到教师和 同 学的 认 可 和 赞扬 。这 种 展 示欲 望 可 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 力和学习 热 情。
(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 程 中 可 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教师 可 以 采 取 以 下 策 略进 行 突破 :
1. 情境 创 设 : 通过 创 设与文本内容 相关 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和 积 极 性 。教师 可 以 利 用多 媒 体 等
教学 手 段, 将 文本内容生 动 地 呈 现在学生面 前 ,让他们 仿佛置身 于 文本所 描 述的 场景 之中。这样不仅 可 以 帮
助 学生更 好 地理解文本内容,还 可 以激发他们的 想象 力和 创造 力。
2. 引导提 问 :鼓励 学生 自主 提 问 、合作 探究 。教师 可 以引导学生 针 对文本内容提出 自己 的 问 题和 看法 ,
并 组织 学生进 行 小 组讨论 和合作 探究 。通过这 种 方式,学生 可 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同 时 也 可 以 培 养
他们的 思维 能力和 问 题解 决 能力。在 探究 过 程 中,教师 要 及时 给予指 导和 反馈 , 帮助 学生 突破 思维 瓶颈 。
3. 分 层 教学 : 针 对不 同 层 次 的学生 制 定不 同 的教学 目标 和教学 策 略。教师 可 以 根据 学生的 实 际情 况 和学
习能力, 将 他们分为不 同 的 层 次 ,并 针 对不 同 层 次 的学生 制 定 相应 的教学 目标 和教学 策 略。这样 可 以 确 保 每
8
个学生 都 能在 原 有 基础上 得 到提高和发展, 避免 一 刀 切 的教学方式导 致 部分学生 无 法跟 上 教学进度。
4. 多元化 评 价: 采 用多元化的 评 价 方式,全面 评 价 学生的学习 成果 。教师 可 以结合课 堂 表 现、作 业完 成
情 况 、 小 组讨论成果等 多个方面来 评 价 学生的学习 成果 。还 可 以 鼓励 学生进 行自 我 评 价 和 互评 ,让他们更加
客 观 地了解 自己 的学习情 况 和不 足 之 处 。这 种 多元化的 评 价 方式 可 以更加全面地 反映 学生的学习情 况 ,为教
师的教学提 供 有力的 支持 。
5. 家 校 合作 : 加 强 与家 长 的 沟 通和合作, 共同关 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 可 以定 期 与家 长 进 行沟 通,
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 况 和生活 状况 ,并及时 向 家 长 反馈 学生在学 校 的 表 现。还 可 以 邀请 家 长 参 与学 校 的
教学活 动 , 共同关 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 种 家 校 合作的方式 可 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 ,为教师
的教学提 供 更加 准确 的 依 据 。
针 对 四年级 学生的学情分 析 ,我们 可 以 看 到他们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语文 基础 和 阅 读能力, 但 同 时 也 面 临
着 新 的 挑 战 和 机 遇 。在教学过 程 中,教师 需要充 分了解学生的 已 知 内容和 新 知 内容,分 析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
可 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并 采 取 有 效 的 策 略进 行 突破 。通过情境 创 设、引导提 问 、分 层 教学、多元化 评 价 以及
家 校 合作 等 方式,我们 可 以更 好 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和 积 极 性 , 帮助 他们更 好 地理解和 掌 握新 知 内容,提
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 综 合能力。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本单元的大 主 题 或 大 概 念设计为 “ 爱国情怀与 民族 精神 ”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 将 深刻理解中华 民
族自 古以来 就 具有的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 认识 到这些精神在个人 成长 和国家发展中的重 要 作用。他们还 将
9
学会运用多 种 语 言实践 活 动 来 表达自己 的爱国情感和 民族 精神。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知 识 与 技 能 : 学生能够 正确 流 利 地 朗 读并 背诵 《古诗三首》,理解诗 歌 中的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 ; 能够
概括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难忘的一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的 主 要 内容,体会
其 中蕴含的 思想 感情 ; 掌 握 书信的 基 本 格 式和写作 技 巧 ,能够独 立 完 成 一篇 符 合 要求 的书信习作。
1. 过 程 与方 法 : 通过 朗 读、 讨论 、写作 等 多 种 语 言实践 活 动 ,提高学生的语 言 运用能力和 思维 能力 ; 通
过 小 组 合作 探究 等 方式, 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 和 团队 精神。
2. 情感 态 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 民族自 豪感, 增强 他们对国家 未 来的责任感和 使 命感 ; 引
导学生 树立 崇高的理 想 和信念,为 实 现中华 民族 的伟大 复兴 而 努 力 奋斗 。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1. 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 通过 反 复朗 读、 讨论 交流 等 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 其 中蕴含的
思想 感情和 民族 精神。
2. 掌 握 书信写作 技 巧: 通过讲解 示范 、 练 习 修改 等 方式, 帮助 学生 掌 握 书信的 基 本 格 式和写作 技 巧 ,提
高他们的书面 表达 能力。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1. 古诗词意境的把 握: 由 于 古诗词语 言 简 练 、意境深远,学生在理解过 程 中 可 能会 遇 到 困 难。教师 需要
运用多 种 教学 手 段和方 法 , 帮助 学生把 握 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 书信写作的 真 实性 与情感 性: 书信写作 要求 学生能够 真 实 地 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 观点 。 然 而, 由 于 学生
10
的 年 龄 和生活 经 验有 限 ,他们 可 能在写作过 程 中难以 做 到 真 实性 和情感 性 的统一。 因此 ,教师 需要 引导学生
关 注生活、 关 注内心, 鼓励 他们 表达自己 的 真 实 感受和情感。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 整 体教学 思 路 以 “ 爱国情怀与 民族 精神 ” 为 主线 ,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 动 ,让学生在学习
的过 程 中深刻体会到爱国情怀与 民族 精神的重 要 性 ,激发他们的爱国 热 情, 培 养他们的 民族自 豪感。以 下是
对本单元 整 体教学 思 路 的 详 细 阐 述 :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点燃爱国情怀
导入 新 课 是 教学的 第 一步, 也是 至 关 重 要 的一步。在这一 阶 段,我们 将 通过 播 放相关 视频 、讲述历史故
事 等 方式, 将 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 民族 的 辉煌 。 例 如 ,我们 可 以 播 放
一些 反映 民族 英雄事迹的 纪录片 , 或 者 讲述一些 鲜 为人 知 的历史故事,以 此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 趣和 积 极 性 。
我们 也 可 以引导学生 思考 这些历史事 件 和人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和 民族 精神,为 接下 来的学习 做好铺垫 。
初读课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大意
在 初 读课文 阶 段,我们 鼓励 学生 自主阅 读课文 或 古诗词内容, 初 步了解文本大意和 主 要 人物 形象 。这一
过 程 中,学生 可 以 自 由 发 挥 ,用 自己 的语 言 来 概括 文本的 主 要 内容, 描 述 主 要 人物的 形象 特 征 。通过这样的
方式,学生 可 以 培 养 自己 的 阅 读能力和 概括 能力, 同 时 也 可 以对文本有一个 初 步的了解和感 知 。
精读感悟:深入研读,体会思想感情
精读感 悟是 教学的 核 心 环 节 。在这一 阶 段,我们 将 引导学生深入 研 读文本内容,通过 朗 读、 讨论 、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