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金融
中
与俄罗斯
政策调整及其效应
摘 要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俄罗斯、东欧国家和中国采取了不同的
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样,转轨国家在金融
领域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金融改革。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扩大,转轨
国家金融体系转型的不同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过渡,
一个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最大的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下,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转型不断深化。在转型的过程中,全方
位的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的扩大,以及在国际分工的积极参与,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经过多年的金融改
革,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中俄改革路径
的分析,比较分析和研究了金融体系转型的方面及其效果,并提出
了未来金融体系转型国家制度安排的方向。
相比,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货币国际化改革,两国的
金融机构,得出安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提
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让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
化过程;明确财务职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因为人类
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始终是同时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将
促进金融、相互促进。
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金融政策,中央银行,人民币
China and the Russian financial policy adjustment and
its effect
ABSTRACT
Since the 1990 s, Russia,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has taken a different pattern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So, transition
countrie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financial reform started in a
different way.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China and Russia
are the two transitions, one on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Russia economic transition between
continued to deepe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ll-rou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fter years of financial reform, China and Russia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form path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aspec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its eff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irection natio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Compared to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of central bank's
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 refor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two
countries concluded that security,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central bank;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enminbi, make China a better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Clear financial function, better serve
the real econom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becaus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always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the real economy, the real
economy will promote financial and promote each other.
KEYWORDS : china, Russia, financial policy, the central bank, the
yuan
目
录
1 中俄两国金融政策调整的状况........................................1
1.1 中俄金融政策调整方式比较....................................1
1.2 俄罗斯金融政策调整的措施....................................2
1.3 中国金融政策调整的路径......................................2
2 中俄金融政策调整的绩效比较........................................4
2.1 本国货币国际化战略差异......................................4
2.2 金融机构货币的“财政化”....................................6
2.3 中央银行执行金融政策的权力及职能转换........................8
3 两国金融政策制度改革及政策调整的启示.............................10
3.1 本币国际化.................................................10
3.2 金融与实体经济.............................................11
3.3 中央银行定位...............................................12
参考文献...........................................................14
后 记...........................................................15
- i -
1
国金融
的
中俄两
政策调整
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自 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性的金融危
机持续延续,影响的深度和范围的广度都远超人们的预想。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
上两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是“金砖”四国之中两个重要的国家,有很多值
得探究的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着一国
的经济发展。中俄两国的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来最大限度地保证经济的 增
长 以及 怎么 合 理 地 使 用金融 资源 来最终实现经济的 可 持续发展是两国 需 要不断
去摸索 的。
1.1 中俄 金融 政策调整方式比较
20 世纪 末 ,中国和俄罗斯都 走 上了金融转轨的 道 路。在转轨过程中,中俄
两国不 管 是在 理论 上 还 是在 指导思 想上都是不同的, 所选 用的金融转轨方式 也
是 完 全不同的。在经济、金融体制的重建上,中国采取了 渐 进转轨模式, 而 俄罗
斯 则 采用了 激 进转轨模式。
渐 进的转轨模式是 指 在 暂 不 打破旧 体制的 前 提之下, 首先 对传统的计划经
济体制开始调整,通过 扶植新 的体制来 逐步 地实现体制的转变,来 使 市场在经
济的发展过程 当 中发 挥 更大的推动作用,并 且 最后实现市场对 资源配置 的基础
性作用。 渐 进的转轨模式 认 为经济转轨的过程应 当 是 逐步 的、 稳健 的、分 阶段 的,
这 种 模式的好 处 是 可 以 帮助减少 改革 所带 来的社会成本, 令 人们 逐步去承担 改
革 带 来的社会代 价 ;同时, 它认 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 长期 和 循序渐 进的过程,
不应 该刻意去追求 速度。在金融改革上, 由于 中国 运 用了 渐 进转轨的模式, 致使
新旧 两 种 体制并存,不 仅旧 体制的 弊端 不能 被迅 速 清除 ,同时 新 体制的 优势也
很 难充 分发 挥 出来, 种种 因 素致使 中国金融改革明显 落 后。
激 进的转轨模式是 指 经济转轨中采取的“ 休克疗法 ”。 激 进的转轨模式更 加
关注 经济转轨的终极目标, 它主张 在较 短 的时间 内 快速并 彻底 地 摧毁 计划经济
体制,并 且令 市场经济的制度 框架 快速建立,从 而 实现 由 计划 到 市场的一 步跨
越。俄罗斯 由于 采用了 激 进转轨模式, 所 以在比较 短暂 的时间 内就 快速 摆脱 了 旧
- 1 -
体制的 约束 ,并 且 有效建立 起 了金融体制来 顺 应市场化的 需求 。
1.2
金融
的
俄罗斯
政策调整
措施
俄罗斯的金融体制是在 前苏联 的金融 遗产 之上的。 前苏联曾 对 原 有的金融体
制实行了 部 分改革来 适 应 当 时的经济发展。在这个 新 的体制 当 中,俄罗斯对中央
银行的定位是 十 分模 糊 不 清 的, 专业 银行 受 的限制很多,同时 也没 有 把 金融市
场的存在考 虑 进 去 。1992 年,俄罗斯采取“ 休克疗法 ”的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快速转轨, 而 金融改革 则 成为模式中的重要 内容 之一,改革的 结 果是基 于
当 代 西 方的金融制度,建立以中央银行为 主导 ,同时,以 商业 银行为 主 体、多 种
金融机构并存的 局 面。
从银行体制改革来 讲 ,俄罗斯 冲破 了多年不变的 由 国家 垄 断一 切 的 单 一的
银行体制,实行中央银行和 商业 银行 共 同存在的 二级 银行体制。在这 种 银行体制
中,不同类 别 的银行的职能 可 以重 新被 界定和划分明明确,中央银行 被赋予 了
新 的 功 能和作用, 商业 银行 也获 得了 长足 的发展。在俄罗斯银行体制改革 当 中,
商业 银行的经 营趋于综 合化,这个 特点也日益 明显,银行 业 和实体经济开始互
相 渗透 。
从证 券 市场发展来 讲 ,证 券 市场在俄罗斯 可 以 说 经 历 了一个从 无到 有的过
程,并在这个过程中 规 模不断扩大。俄罗斯通过 法律法规 的制定为本国证 券 市场
的 创 立和发展提 供 了保 障 。同时,通过发行国家 债券弥补 预 算赤字 是俄罗斯国家
有 价 证 券 市场 履 行的一个重要职能。 另 外,存有 投资风险 的的 股票 市场得 到 了较
快的 甚至 是 迅 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俄罗斯 企业利 用有 价 证 券 市场融 资 ,通过
在国 内 外发行 股票 、 公司债券 及欧 洲债券 , 依靠股 权 或控股 的 形 式, 增加企业 财
务基础,国 内 的有 价 证 券 市场已经成为俄罗斯的 投资资 金的重要来 源 。
1.3
国金融
的
中
政策调整
路径
中国在金融改革上采取了 渐 进的转轨模式,并 且 金融改革一 直把 经济体制
改革作为 总 体目标。
首先 ,改革 单 一的银行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 包揽 一 切 银行 业 务的制度
使 中国人民银行 真正 成为“银行的银行”以及“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在 此 基
础上,建立 起 中央银行和 商业 银行并存的银行体制。 到 目 前 为 止 ,中国已经建立
起 了以中央银行作为 核心 ,以 商业 银行为 主 体, 各种 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并存
的金融体制。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