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
部分,完善与发展这一制度对促进我国“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
四五”宏伟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
上,从新农合制度建设的意义、目前发展的现状对我国新农合的制度的主要情况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得出了新农合制度在补偿方案、资金筹集、服务规范、制度法律、监管机制、人才供
给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我国新农合制度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来“制定治疗科学保障机制、
建立合理资金筹集机制、强化医疗监管效率、加强医疗立法、保证人才供给等六个方面来强
化新农合制度建设。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问题;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
(一)新农合概念界定...................................3
(二)新农合制度的“新”...............................3
二、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建设意义..............................4
(一)有助于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城乡均衡发展.............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5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现状........................5
(一)“新农合”参保实现全覆盖.........................5
(二)农村医疗保障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6
(三)农村“看病难”问题得到很大改善...................6
四、新农合医疗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6
(一)制度补偿方案不尽科学合理.........................7
(二)新农合资金筹集机制不完善.........................7
(三)新农合定点机构服务不够规范.......................8
(四)新农合制度法律体系不健全.........................8
(五)新农合监管机制缺乏适应性运行.....................9
(六)基层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9
五、促进我国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的对策建议.................10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资金筹集机制................10
(二)强化新农合医疗监管,提高管理效率................11
(三)加快相关立法,确保新农合政策的稳定性............11
(四)加强新农合基层卫生人才的建设....................12
(五)加大农村卫生资源投入,提高卫生服务..............12
六、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和谐
社会的实现。但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卫生资源配置分配不均及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农民看病问题仍然困扰严重,这一定程度上不仅在提高农村身体健康水平有影响,而且也制
约了农村发展 [1] 。制度 自 2010 年 建成以来在大病 统 筹、医疗 互 助等方面效 果显著 ,但具体实
施过 程中并 非 是一 帆风顺 的, 它 也存在 着 一 些 问题, 阻碍 了 妨碍 了新型农村合作制度的 顺 利
实 施 , 因此 , 必须站 在制度 福祉 、新 时代需 要的 顶 层高度 认真 研究制度适应性的问题,并 按
照惠 农、利民的 角 度加以研究解决。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新农合概念界定
所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 指由 政 府 组 织 、 引导 、 支持 ,农民 自愿 参加,个人、集体
和政 府多 方筹资,以大病 统 筹 为 主的农民医疗 互 助 共济 制度。 采取 个人 缴费 、集体 扶持 和政
府 资助的方 式 筹集资金。这一制度是 由广 大农村 居 民 自己创造 的一项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其
目的是改善 多数 农民 因 病致贫、 因 病 返 贫”的社会现 象 。
(二)新农合制度的“新”
新农合的“新”主要体现在:在筹资方 式 上,实行的是个人 缴费 、集体 扶持 和政 府 资助
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同时 发 挥 了社会 群 体的 帮扶传带 作 用 。在管理机构上,新农合 采取 层 级
管理机制, 同时 发 挥 卫生、农 业 、 财 政、民政、 扶 贫等 联帮连带 和医疗 协调 的作 用 。在监 督
机制上,新农合发 挥群众 、人民 代表 大会、 审计 等部 门 的 联 合监管作 用 ,全面 落 实资金 联防
联 管 职责 , 同时 在政策上 按照 规定的 比例 实 施缴费 和 报销 ,强化 费用 的 使用 和管理 [2] 。
二、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建设意义
(一)有助于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长期 以来,我国 逐渐形 成了城乡有 别 的二元 经济 结构,城乡医疗资源分 布明显 不均衡,
占 全国 70 % 的农村人 口拥 有的卫生资源仅 占 20 % ,而 占 人 口总数 30 % 的城 市居 民 却享 有我国
80 % 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在城乡分配的不均衡,严重影响 着 卫生资源分配的 公 平性。实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 就 是集中 多 方面的资源, 共同抵御疾 病 风险 [3] 。这在一定程度上
可 以 减少 农民对医疗 费用 的 支 出,有效 避免因 病 返 贫现 象 的发生,从而 逐步 消除农村贫困的
根源, 优 化城乡二元 布局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任 务的提出 彰显 了我国政 府 在 承担公共责任 方面的 能力 。 特别 是在
农村卫生 领域 建设方面, 自 从 2006 年开始 到 2019 的 13 年间 ,国 家 对农村 公共事业 的投入和
扶持力 度 每年 都在不 断 加大,而且这个 力 度会不 断持久 下 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卓 然 已
变 成农民不 可或 缺的基本制度, 由此可见 ,新型 衣 村合作医疗制度 业 也 已 成 为 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 时代 伟大 复兴 的重要 指 标以及 之 一是提高全民 族 的健康素质,
而农村 公共 医疗卫生 事业 的发展也是衡量社会 经济 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必备条件 ,不
断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直接 关系到 广 大农村的健康利 益 ,对于加快建立农村 经济协
调 发展的新机制, 缩 小城乡差 别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
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现状
(一)“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参保农民的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随着 筹资水平的不 断 提高,新农合保障 能力逐步增 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 积极 性有很
大提高、 信心 也 日益增 强。 截至 2019 年 ,全国 共 有 2862 个 县级别 的行政 区域 实 施 了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国新农合参保人 数 8.02 亿 人,参合率 为 99 % ;新农合 试 点 至今 (2019
年 ),全国 累计已 有 62 亿 人 次享 受到新农合补偿, 报销 资金 总额达 8137 亿 元。新型农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