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关于文学的含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 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B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
C狭义的文学指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D富于文采是指不包括似乎不加修饰的简朴的语言形态。
答案是:D
2关于文学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
B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
C从文学写作和阅读进展到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中偶然的事情。
D文学理论指涉及有关文学的各种理性谈论。
答案是:A
3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关于口语媒介特点说明不准确的是( )。
A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
B方便保存
C真切生动
D 简便快捷
答案是:B
4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 )。
A传说中的炎黄时期
B 汉代
C大约 300年前的商代的甲骨文
D类人猿时期
答案是:
5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 )。
A刘勰的《文心雕龙》
B曹丕的《典论•论文》
C许慎的《说文解字》
D《尚书·尧典》
答案是:
多选题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 )和观众。
A作品
B艺术家
C情感
D语言
答案是:
2高雅文化文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即( )。
A社会关怀
B 高深难懂
C 语言形式创新
D个性化趣味
答案是:
3文本的基本特征有( )和开放性。
A语言系统
B阅读期待
C蕴藉
D表意
答案是:
4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口语媒介、( )和网络媒介五个阶段。
A印刷媒介
B实物媒介
C文字媒介
D大众媒介
答案是:
5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 )四个方面。
A 物质性
B 语境依托性
C 中介性
D涉义性
答案是:
简答题
1简述表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答案是:
2学习文学理论的主要途径
答案是:
3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
答案是:
4文学文本的五个层面
答案是:
5本题为论述题,每题20分。
一个当代作家要当众讲述一个故事,他可以选择使用哪些具体媒介?他该分别注意些什么?
答案是:
6文学的属性
答案是:
综合题
1阅读以下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3年7月,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火爆出圈,“罗刹海市”词条抖音播放量超15亿,相关讨论刷屏社交媒体,沉寂多年的刀郎回归网友视野。
《罗刹海市》是由刀郎作词、作曲,刀郎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3年7月19日,收录于专辑《山歌寥哉》中。
材料二:
《罗刹海市》取材于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同名文言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名叫马骥的秀才误入罗刹国,那是一个以丑为美的虚拟国度,越是丑的越能担任高管要职,尖锐地讽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风气和科举制度无法举贤任良的现象。
刀郎的歌词进行了二次改编,延续了蒲松龄作品中荒诞的精神,歌词中保留许多隐喻和反讽,颇具戏谑性。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刀郎版本的《罗刹海市》,选取角度非常巧妙,重新演绎也有一定深度,值得肯定。
材料三:
在音乐上,《罗刹海市》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靠山调”,但融合了西北民乐唱法和摇滚音乐。乐评人丁太升认为,《罗刹海市》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歌曲并不是针对单个音乐人,而是在针砭时弊,批判当下娱乐圈现状。
1你认为歌词是否属于文学文本?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答案是:
2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之间往往有文化互渗现象。刀郎版《罗刹海市》属于哪一类文化文本,是否存在文化互渗?请结合所学具体分析一下。
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