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浅议杂剧《看钱奴》和《一文钱》的艺术特点

2024年6月622:27:31发布者:视频作业论文全搞定 178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11287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浅议杂剧《看钱奴》和《一文钱》的艺术特点

目录

1

摘要....................................................................................................................................................4

引言....................................................................................................................................................5

一、元杂剧《看钱奴》与明杂剧《一文钱》的共性................................................................5

(一)现实性.................................................................................................................................5

(二)思想性.................................................................................................................................7

(三)艺术性.................................................................................................................................9

二、元杂剧《看钱奴》与明杂剧《一文钱》的个性.............................................................11

(一)故事的来源不同..............................................................................................................11

(二)杂剧结构不同..................................................................................................................12

(三)人物塑造及其表现的方法不同....................................................................................13

三、元杂剧《看钱奴》与明杂剧《一文钱》的现实及历史意义........................................14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摘 要

2

这就是元杂剧《看钱奴》和明杂剧《一文钱》中成功地塑造了“贾仁”与“卢

至”这两个典型人物,一个贪婪如“恶狼见肉”,一个悭吝似铁公鸡。虽然他俩

家财万贯,金银满盈,但视财如命、吝啬成鬼,最后落得人去财空的可耻又可笑

的下场。

通读两部杂剧,看到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同时也看到

了封建思想的流毒对人民的毒害,触目惊心。不仅在中国,外国的“守财奴”和

“吝啬鬼”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历历在目。从而使我们联想到世界经济大潮的今天

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和指导未来,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看钱奴》; 《一文钱》;特征;

引言

我国不同时代的戏剧文学作品都有其不同的体系和类型,既有“共性”,

又有“差异性”。其中,元代郑廷玉的《看钱奴》和明代徐复祚的《一文钱》都是

以塑造吝啬鬼见长的文学作品。故而,两者间就存在着异志中有同律、同质中有

异趣的可比性。

元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伎乐,并且酷爱戏曲,这也是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原

因它的歌舞、科白、故事等无不与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关系密切。郑廷玉正是这

种时代培养出来的杂居作家,一生创作过二十余部杂剧,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

3

但从仅存来看,其戏剧编写才能使非常高超的。尤其是他的讽 戏剧《看钱奴》

其人物 设定 主题呈 现、 风格 面在元杂剧中都 具代表性。

明代徐复祚是明代万历、天 启年 间重要的戏剧作家,《一文钱》 其仅存的

杂剧,又 《财 》,是我国讽 刺短 剧中的经典 作。故事的原型最 可以 追溯

至《 譬喻 经》中的“ 四姓名伊莉莎 ”一 ,但在 情节 上有 诸多变化

一、元杂剧《看钱奴》与明杂剧《一文钱》的共性

《看钱奴》和《一文钱》这两部杂剧 相隔 约近三百年 ,虽然它们不是一个

代的,但是,它们有 许多 共同的时代特征。通过两部杂剧的特征分 以比

认为 有如下 几点 共性:

现实性

众所周知 ,文学是以 反映 和刻 现实 为首 任务 。如 文学作品 有现实的

丰富内容 ,而 有一 些抽 概念那 很难 为好 的、 影响 的文学作品。 具

现实性就是人的 客观环境及社会 现象。

纵观 我国历史上, 任何 有生命的、 影响 的文学作品,都因 它们是

有现实性 现实意义的,两部杂剧就是如 。两部杂剧来 源于 现实生活,而

又高 现实生活,是 个时代 土壤 物。

两部杂剧事 两个 代,但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 人民的 性是一

是, 不过统治阶级表现的 手段略 有不同 了。

统治者不 深对人民剥削和压 ,尤其是对 汉族 人民的压

更为严 重。 族优秀 传统文 化遭 到了 重的 破坏 知识 社会 位低

些广 大的 知识 就与民间艺人 相结合 ,并 接受 他们的思想 影响 ,因

剧作家是在这 社会基础 上,与民间艺人密切 作,杂剧创作 便 繁荣

来了。元杂剧《看钱奴》就是在这个 背景 生的。

直接反映 现实是元代杂剧中最 思想 价值 的部分。

统治阶级 巩固 政权 采取 了以 程朱理 学的 提倡 八股 取士

举制度 。这是 限制 人民思想的 政策 。因 反八股 ,在明

优秀散 曲戏剧传 奇里 ,成 为反 封建思想的 进步内容 。到了万历时代的 末期 ,虽然

有了一 些发展 进步 ,但是,封建思想和 教思想的毒害,在 社会 上流传

十分 普遍 ,在人民思想上的 影响相 当深 。杂剧《一文钱》是在这个历史 背景

创作出来的。

4

总页数:11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