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的甲骨文是“
”,像二玉在器之型,这可以看出礼仪起源于( )。
A生产活动
B铸造活动
C祭祀活动
D观察活动
答案是:C
2( )行为是不文明的。
A喝完的饮料瓶放在车上,下车时扔进垃圾桶
B副驾不系安全带
C下车时先开一条缝,确认后方无人后再打开车门下车
D注意座位尊卑,请长辈或尊者先行上车
答案是:B
3公共交往入座时一般从座位的( )侧就座。
A左
B前
C右
D后
答案是:A
4女士在商务活动中,化妆宜化( )。
A浓妆
B淡妆
C不化妆
D舞台妆
答案是:
5在与人交往时,( )是礼仪的首要原则,是礼的核心和灵魂。
A尊重
B平等
C适度
D诚信
答案是:
6在介绍两人相识时,一般规矩是 ( )。
A先主后宾
B先卑后尊
C先尊后卑
D先女后男
答案是:
7下列符合女性办公室服饰要求的是( )。
A色彩不宜鲜艳
B追求个性
C吊带衫
D运动裤
答案是:
8下列配饰符合规范的是( )。
A轻柔的衣服可以搭配厚重的围巾
B厚重的衣服可以搭配轻柔的围巾
C男士在室内可以不脱帽
D女士在公共场合必须脱帽
答案是:
9社交场合初次与人见面或交谈时,双方应该注视对方的( )较为得体。
A头部
B双眉到鼻部的三角区域
C颈部
D上半身
答案是:
10乘坐自动扶梯,应靠( )站立,空出 ( )通道,以便有急事的人通行。
A右侧,左侧
B左侧,右侧
C中间,左右
D右侧,中间
答案是:
多选题
1礼仪的特征,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民族性
B复杂性
C多样性
D时代性
答案是: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 )、( )、( )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
A周公旦
B 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是:
3“话要看对象”指的是看“说话对象”的( )知识水平、心境等。
A性格
B职业
C年龄
D相貌
答案是:
4礼仪的原则有:( )
A尊敬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适度的原则
D诚信的原则
答案是:
5文明行走,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与他人相距不宜过近,以免发生碰撞
B一边走路,一边吃喝,并随手将包装扔在地上
C尾随残疾人,并指点嘲笑
D转弯时观察后方,确保安全
答案是:
6小李到医院探视生病的朋友,携带的礼品可以是 ( )。
AA.营养品
B鲜花
C蛋糕
D书刊
答案是:
7微笑三结合,主要指( )。
A与眼睛的结合
B与手势的结合
C与语言的结合
D与身体的结合
答案是:
8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礼仪,我们应做到( )。
A爱护公物
B助人为乐
C讲究诚信
D保护环境和资源
答案是:
9正式职业场合,女士的发型应( )。
A露出眉毛
B束发或盘发
C依据个人喜好可以染发
D若个人气质许可,披肩长发可增加个人魅力
答案是:
10在正式场合下,男士以西装为主,下列符合西装的要求的是( )。
A西装上衣袖长至腕部
B西裤裤线要清晰笔直
C裤脚前面要遮住鞋中央
D西裤后至鞋跟中央
答案是:
填空题
1全面介绍周朝礼仪制度的《 》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
答案是:
2约会就是人们预先约定的会晤。在社会交往中,能否 将直接关系到交往的效果。
答案是:
3礼学在先秦时已实现关键性变革,由秦汉迄于清代,皆循其轨迹而有所发展:秦汉至隋唐礼学的主体特征是 ,宋明时期礼学的主体特征是 ,清代礼学的主体特征是 。
答案是:
4谦称是一种谦卑的称谓称呼自己及亲属、下属,通过 来表示对对方的 。
答案是:
5护肤的步骤依次是: 、 、 。
答案是:
简答题
1材料分析题:
200年10月15日上午,郑州快速公交未来线路党支部组织党员走进站台和街区广场,宣传、倡导乘客市民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党员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来到陇海路工人路、花园路农业路等客流量大的主要BRT站点,手举宣传标语牌维持站台乘车秩序,帮扶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乘客乘车,引导乘客排队乘车,制止插队等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号召广大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按秩序依次上下车,积极维护文明和谐的乘车环境。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事件评析。
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