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摘要
很多人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一部分经济的支持,以及对
于妻子的情感付出。因此,一个家庭中父亲对于孩子的付出常常被看作是非直
接的,或者通过传导产生的。这种观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越来越多
的研究者开始反思这种观念的问题。父亲在一个家庭中占据的地位、身份和应
该担负的责任已经引起了研究者新的审视,父亲扮演的角色对于一个家庭下一
代的影响也成为当下社会一个有影响力的话题。对于父亲角色的研究在社会政
策上的重要性也被更多人所提及。因此本文通过探讨父亲角色影响幼儿社会发
展的因素以及父亲角色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找到父亲角色对幼儿的社
会性发展的影响,提出父亲如何正确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希望为父亲角色
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父亲角色;幼儿;社会性行发展
1
目录
绪论 ........................................................................................................................1
一、社会性发展的定义 ........................................................................................2
二、父亲角色影响幼儿社会发展的因素 ............................................................3
(一)教育的态度与教育方式 ....................................................................3
(二)家庭生活方式 ....................................................................................4
(三)家庭成员的构成 ................................................................................4
三、父亲角色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6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温床” ............................................................6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最初的“根基” ....................................................6
(三)影响幼儿的幼儿园社会学习 ............................................................6
四、父亲角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7
(一)对性别认知的影响 ............................................................................7
(二)对社会情感的影响 ............................................................................7
(三)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7
五、父亲正确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措施 ........................................................8
(一)树立正确的父亲意识 ........................................................................8
(二)结合幼儿特点参与社会帮助 ............................................................8
(三)父母分工产生正确家庭教育理念 ....................................................9
(四)付出时间与孩子相处 ........................................................................9
(五)培养孩子的性格爱好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2
绪论
幼儿的社会教育一直以来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幼儿的社会教育不仅
要涉及到教育学知识,也涉及到幼儿心理学和卫生学等专业性的知识。对于幼
儿的社会性发展,家长以及老师要将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发
展对象。首先要对幼儿进行一个健康心态的培养,其次,要促进幼儿与周围的
人际交往能力。人类的生活最重要的社会群体体现就是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主
要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作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家庭是儿童生活最熟悉最 安全
的 环境 ,也是儿童最 早 接 受 教育的 场 所,家长是儿童 走向 社会 化 的引导者,因
此家庭也是一个儿童 走向 社会 化 的 执 行者。幼儿在家庭中学习到了最 简单 的社
会知识,接 受 最 简单 的 技 能培养以及行为习 惯 培养和 道德约束 。不 少 研究 都 说
明 一个儿童的幼儿生活经 验 对一生的发展 都 会产生 深刻 的影响。 而 儿童在接 受
社会 化 的最有 利 的时 期 就是在 入 学 前 。 随 着儿童 走入 学 校 或幼儿园,家庭起到
的作用将会越来越 小 。儿童在接 受 教育时是 从 家庭到幼儿园的过 程 , 并且 儿童
有 较 长时间处在家庭生活中,因此,家庭教育能 够 对儿童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由于 我国近些年 的 计划 生育政策,当下的 大 多 数 家庭 都 为 独 生子 女 家庭。 随 着
经济的发展以及 物质条件 的 改变 ,幼儿生活在 物质条件 更 加丰富 的家庭中,因
此,儿童的身体素 质 和发育 比从前 有了更 大 的提 高 , 但 是 独 生子 女 家庭也会导
致儿童在 走向 社会人的过 程存 在一 些坎坷 。 大量调查表明 很多儿童在生长发育
过 程 中 都 会 存 在或多或 少 的性格发展或心理 形 成上的 缺陷 。 我们 不 禁 要提问为
何 物质条件 越来越 丰富 , 而 儿童的成长和心理 形 成上会出现 各 种问题。部分研
究者认为这种问题是在家庭影响中 逐步形 成的。父母作为孩子的 第 一任老师,
孩子在家庭这所学 校 中以及父母亲人这个 小型 社会 团 体中接 受 教育。因此,儿
童在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习 惯 会在成长过 程 中发展成 面 对 真 正社
会时的行为和态度。因此,通过研究现代家庭父亲对于儿童的教育特点, 笔 者
做 出了以下分 析 。
1
一、社会性发展的定义
社会性是 指 与人交往, 融入 社会所 需 的特点、 品质 。 它 是和 平 相处, 解决
矛盾 ,不 伤 人的 技巧 及 驾驭 或 掌握公共资源 的能力。社会性是 指自我 的认 同品
质 :一 只眼 看 他 人,一 只眼 看 自己 。社会性是 指适 应社会的能力。幼儿的社会
性发展主要体现在 自我 意识的发展, 表 现 形 式为 自我 认识,先认识 自己 身体的
各 个部分, 然后 知 道自己 的 名字 。对“ 我 ” 字 的 掌握 ; 自我 情感体 验 , 包括自
尊 , 自信 , 自我价值 感,成 功 感, 自我效 能感等等, 比 如 3 岁 孩子对 自己 能力
的认识和 自信 ,常要 求自己独 立 干 一 些事 情。 自我控制 与 调节 以及 自我管 理。
其次是社会认知的发展, 表 现 形 式为对 自我 的认知,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对 他
人的认知,对社会 环境 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
规范 的认知。 然后 是社会行为的发展, 表 现 形 式为亲社会行为, 包括 帮助、合
作、 共享 、 谦让 等行为。 攻击 性行为, 包括言语 和身体 侵犯 。社会 退缩 行为,
撒谎 行为, 嬉戏 行为, 告状 行为等等,这 些 社会行为不是 割裂 的, 而 是 互 相联
系的。 还 有就是社会 适 应能力的发展, 表 现 形 式是对新 环境 的 适 应能力,对 陌
生人的 适 应能力,对 同伴 交往的 适 应能力, 独 立 克服困难 、 解决 生活问题的能
力等。以及社会情绪情感的发展, 表 现 形 式有 依恋 感, 同 情心,责任感, 羞愧
感以及 各 种情绪的 表达 和 控制 。 各 种情绪 包括高兴 、生 气 、 伤 心等。最 后 是 道
德品质 的发展, 表 现 形 式为 道德 认知, 道德 行为习 惯 和 道德 情感。 我国 对于幼
儿社会性发展 目标 主要有:能主 动 地参与 各项 活 动 ,有 自信 心; 乐 意与人交往,
学习 互 助,合作和分 享 ,有 同 情心;理 解并遵守日 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 规
则 ; 能 努 力 做 好力所能及的 事 ,不 怕困难 ,有初 步 的责任感; 爱父母长 辈 、
老师和 同伴 ,爱 集 体、爱家 乡 、爱 祖国 等等。
2
二、父亲角色影响幼儿社会发展的因素
(一)教育的态度与教育方式
不 同 的家长对于如何教育孩子也有不 同 的看 法 。也就是不 同 的家长会用不
同 的教育方 法营造 出一个家庭的教育 氛 围,也会对孩子 未 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
不 同 的影响。 笔 者认为父亲在一个家庭中对于 夏 一 嗲 的教育态度主要有以下四
种类 型 ,分别为 权威 性、 独断型 、 娇纵型 和 忽 视 型 。
1. 权威 性。 权威 性的父亲对于家庭处于 掌控状 态,这种父亲对于孩子的成
长 保 持 积极乐 观的成长 状 态,能过及时反 馈 孩子的 需求 和行为, 愿 意 满足 孩子
的心 愿 ,能 够充 分 尊 重孩子的 独 立人格和 自尊 心,也 愿 意教 授 孩子的 批评 和建
议。 同 时在发现孩子的不 良 行为和 举动 时能 够 及时提出, 指 导孩子及时 改 正。
权威 性的教育方式有很 高 的 控制欲 , 但 是在情感上能 够营造 一种温 暖 的情感和
永远 接 纳 的教育方 法 , 使 孩子在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上产生 积极 的 信号 ,通过 权
威 性教育方式,能 够使 孩子有更 独 立的心态和成长, 独 立性 高 的孩子也能在 遇
事 时有 自己 的 想法 ,能过更 果断勇敢 ,通过 自己 思考 努 力来 解决事 情,有更好
的人际交往能力和 友善 的态度。
2. 独断型 。 虽然 发这类父亲有和上一种 权威型 父亲相 同 的特 征—极高 的 控
制 。 但 是这 两 种 控制 在情感上有很 大 的 区 别,首先 权威型 更 偏向 于温 暖 , 而独
断型 更 偏向 于 冷酷 。 独断型 的父亲常常在 面 对孩子时 倾向 于 拒绝 孩子的 请求 ,
对孩子的观点持 否 定态度, 并且忽 视孩子的 内 心 想法 和情感,这种父亲会在家
庭中 拥 有 绝 对的话 语权 , 并且 习 惯 性的 制 定 各 种 利 于 自己 情感的 规则 ,进 而约
束 孩子, 而 一 旦 孩子 没 有 遵守 这 些规则 , 独断型 父亲会 严厉 的 惩罚 孩子,这种
类 型 的产生往往是父亲 自 身性格 偏执 所导致的,因此也 缺少足够 的 耐 心来与孩
子 沟 通交 流 ,因此孩子在 遭受 多次 忽 视或 打击 时, 慢慢 就会养成 严 重 缺少自信
的性格, 遇事缺少 主 动 性和 承 担能力, 甚至胆小怕事 , 逃 避 责任, 同 时也 缺 乏
与人 良 好交 流 的能力,最 终 共 会导致 自 闭 的进一 步 扩 大 。
3. 骄 纵型 。 骄 纵型 父亲往往会 表达 出一种 溺 爱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孩子提
出 各 种要 求 时, 骄 纵型 父亲往往 选择 满足 孩子的要 求 ,这种 放 纵 的 满足 导致孩
子不 断 提出要 求 吗 , 甚至 觉得 犯 错 也不会 受 到 批评 。 骄 纵型 父亲对孩子 犯 错 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