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 化学方程式
课程要求
1.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 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3.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
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 化学式 来 表示化学反应 的式子,叫做化
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意
义
实例: C+O 2
点燃
===
==== CO 2
质的
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 C 和 O 2 ,生成物是 CO 2 ,反应条件
是点燃
量的
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 O 2
点燃
===
==== CO 2
12 ∶ 32
∶ 44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C+O 2
点燃
===
==== CO 2
1 ∶ 1
∶
1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木炭和氧气的反应为例: C+ O 2
点燃
===
==== CO 2
( 1 )按质的方面读: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 2 ) 按量的方
面读: 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 3 )按粒子的方面读: 每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 。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与步骤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 1 )必须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 2 )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 1 )写 ——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中间用 “——” 连接;
( 2 )配 —— 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 计量数 ,使左右两边原子的数目相等;
( 3 )注 —— 注明 化学反应的条件 ,标出 生成物的状态 ,并把 “——” 改成 “ = ” ;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 .定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2 .常用配平方法及步骤
方法名称
方法步骤
观察法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
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
H 2 O
+ Fe Fe 3 O 4 + H 2 [ 以 Fe 3 O 4 为出
发点 ]
4H 2 O +3Fe Fe 3 O 4 +H 2 [ 配平 O 和 Fe]
4H 2 O + 3Fe 高温
===
==== Fe 3 O 4 + 4H 2 [ 配平反应,并添加反应条件 ]
最小公倍数
法 ( 以 磷 在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
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方程式。
氧气中燃烧
为例 )
如 P+O 2 ——P 2 O 5 中的 O 的 最小公倍数 为 2×5=10 ,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
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其商就是该化学式前的 化学计量数 。
如 P 2 O 5 中含有 5 个 O 原子, P 2 O 5 的化学计量数为 10
5 = 2 ; O 2 中有 2 个 O 原子, O 2 的化
学 计 量 数 为 10
2 =5 ; 从 而 知 P 的 化 学 计 量 数 为 4 , 最 后 得 出 配 平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4P+5O 2 ——2P 2 O 5 ,并 注明反应条件 ,把短线改成 等号 ,即 4P+5O 2 点燃
===
====2P 2 O 5
奇数配偶法
( 以 氯 酸 钾
分解为例 )
首先选出反应式两边原子个数 一奇一偶 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若有几种元素在反应式
两边同时出现奇偶数时,从出现次数最多的那种元素开始, 将奇数配成偶数 。
然后,以该化学式和所配化学计量数为依据,找出其他化学式的 化学计量数 , 配平 化学
方程式。
如在 KClO 3 ——KCl+O 2 中,配平时应从氧元素开始,将 KClO 3 前配以 “2” ,然后,根据
已有
的化学计量数 “2” ,确定 KCl 的化学计量数也为 “2” , O 2 的化学计量数为 “3” ,即可得出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 3 ——2KCl+3O 2 ,注明反应条件,把 “——” 改为 “ = ” ,生成物 O 2
右边注明 “↑” 号,即 2KClO 3
MnO 2
───
───
△ 2KCl+3O 2 ↑
暂定分数分
配 法 ( 以 乙
炔在氧气中
燃烧为例 )
( 1 )先用反应式中含有多原子的化学式中的原子数,配平其他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数,
如在 C 2 H 2 +O 2
点燃
———→ CO 2 +H 2 O 反应中,配平 C 、 H 的原子数而得下式: C 2 H 2 +O 2
点燃
———→ 2CO 2 +H 2 O ;
( 2 )根据已配平的元素原子数,可用暂定分数化学计量数来确定未配平的元素的原子
数,如在上述反应中,把 O 2 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 5
2 ,即为 C 2 H 2 + 5
2 O 2
点燃
———→ 2CO 2 +H 2 O ;
( 3 )将反应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乘以暂定分数的分母,把 “——” 改为 “ = ” ,即为
2C 2 H 2 +5O 2
点燃
===
==== 4CO 2 +2H 2 O
1 . ( 2023 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S+O 2
点燃
===
==== SO 2
B . 2KMnO 4
△
==
=== K 2 MnO 4 +MnO 2 +O 2 ↑
C . 3CO+Fe 2 O 3 ===
==== 2Fe+3CO 2
D . CO 2 +Ca(OH) 2 = CaCO 3 ↓+H 2 O
【答案】 D
【解析】 A. 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S+O 2
点燃
===
==== SO 2 ,选项中化学方程式由于
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用标气体符号,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 4 △
==
=== K 2 MnO 4 +MnO 2 +O 2 ↑ ,选
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CO+Fe 2 O 3
高温
===
==== 2Fe+3CO 2 ,
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 2 +Ca(OH) 2 = CaCO 3 ↓+H 2 O ,故
选项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
2 . ( 2023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 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 2 SO 4 +2Al(OH) 3 = Al 2 (SO 4 ) 3 +6H 2 O
B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H 2 O 2
MnO 2
===
==== H 2 O+O 2 ↑
C .将铁丝浸入稀盐酸中: 2Fe+6HCl = 2FeCl 3 +3H 2 ↑
D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CaCO 3 +2CH 3 COOH = (CH 3 COO) 2 Ca+H 2 O+CO 2 ↑
【答案】 D
【解析】 A 、胃酸主要成分是 HCl ,所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 3HCl+Al(OH) 3 = AlCl 3 +3H 2 O ,书写错误;
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 2 O 2
MnO 2
===
==== 2H 2 O+O 2 ↑ ,书写错误;
C 、铁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 2 +H 2 ↑ ,书写错误;
D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CO 3 +2CH 3 COOH = (CH 3 COO) 2 Ca+H 2 O+CO 2 ↑ ,书写正确。
故选 D 。
3 . ( 2023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 工业上用 NO 生产 HNO 3 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②
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 2 +H 2 O=2HNO 3 +N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 NO 与 O 2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2
B .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 .理论上, O 2 、 H 2 O 足量可以将 NO 、 NO 2 全部转化为 HNO 3
D .工业上, 30kg NO 生产得到 42 kg HNO 3
【答案】 C
【解析】 A 、反应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2NO+O 2 =2NO 2 ,参加反应的 NO 与 O 2
的分子数之比为 2 : 1 ,选项错误;
B 、转化过程中,反应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有 0 变为 -2 ,选项错误;
C 、由图知,反应①②循环发生,故理论上 O 2 、 H 2 O 足量可以将 NO 、 NO 2 全部转化为 HNO 3 ,选项正确;
D 、由以上分析知, NO 全部转化为 HNO 3 ,硝酸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一氧化氮,则
NO~~ HNO 3
30
63
30kg
63kg
选项错误。故选 C 。
4 . ( 2023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3Fe+4H 2 O
高温
===
==== Fe 3 O 4 +4H 2
B . 3Fe+2O 2
点燃
===
==== Fe 3 O 4
C . 2Fe(OH) 3
△
==
=== Fe 2 O 3 +3H 2 O
D . Fe(OH) 3 +3HCl==2FeCl 3 +3H 2 O
【答案】 C
【解析】 A 、该反应不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不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D 、该反应不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5 . ( 2023 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 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A . 4Fe+3O 2
点燃
===
==== 2Fe 2 O 3
B . H 2 O 2
MnO 2
===
==== H 2 O+O 2 ↑
C . BaCl 2 +2NaOH = Ba(OH) 2 ↓++2NaCl
D . HCl+NaOH=NaCl+H 2 O
【答案】 D
【解析】 A 、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 2
点燃
===
==== Fe 3 O 4 ,选项化
学方程式中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 、过氧化氢在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H 2 O 2
MnO 2
===
==== 2H 2 O+O 2 ↑ ,选项化学方程式
配平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可知,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如果发生
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和水,那么,必有沉淀,但两者交换成分,出现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
没有沉淀生成,因此,该反应不发生,故不符合题意;
D 、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 2 O ,选项化学方程式
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
1 . (2023 年广州市广大附中中考一模 )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X+2O 2
点燃
===
==== 2CO 2 +2H 2 O ,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 2 H 4 O
B.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则有盐和水生成 的 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宏观与微观: CO 和 CO 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即可
【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