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课文:24 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2024年7月2911:18:15发布者:gggyyy 68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4628字
第1页

第2页

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课文:24 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

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反思

[优秀获奖作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说出风娃娃在田野、河边和广场上的行为及其后果。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本课中的新词汇进行表达,如“断断续续”、“无影无踪”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风娃娃的行为及其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风娃娃的行为对错,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理解做事要考虑后果,不可盲目行动。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风娃娃在不同场合的行为及其影响。

2

正确运用新词汇,进行准确的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风娃娃的行为中总结出做事要考虑后果的道理。

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24 风娃娃》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了风娃娃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有着乐于助人的好心,但由

于缺乏思考和判断力,最终做了一些适得其反的事情。文章通过风娃娃的经历,教育孩子们做事要考虑后果,不可盲目行动。

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风娃娃的行为及其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责任感。

五、学情分析

1. 学生基础能力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在阅读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

汉字,能够自主阅读短文并理解其基本大意。这一基础为他们深入学习《课文:24 风娃娃》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有一定

情节复杂性和深层含义的童话故事,如分析风娃娃在不同场景中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分

能力 临挑战

在语言表达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用 完整 子表达自己的 法,但他们的语言组 能力和词汇量

。在《课文:24 风娃娃》的教学中,将 鼓励 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 式, 更加 准确、生动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这

是教学目标 一, 检验 他们基础能力的重要 途径

为了进一 学生的基础能力,教学过程中将 多样化 的教学 手段 ,如分 阅读、 关键 词标注、情境 模拟 等,引导

学生 逐步 深入理解文本, 增强 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定期的复习和 习, 巩固 学生的识字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

后续的语文学习 打下坚 实的基础。

2. 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 物充满 ,他们 喜欢 富有 象力和趣 性的童话故事。《课文:24 风娃娃》 其生动的

情节和 鲜明 的角色 象, 合了孩子们的 审美 和兴趣点。风娃娃这一 既亲切又 富有 神秘 感,能够迅速 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 索欲

在教学过程中, 们可 以充 分利用学生的这一 点,通过生动的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多种形 式, 学生在 轻松

愉快 氛围 中学习。 如,可 以邀请 学生分 扮演风娃娃、 船工 、孩子等角色,通过 模拟 情境的方式 现课文内容, 学生

亲身体验 故事的乐趣,从 而更加 深入 理解故事 所蕴 含的道理。

为了 保持 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一些与课文相 的课 知识 活动,如 制作 风娃娃的 手工模型 编写

风娃娃相 的小故事等, 学生在动 巩固所 学知识, 展他们的思维 空间

3. 学生学习难点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说,《课文:24 风娃娃》中的新词汇和复杂 式可能 会构 成一定的学习难点。 如,“ 翻起

总页数:6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