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故都的秋》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原文略) 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状态。 5.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_________的程度。 6.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7.“蓝朵”一词是__________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________。 8.“落蕊”的“蕊”字读音是( ) 9.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 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 12.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 13.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的样子”是_____的颜色。 14.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 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________。 15.“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________________。 16.用一个成语概括15题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___________ 17.“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分)
参考答案:
['1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因为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衬托北国秋天、秋味、秋色、秋景",'领略名花美酒",'看他赏透(或赏玩十足)",'作者对故都之秋怀恋故都之秋的迷人",'蓝色的花朵,因为作者以为蓝色的和白色的搭配为佳",'(ruǐ)",'指细腻、清闲、落寞",'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清闲",'北国之秋来得静,来得悲凉",'像橄榄又像鸽蛋淡绿微黄",'正是秋的全盛时期",'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相形见绌(或相形失色)",'作者对北国之秋无限依恋、爱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