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服务业创新发展与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
摘要: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宽了交易渠道、缩短了交易时
间,提升了交易效率,其对于服务业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这一
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业必须进行创新。本文立足于“互联网 + ”服务业发展现
状,从信息化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具体的研究模型,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理
论知识就服务业创新发展与信息化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且
有针对性提出“互联网 + ”背景下服务业创新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 ”;服务业;创新发展;信息化
引言
服务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与世界经济接轨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
发展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升级,在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报告中,“互联
网 + ”行动计划首次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因此未来的服务业发展必须要
深度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产业化集成,以片连
面,真正形成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中国经济新态势。在“互联网 + ”环境
下,服务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如何实现信息化水平研究,如何打造自身的核
心竞争力,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深圳、
杭州、广州等地 32 家服务性企业进行调查,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理论分析创新
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研究方法之间联系,并结合分析结果为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
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 + ”服务业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为广
大用户提供低廉、高质的服务。作为现代服务性产业与信息化产业的融合体,
“互联网 + ”服务业在突出服务性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信息化水平。从产业链发
展模式来看,“互联网 + ”服务业充分依托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服务信
息的高速传递,降低中间成本,实现诸多产业联动、业务协同发展,因此其具备
高渗透性、高附加值性、可成长性以及高创新性等方面特点。与机械、 电气 、 钢铁
等传 统制 造型产业 不 同的是,“互联网 + ”服务业在创新模式上 存 在 较 大的 差异 ,
具体来 说 “互联网 + ”服务业创新 包括 技术创新、组 织 创新、 标准 创新 和商 业模
式创新。首 先 ,“互联网 + ”服务业创新 离不开 技术创新, 只 有实现技术创新,
才能够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利用 ICT 、 RFID 、 IDC 等现代化技术可以进一 步 优
化服务型产业的结构 布局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次,服务业作
为 密 集型产业,强调对于 人 的 管 理,因此服务创新的 投 入强调对服务性企业组
织 运作模式的 投 入,强调 人 力 资源投 入而 非物 质 资源投 入,以打造一 支 高运作
能 力、高素质的 精良 服务 队伍 。“互联网 + ”服务业创新在 整 合传 统 服务业产 品
与服务创新 内容 的基础上,更加强调“ 无 形产 品 ”的创新,突出过 程 性、创造性
无 形性的创新,因此这 种 创新模式其面对的服务 人群 更广, 能够解决 的问题 也
更多。 再 次, 标准 创新 也 是服务业创新的重要 内容 。技术 标准 、 管 理 标准 、服务 标
准 等行业、企业 标准 的创新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 尤 其是在“互联网 + ”
背景下,知识经济 迅 速成为经济发展的 主旋律 ,服务业 标准规范 、 统 一对于服务
业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 最后 ,对于服务业来 说 ,其本身基本上 不 生产“有形”
的 事 务产 品 ,更多地是提供“ 无 形”的产 品 服务,因此 商 业模式的创新 才 是关
系 到 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创新方式。 商 业模式的创新关系 到 服务型企业诸多服务要
素的运作方式、组 织 结构的 设 定、 盈 利 能 力的提升,并且 保证 企业 能够不断 适应
社会 发展, 不断增 强在 社会 上的影响力。
在 当 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生产 条件 的基础上,服务业的诸多生产要素在
当 前动力机 制 的影响下, 根据 知识有形性的逐渐加强 , 具体可以分为 内 部 商 业模
式创新 层, 中间技术 和标准层,外 部组 织 结构 层 等结构 层 次,并且各结构 层 次之
间并 不 是相互 独 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尤 其是对于服务业来 说 ,其
组 织 结构 往往 是极为 清晰明 了的, 但 是在“互联网 + ”环境下,服务业与其 他 产
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服务业与 外 界其 他 产业之间并 不存 在 清楚 的界 限 ,
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在服务业发展中, 商 业模式的作用 毋庸 置 疑 ,其在
技术创新、组 织 创新、 标准 创新等创新模式方面发挥着核心 领导 作用。其动力机
制包括价 值 增 加、产 品 营 销和资源 配置。 价 值 增 加是 指 企业通过各 种 方式进行生
产要素的分配、组 织管 理模式的创新, 使得 企业现有的生产 资源 发挥出更大的 价
值,这其中 包括 经济 价 值、 社会价 值以及 科 技 价 值。产 品 营 销 作用于企业 价 值 增
加之 后 ,是企业利 润增 加的 主 要方式,产 品 营 销包括目标消费群 体的 直 接 销售 、
分渠道营 销 中的各级分 销商 以及合作 伙伴 等 内容 , 只 有同时具备 两种或 者 两种
以上的产 品 营 销 方式 才能够 促进企业长 久 发展;对于 当 前的 社会 来 说 ,发展是
不停歇 的,而 资源却 是有 限 的,而 资源 的这 种稀缺 性特点 使得任 何 社会个 体 都
必须通过 科 学有效的方式进行 资源 的高效 整 合利用, 根据最佳 的方式分配 到 相
应的利用,其中 稀缺资源包括人 力 资源 、 资金资源 、知识技术 资源 等。
二、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理论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接 受 调查的 32 家服务性企业的 资料 进行 整 合 后 分析, 不 同 类 型的服
务业其创新发展模式与信息化水平是 存 在 差异 的,针对这 些差异 ,本文通过查
阅 相关 资料 进行了如下 假设 。
假设 1 ( H1 ) : 本次调查的服务性企业 保护 互联网 门 户网 站 、 餐饮 、 金 融 保险
文化体 育 、 娱乐 业、 房 地产业等各 种类 型的企业,基本上 能够囊括当 前 主流 服务
业,并且 受 调查企业的 规 模大 小不 一,因此本次调查 能够 在一定 程 度上 反映 服
务业发展实 际情况 。
假设 2 ( H2 ) : 本次研究对于因为 语言 、文化、 制 度等带来的 差异予 以 忽略 。 当
前 随 着 全球 经济大融合时代的 到 来,多 种语言 、文化相互交 流 、相互 碰撞 , 再 加
上 全球 一体化进 程 的 不断 加快, 语言 、文化、 制 度等带来的 差异 对于服务业发展
影响力度有 限 。
假设 3 ( H3 ) : 设 定所有的服务企业基本上 能够 通过互联网 收 集 到 自 己 所 需
的信息,其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利用 受制 于企业的互联网信息水平。
(二)框架模型构建
在上文 假设 的基础上,构建下一 步 的研究分析模型。从 图 2.1 可以看出要研究
的创新模式与信息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创新模式 主 要通过技术创新、 标准 创新、
组 织 创新 和商 业模式创新体现,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组 织 建 设 水平、信息化基
础 设施 水平、信息 资源获取 水平、应用信息系 统 建 设 水平体现。
图 2.1 框架 模型
(三)典型相关分析理论
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 两 组变 量 之间 存 在的联系的 数 理 统 计与分析方法。 著名
经济 数 学家 Hotelling 于 1936 年首次提出了典型相关分析方法, 他将线 性代 数 中
关于多 元 变 量线 性相关的理论 延伸到两 组 复杂 变 量 的研究中。典型相关分析充分
运用 主 成分分析降 维 的 数 学分析理 念 ,从 两 组 复杂 变 量 中析 取 出 主 要变 量 ,其
且 满 足 两 组变 量 所提 取 的 主 成分相关系 数最 大 ,再 从同一 列 中提 取 各 主 成分之间
互 不 相关 ,最后 用 两列 分 别 提 取 的 主 成分相关性来 描述两列 变 量整 体的 线 性相关。
三、具体模型分析
(一)典型相关分析
在 典 型 相 关 分 析 理 论 中 , 我 们 假 设 两 组 线 性 变 量 为
,
是 两个存 在 线 性关系的 随 机
不确 定 向量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理论中的 主 成分降 维 分析的理 念 ,分 别 在 两 组
变 量 中析 取 出具有 能够 代 表向量 X 、 Y 的 综 合 向量
和
,并且 保证 这 两个
综 合 向量 与 原 来的 向量 X 、 Y 能够 构成 线 性组合,用 数 学 表 达式具体 表 现为 :
创新模式
信息化建 设 水平
技术创新
信息化组 织 建 设
水平
标准 创新
组 织 创新
商 业模式创新
信息化基础 设施
水平
信息 资源获取 水
平
应用信息系 统 建
设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