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 年广州市初三一模化学汇编
科学探究题
一、科学探究题
1 .( 2023· 广东广州 · 从化区中考一模)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1) 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一“侯氏制碱法”
“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NH 4 Cl ),再加热碳酸氢钠即
可制得纯碱。
① 纯碱属于 ______ (填“酸”、“碱”或“盐”)。
② 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 ______ (填标号)。
A . Cl 2 B . NH 3 C . SO 2 D . CO 2
(2)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 Na 2 CO 3 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资料 1 :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OH -
资料 2 : Na 2 CO 3 在水中全部解离出 Na + 和
。
资料 3 : CaCl 2 溶液呈中性 Ca 2+ 、 Cl - 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猜想一: H 2 O 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 OH - ,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 Na + 与 H 2 O 作用,产生较多的 OH - ,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
论
实验 1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 2 滴酚酞溶
液。
溶液无明显变
化
猜想一
不成立
2
实验 2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NaCl 溶液,滴入 2 滴酚酞
溶液。
______
猜想二
不成立
实验 3 :步骤 1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Na 2 CO 3 溶液,滴入
2 滴酚酞溶液。步骤 2 :往步骤 1 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CaCl 2
溶液至过量
溶液由无色变
红色 ______
猜想三
成立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溶液中一部分的
和 H 2 O 作用,产生较多的 OH -
【拓展与延伸】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 Na 2 CO 3 溶液中含有的阴离
子是 ______ 。
(3) 任务三:测定纯碱样品中 Na 2 CO 3 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取 25g 纯碱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 CaCl 2 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
体 20g ,则样品含 Na 2 CO 3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2 .( 2023· 广东广州 · 从化区中考一模)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 小嘉同学用 15% 的 H 2 O 2 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现,若注入 H 2 O 2 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请你帮小嘉从如
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 O 2 发生装置,要求能解决上述问题, 需 要用到的仪器有 哪些? ______ (填标号)。
(2) 小明同学用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 减 小反应速 率 , 他先 向 该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50g 水,
求 稀 释 后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
(3) 某小组同学研究 3g 大 理 石 与 稀 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受哪些 因 素 影响, 该 小组的实验 设计 和数 据记录 如 下表 。
实验 编 号
稀 盐酸的体 积
稀 盐酸的质量分
数
大 理 石 的 形状
二氧化碳的体 积 /mL
实验 1
20mL
5%
块状
28.3
3
实验 2
20mL
5%
粉末
46.8
实验 3
20mL
10%
块状
58.7
实验 4
20mL
10%
粉末
丢失
① 写 出 大 理 石 与 稀 盐酸反应生成 CO 2 气体的化学方 程 式 ______ 。
② 该 小组研究了 哪些 因 素 对反应快 慢 的影响 ? ______ 。
③ 为了分析 浓 度对反应快 慢 的影响,可对 比表 中实验 ______ (填标号)。
A . 1 和 3 B . 2 和 3 C . 1 和 2 D . 3 和 4
④ 由于没有 及 时 记录 数 据 , 导致第④ 组实验数 据丢失 ,你 认 为合理的数 据 是 ______ (填标号)。
A . 45.7 B . 54.7 C . 95.4
⑤ 下表 是某同学实验过 程 中的数 据 。
时 段 / 秒
0 ~ 30
30
60
﹣
60 ~
90
90 ~ 120
120 ~ 150
150
180
﹣
CO 2 的体 积 /mL
8.1
20.2
11.9
9.6
7.6
6.1
由上述 表格 可知,从 第 60 秒 开 始 反应的速 率减慢 , 其 原因是 ______ 。
(4) 某兴趣小组在老师 指导下继续 探究了 浓 盐酸与 大 理 石 的反应, 并 用 pH 传感 器测得 下 图 烧杯 中溶液的 pH 随通 入气体时 间
的变化 曲线 。请 回答下列 问题:
① AB
段 pH 几乎 不变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② BC
段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主要有 ______ 。
3 .( 2023· 广东广州 · 南沙 区中考一模)为了探究影响 H 2 O 2 分解反应速 率 的因 素 , 借助 如图所 示 实验装置 ( 夹持 装置 略去 ) 进
行 实验 ( 水 浴 是利用热水 进行 加热 ) ,实验部分 设计 如 表 所 示 :
4
试验 编 号
①
②
③
④
催 化剂种 类
MnO 2
MnO 2
CuO
CuO
催 化剂的质量 /g
0.5
0.5
0.5
0.5
5 % 的 H 2 O 2 溶液体 积 /mL
40
X
40
40
水 浴温 度
20
80
20
80
……
……
……
……
……
(1) 仪器 A 的 名称 是 ___________ 。
(2) 该 小组研究了 哪些 因 素 对反应快 慢 的影响 ___________ 。
(3) 实验 ③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是 ___________ 。
(4) 实验②应加入 5% 的 H 2 O 2 溶液体 积 X 为 ___________mL 。
(5) 在 四个 实验中,可 通 过测定 ___________ 来比 较 H 2 O 2 分解反应速 率 的 大 小。
(6) 实验②中水 浴温 度控制在 80℃ 时,测定的反应速 率比真 实 值偏大 , 其 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填标号 ) 。
A .仪器 A 内 气体 受 热 膨胀
B . 温 度较 高 ,水蒸发较快, 导致 氧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
C .生成 更 多的氧气
(7) 实验 ④ 反应结 束后 , 弃去 仪器 A 中的上 层清 液,再向仪器 A 中加入过量 稀硫 酸, 充 分 振荡 ,可 观察 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__ 。
4 .( 2023· 广东广州 · 南沙 区中考一模) 随着世界人口 的 增长 , 人类 对 农 产品 需 求量 增大 , 增施 化 肥 逐 渐 成为 农 产品 增 产的
最 有 力措施 。
Ⅰ : NH 4 HCO 3 、 NH 4 Cl 、 K 2 SO 4 、 KCl 都 是 常见 的化 肥 。有一 包 用 剩 的 肥 料,可能含有上述 四 种化 肥 中的一种或 几 种,为 确 定
5
其 成分, 进行 了如 下 实验:
【实验 1 】
(1) 取 少 量 肥 料样品于研 钵 中,加入 少 量 熟石灰混 合研 磨 ,有 刺激 性气 味 ,则 该肥 料中一定含有的 营养元素 是 ___________( 填
元素符 号 ) 。
【实验 2 】
(2) 为 进 一步 确 定 肥 料样品的成分, 另外 取 少 量 肥 料样品 进行 实验:
① 产生 白 色 沉淀 A 的化学方 程 式为 ___________ 。
② 白 色 沉淀 B 是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
(3) 结合【实验 1 】、【实验 2 】, 关 于 该肥 料的成分可 以 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
(4) 步骤 Ⅰ ~Ⅲ 中,不 必 要 进行 的一项是步骤 ___________( 填“ Ⅰ ”或“ Ⅱ ”或“ Ⅲ ” ) 。
Ⅱ :
(5) 某 KNO 3 复 合 肥 中含有 K 2 CO 3 ,为测定 复 合 肥 中 KNO 3 的质量分数, 技术人员 取 1.84g 复 合 肥 ,向 其 中加入过量的 稀 盐酸,
反应过 程 中生成气体质量 0.44g ,则 该 化 肥 中 KNO 3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
5 .( 2023· 广东广州 · 海珠 区中考一模)碱式碳酸 铜 【 Cu 2 (OH) 2 CO 3 】 常 用于 烟火 、 农药 、 饲 料等 行业 。
【查阅资料】
① Cu
2 (OH) 2 CO 3 的化学性质与 Cu(OH) 2 和 CuCO 3 混 合 物 的性质 相似 。
② Cu(OH)
2 受 热分解生成 CuO 和 H 2 O , CuCO 3 的化学性质和 CaCO 3 相似 。
③ Cu
2 (OH) 2 CO 3 是 翠绿 色、 难 溶于水的固体,酸性条件 下 不 稳 定。
(1) 预 测 Cu 2 (OH) 2 CO 3 的化学性质。
① 能与 _______( 填 物 质 类别 ) 反应,验 证预 测的实验操作与 预期 现象是:取 少 量 Cu 2 (OH) 2 CO 3 固体于试管中, _______ ,反应
的化学方 程 式为 _______ 。
② 具 有 _______ 性质,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为 _______ 。
(2) 探究 Cu 2 (OH) 2 CO 3 制备的 最佳 实验条件。
在一定 温 度 下 , 将 50mL , 8% 的 CuSO 4 溶液 缓慢 加入到一定体 积 、 5.3% 的 Na 2 CO 3 溶液中, 充 分反应 后 ,经过过滤、洗涤、
6
干燥得到一定量的固体。实验数 据及 实验现象如 下 :
序 号
CuSO 4 溶液体 积 /mL
Na 2 CO 3 溶液体 积 /mL
温 度 /
℃
反应 后 得到的固体 颜 色
a
50
60
60
蓝绿
b
50
60
70
翠绿
c
50
60
80
暗绿
d
50
70
70
蓝绿
e
50
50
x
蓝绿
① 为了使生成的 Cu 2 (OH) 2 CO 3 稳 定,实验过 程 中 需保持 反应体 系 的 pH_______7( 填“ <” 或“ >”) 。
a
② 、 b 、 c 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 。
③ 根据 实验数 据规律 , x 的数 值 是 _______ 。
6 .( 2023· 广东广州 · 番禺 区中考一模)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I :向钠离子质量分数 均 为 2% 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氯化钠溶液不变红,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变红。
Ⅱ :一 位 实验 员 在实验 室刚配 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后 , 突然接 到 紧急 任务离开, 几天后回 到实验 室才 发现没有 盖
上 瓶塞 。
(1) 你 认 为能使酚酞变红的 微粒 为 ______ 。
A . Na +
B . OH -
C .
或由
引发生成的 OH - 。
(2) 氢氧化钠变质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为 ______ 。溶液中的离子数量如 何 变化 ? ______ 。(填:不变、 减少 、 增
大 )
(3) 欲证 明有氢氧化钠变质为碳酸钠,同学 甲认 为可选择试剂 a : 稀 盐酸,同学 乙认 为可选择试剂 b ; 氯化 钡 溶液,你的 观点
是 ______ 。(单项选择题)
A .过量 稀 盐酸
7
B .过量氯化 钡 溶液
C .过量 稀 盐酸和氯化 钡 溶液 均 可 以
D .过量 稀 盐酸和氯化 钡 溶液 均 不可 以
(4) 同学 丙认 为氢氧化钠 只 有一部分变质为碳酸钠,溶液中 仍然 含有氢氧化钠, 他通 过 设计以下 实验 证 明 其 结论是 正确 的。
第 一步:取 少 量 待 测液,向 其 中加入过量的 ______ 溶液,过滤 ;
第 二步:向 以 上滤液中加入 ______ ,出现 ______ 的现象,则 丙 同学 观点正确 。
(5)100g 质量分数为 A% 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部分变质 后 ,同学 丁认 为 仍然 可 以通 过 设计 实验方案 计算 出 A 的数 值 , 其具 体的
实验方案如 下 :向变质 后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稀 盐酸,蒸发结 晶 ,洗涤,干燥,得到 5.85g 固体,从而可 以计算 出 A 的数 值 。
你 认 为是 否 可 以? ______ (填“可 以 ”或“不可 以 ”)。若不可 以 ,请 简 述理由,若可 以 ,则 写 出 A 的数 值 ______ 。
7 .( 2023· 广东广州 · 番禺 区中考一模) 草 酸 镍晶 体( NiC 2 O 4 ·2H 2 O ) 难 溶于水,可用于制 镍催 化剂。
【探究一】
某小组用 废镍催 化剂(主要成分含有 Ni , 还 含有 少 量的 Al 2 O 3 、 Fe )制备 草 酸 镍晶 体的部分实验流 程 如图 1 :
(1)“ 粉碎 ”的目的是 ______ 。
(2)“ 酸 浸 ”的目的是为了得到 NiSO 4 , 但 同时会生成 新 的 杂 质, 写 出生成 杂 质的化学反应方 程 式 ______ 、 ______ 。
(3)“ 一 系列 操作”主要是为了 除去 溶液中 铁元素 对应的离子和 ______ (填 写 离子 符 号)等。
(4) 保持其他 条件 相 同,在不同 温 度 下 对 废镍催 化剂 进行 “酸 浸 ”, 镍浸 出 率 ( 硫 酸 镍 的产 率 ) 随 时 间 变化如图 2 。从工 业 生
产和能 源 利用 率 的 角 度分析,“酸 浸 ”的 最 适 宜温 度与时 间 分 别 为 ______ (单项选择)。
A . 30℃ 、 30min
B . 90℃ 、 150min
C . 70℃ 、 120min
D . 90℃ 、 12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