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30.00元
电大之家提醒您:
请购买前,核对下面题目无误后再购买,电脑端按CTRL+F键进行核对题目,移动端通过顶部切换成“页内查”来核对题目;

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_()____
A变异系数(CV)
B标准差(s)
C方差(s2)
D极差(R)
E四分位间距
答案是:变异系数(CV)
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四格表检验
B四格表校正检验
Ct检验
DU检验
答案是:四格表检验
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最小
答案是: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下列关于个体变异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个体变异是生物体固有的
B个体变异是有规律的
C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小个体变异
D指标的分布类型反映的是个体的分布规律。
答案是: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小个体变异
两个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差别是指()
A两个样本率的差别
B两个样本率的标准误
C两个总体率的差别
D两个总体率的标准差
答案是:两个样本率的差别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答案是:变异系数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
B构成比
C定基比
D率
答案是:相对比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比
D百分位数
答案是:百分位数
调查某地居民 1600 人,得蛔虫感染率为 50%,则其总体率的 95%可信区间为 __()___。
A47.55~52.45%
B48.75~51.25%
C45~55%
D49.68~50.32%
E据此资料不可推知
答案是:47.55~52.45%
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四格表检验
B四格表校正检验
Ct检验
DU检验
答案是:
调查某地居民 1600 人,得蛔虫感染率为 50%,则其总体率的 95%可信区间为 _____。
A47.55~52.45%
B48.75~51.25%
C45~55%
D49.68~50.32%
E据此资料不可推知
答案是:
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
B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答案是: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 )差别的 t 检验,()___
At 值不变
Bt 值变小
Ct 值变大
Dt 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答案是:
以下不是χ2 检验的用途()
A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
B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
C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
D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E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答案是:
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 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 4.5/105,乙地为 3.8/105。因此可认为 _()____
A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
B甲地人群实际冠心病死亡率较乙地高
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
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
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
答案是:
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
B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答案是: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对资料的要求是()
A正态性、独立性、方差齐性
B资料具有代表性
C为定量资料
D以上均对
答案是:
实验设计的原则是()
A对照、随机、均衡
B随机、重复、均衡
C对照、重复、随机
D随机、重复、齐同
答案是:
7人血清滴度分别为1:2,1:4,1:8,1:16,1:32, 1:64,1:128,则平均滴度为()
A1:12.4
B1:8
C1:16
D1:8~1:16
答案是:
利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试验,以西替利嗪片组作为对照组,治疗28天后结果如下表,现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何种方法为优:( )
表1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组别 治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合计
左西替利嗪片组 49 8 5 2 64
西替利嗪片组 44 10 9 3 66
A卡方检验
B成组t检验
Cu检验
D秩和检验
答案是:
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答案是:
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所有分布形式
B负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答案是:
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A和B均不是
DA和B均是
答案是: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答案是:
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数据的离散程度
答案是:
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答案是: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答案是:
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答案是:
以下__()___不属于定量资料
A体块指数(体重/身高 2)
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细胞突变率(%)
D中性核细胞百分比(%)
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
答案是:
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A平均数
B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答案是:
在某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临床随访研究中, 不属于截尾数据的是__()___
A随访对象死于其它疾病
B随访对象因在随访期间移民出国
C随访对象因严重付作用未能完成治疗
D随访对象到研究结束时仍未死亡
E随访对象失去联络
答案是: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A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B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
C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D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
E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
答案是:
根据样本算得两个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相关系数 r,经 t 检验,P<0.01,可认为__()___
AX 与 Y 间相关密切
B总体相关系数ρ=1
C总体相关系数ρ=0
D总体相关系数ρ≠0
E总体相关系数ρ>0
答案是:
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tr>tb
Btr<tb
Ctr= t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答案是:
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所有分布形式
B负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答案是: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答案是: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比
D百分位数
答案是:
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答案是:
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A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C由于P值太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D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答案是:
将 90 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 A、B 和 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____
A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 t 检验
B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
C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 t 检验方差分析
D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E以上都不对
答案是:
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
A在已知 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 B 药好或相等时, 可选单侧检验
B检验水准定得越小, 犯 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C检验效能 1-定得越小, 犯 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DP 值越小, 越有理由拒绝 H0
E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
答案是:
根据某地 6 至 16 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 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 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是: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答案是:
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A和B均不是
DA和B均是
答案是:
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数据的离散程度
答案是:
与实验相比,_()______________
A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控制更为严格
B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
C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D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则
E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
答案是:
不适宜用 Poisson分布描述的实例是_()___
A广深高速公路一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分布
B每毫升水样品中大肠杆菌数分布
C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放射出质点数分布
D单位空间中某些昆虫数分布
E一定人群中乙型肝炎病人数分布
答案是:
四个率的比较的卡方检验,P值小于0.01,则结论为()
A四个总体率均不相等
B四个样本率均不相等;
C四个总体率之间肯定不等或不全相等
D四个总体率之间不等或不全相等
答案是:
现时寿命表的期望寿命_()___
A受人群数量的影
B不能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
C受人口年龄别构成的影响
D是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反映
E是死亡年龄的平均数
答案是:
在两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 0,3,7,14,32,对照组的观察植为0,0,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 _()_____
A1; 2;3
B3; 1.5;1.5
C2; 2;2
D1; 2.5;2.5
E不参加编秩
答案是:
要研究四种不同血型的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否不同,采用多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构建一个4行2列的R*C表后,其卡方值的自由度为()
A8
B1
C3
D跟样本含量有关
答案是:
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_()__所犯的错误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
答案是:
对药物半衰期较长的某药作不同剂量疗效的临床试验,以下_()____设计不适宜
A配对设计
B完全随机设计
C交叉设计
D配伍组设计
E以上设计都不合适
答案是:
关于频数表的制作, 以下_()____论述是正确的
A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
B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
C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
D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
E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
答案是:
以下_____不属于定量资料
A体块指数(体重/身高 2)
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细胞突变率(%)
D中性核细胞百分比(%)
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
答案是:
从 μ到μ+1.96s 范围外左右两则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
A2.5%
B95%
C5.0%
D99%
E52.5%
答案是:
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_()__
A有效率为 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E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
答案是:
以下不是χ2 检验的用途
A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
B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
C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
D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E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答案是:
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___所犯的错误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
答案是: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A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B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
C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D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
E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
答案是:
与实验相比,_______________
A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控制更为严格
B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
C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D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则
E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
答案是:
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A平均数
B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答案是:
关于频数表的制作, 以下_____论述是正确的
A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
B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
C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
D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
E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
答案是:
现时寿命表的期望寿命____
A受人群数量的影
B不能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
C受人口年龄别构成的影响
D是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反映
E是死亡年龄的平均数
答案是:
减少抽样误差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
A设立对照
B随机抽样
C增大样本含量
D非概率抽样
答案是:
将100名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A、B方案治疗,疗效按等级划分为治愈、好转、有效和无效。欲知两种方案的疗效何者较优,宜作
A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B两组多类构成比比较的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D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答案是:
下述________ __ _为第二类错误的定义
A拒绝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B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C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
D接受了实际上是成立的
答案是:
_ ________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A概率
B总体
C样本
D频率
答案是:
直线相关分析可用于下列__________ ________关系的研究。
A性别与体重
B肺活量与胸围
C职业与血型
D国籍与智商
答案是:
某病患者6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3,4,2,20,8,6。求其中位数为
A11
B2
C20
D5
答案是:
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度或强度的相对数是
A相对比
B率
C构成比
D率的标准误
答案是:
符合方差分析检验条件的成组设计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
A第一类错误增大
B第二类错误增大
C第一类错误减小
D第二类错误减小
答案是: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答案是: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两样本均数相等
C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数相等
答案是:
计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选择。
A中位数( M)
B算术均数( )
C极差(R)
D几何均数(G)
答案是:
对于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表资料,宜用下列
__ _指标描述其离散程度。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答案是:
直线回归系数b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答案是: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47.5%
答案是:
标准化后的总死亡率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的选择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答案是:
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时,采用下列__ _公式。
A
B
C
D
答案是: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则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答案是: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
A相对比
B率
C构成比
D率的标准误
答案是:
相对比的特点有
A一定小于100%
B一定大于100%
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
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
答案是:
下述 为第一类错误的定义。
A拒绝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B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C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
D接受了实际上是成立的
答案是:
偏态分布的数据宜用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是: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答案是:
对X、Y两个随机变量作直线回归分析时,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要求X、Y满足双变量正态分布
B只要求X满足正态分布
C只要求Y满足正态分布
D只要求X、Y是定量变量
答案是:
已知两样本 那么有________________成立。
A
B
C
D
答案是:
一组变量值的标准差将
A随变量值的个数 n 的增大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 n 的增加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答案是:
方差分析结果, ,则统计推论是
A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D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
答案是:
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9% 的变量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是:
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
A内部构成不同
B内部构成相同
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
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
答案是:
某地某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郊区的194.1%,本指标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中位数
答案是:
血清滴度资料最常计算__ __来表示其平均水平。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S)
C中位数(M)
D几何均数(G)
答案是:
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S小
答案是:
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5% 的变量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是:
一个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资料最好用 表示其平均水平。
A中位数
B算术均数
C百分位数
D几何均数
答案是:
统计推断的内容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A、C均不是
C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DA、C均是
答案是:
对于四格表资料,经 检验,P > 0.05,则
A两个总体率相等
B两个样本率相等
C尚不能认为两个总体率有差别
D尚不能认为两个样本率有差别
答案是: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________ ________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二项分布
答案是:
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A条图
B圆图
C直方图
D统计地图
答案是: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
A95%
B50%
C97.5%
D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答案是:
对于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假设为
A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正态总体
B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非正态总体
C样本的差数来自中位数为0的总体
D样本的差数来自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的总体
答案是:
以下指标中________ ________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中位数
B算术均数
C极差
D几何均数
答案是:
在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 是
A两总体均数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等
C两样本均数不相等
D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答案是:
5名21岁女大学生的体重(kg)依次为:47.0,49.1,51.7,48.8,50.8。
求其算术均数为
A49.48
B51.70
C49.10
D48.80
答案是:
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一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有效率为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答案是:
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值为 ,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A把 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B把 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 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 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答案是: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答案是:
下列分布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均数等于标准差的平方。
A 分布
Bt分布
C二项分布
DPoisson分布
答案是:
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中,无效假设 是
A两样本秩和相等
B两总体分布相等
C两样本分布相同
D两总体秩和相等
答案是: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是:
9名新生儿的身长(cm)依次为:50, 53, 58, 54, 57, 52, 55, 53, 54。中位数M为
A53.5
B54.5
C54
D53
答案是:
统计分析工作的第二步是
A分析资料
B设计
C整理资料
D收集资料
答案是:
下述________ ________种资料为计量资料。
A血型
B性别
C抗体滴度
D肝炎发病人数
答案是: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可靠性大小的指标是:
A标准差S
B标准误
C方差
D变异系数
答案是:
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
若体重换算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答案是:
横轴上μ±2.58σ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A50.0%
B90.0%
C95.0%
D99.0%
答案是:
关于构成比的叙述,下列 是正确的
A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构成的比重
C既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也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构成的比重
D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答案是:
四格表的自由度
A一定等于1
B不一定等于1
C等于行数×列数
D等于样本含量减1
答案是:
下列_________________式可出现负值。
A
B
C
D
答案是:
根据一次横断面调查资料图示职业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 宜绘制
A直条图
B直方图
C线图
D圆图
答案是: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答案是:
秩和检验又叫
A参数检验
Bt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方差分析
答案是:
四格表资料在_ ________情况下作 检验不必校正。
AT>1且n>40
BT>5或n>40
CT>5且n>40
Dn>40
答案是: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归纳资料
B设计资料、调查资料、归纳资料、整理资料
C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资料
D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答案是: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B
C
D
答案是:
通常下列________ _________种统计图的纵坐标尺度必须从0开始。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条图
D散点图
答案是:
描述某地288名30~49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mmol/L)的分布情况,宜绘制
A直方图
B直条图
C百分条图
D散点图
答案是:
对于 t 分布,当ν=∞时,完全成为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二项分布
答案是:
某项生化指标仅以过低为异常,且数据分布呈明显偏态,则在制订该指标
95%正常值范围时,应计算
A
B
C
D
答案是: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 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答案是:
关于标准差, 是错误的。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答案是:
临床观察7名某病患者,其潜伏期(天)各为:3,7,9,5,6,9,16,则其全距为13天。()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患病率()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四格表中,当a=20,b=60,c=15,d=5时,最小的理论频数等于T21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四格表校正x2检验公式适用于n>40, 1<T<5()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应选构成比()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构成比用来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假设检验的p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抽样误差大小实际工作中主要反映在样本量大小上()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叫抽样误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某地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95%可信区间为116.2~130.1(g/L),表示该地1岁婴儿血红蛋白总体平均数在116.2~130.1(g/L),估计正确的概率为95% 表示该地有95%1岁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值在111.2~135.1(g/L)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对同一组资料,如果相关分析算出的r越大,则回归分析算出的b也越大()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时,α越大第二类错误最小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比较某地10年间结核与白喉两病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宜绘制半对数线图()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某地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95%可信区间为116.2~130.1(g/L),表示该地1岁婴儿血红蛋白总体平均数在116.2~130.1(g/L);医学参考值为111.2~135.1(g/L),表示该地有95%1岁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值在111.2~135.1(g/L)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1.96σ的面积为95%()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应选构成比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P值的大小除与总体差异大小有关,更与抽样误差大小有关,同样的总体差异,抽样误差大小不同,所得的P也会不一样()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抽样误差在抽样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对某地一年级12名女大学生体重(x :单位kg)与肺活量(y:单位L)的数据作相关分析,经检验两者间有直线相关关系,作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ŷ=0.000419+0.058826X,这意味着体重每增加1kg ,肺活量平均增加(0.058826L );且两者之间为正 相关。()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合理的抽样设计可以减小抽样误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某医生用某药治疗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治愈8例,结论为“该药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为80%,值得推广”。()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相关分析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回归分析 则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数量变化规律。()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资料的变异度大小宜采用变异系数()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增大样本量不能减小抽样误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相对水平()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均数、标准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均数是表示变量值变化范围水平的指标()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均数、标准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r>0 , b>0()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标准差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精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0=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30人该指标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0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若用t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29()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在秩和检验中,在不同组间出现相同数据要给予“平均秩次”,而在同一组的相同数据不必计算平均秩次()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r>0 , b>0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均数与标准差计算的数值均数可以是负数,标准差不可以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t界值表的自由度为n1+n2-2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方差分析()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原始数据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均数、标准差均变()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20名观察对象皮下注射某菌苗,一段时间后进行抗体滴度测定,其结果为:⑴有效⑵无效⑶有效(4)有效 ……⒇无效,这种资料属于何种类型资料 计量资料()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方差分析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三部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增大样本量不能减小抽样误差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比较某医院8个病区的病床周转率,宜绘制
A直方图
B直条图
C百分构成图
D线图
答案是:
某地调查21岁男大学生2009名,身高标准差为4.09cm,体重标准差为4.10kg,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结果
A体重变异度大
B身高变异度较大
C两者变异度相同
D单位不同,两者标准差不能直接比较
答案是:
调查某地6至16岁学生近视情况,需描述近视学生的年龄分布可用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答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率为95%。
A
B
C
D
答案是:
行×列表的 2检验应注意
A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则要用校正公式
B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则要将相应组合并
C若1/5以上格子理论数小于5,则要用校正公式
D若1/5以上格子理论数小于5,则要考虑合理并组
答案是:
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 和
;
,则理论上
A
B
C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
D作两方差齐性的F检验,必然方差齐
答案是:
若 ,则
A一定
B一定
C至少不会
D可能 ,也可能
答案是:
横轴上μ±1.96σ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A50.0%
B90.0%
C95.0%
D99.0%
答案是:
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为
A
B
C
D
答案是:
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则="" 1="" 分="">
Ab无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答案是:
均数是表示变量值_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中间位置
D相互间差别大小
答案是:
比较某地1996年与1956年肺结核、心脏病、恶性肿瘤三种死因别
死亡率,宜绘制
A直方图
B直条图
C线图
D百分条图
答案是:
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未计算校正值,而计算u值,不拒绝
时
A第一类错误增加
B第一类错误减少
C第二类错误增加
D第二类错误减小
答案是:
在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 ________ ________的
概率为5%。
A
B
C
D
答案是:
描述某地某年185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频数分布情况, 宜绘制
A直条图
B直方图
C线图
D圆图
答案是:
反映一组偏态分布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宜用
A变异系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均数
答案是:
对四个样本率作比较,行×列表中有一个格子的理论数大于1、小于5,其他都大于5,则
A作 检验不必校正
B必须用校正的 检验
C不能作校正的 检验
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答案是:
__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变异系数(CV)
B标准差(S)
C全距(R)
D均数的标准误( )
答案是:
在作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只要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考虑
A用t检验
Bt'检验
C秩和检验
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答案是:
某地201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
B
C
D
答案是:
描述一组分布不清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用
A中位数
B算术均数
C极差
D几何均数
答案是: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 的统计量
A表示抽样误差大小
B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作用大小
C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误差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
D表示n个数据的离散程度
答案是:
某病患者9人的潜伏期如下:1、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为
A均数为7天,很好的代表了大多数的潜伏期
B中位数为3天
C中位数为4天
D中位数为3.5天,不受个别人潜伏期长的影响
答案是:
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A t检验
B 检验
C u检验
D秩和检验
答案是: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是
A变异系数
B相关系数
C均数
D回归系数
答案是:
某市1955年和2015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若用统计图表示宜选用
A直条图
B直方图
C百分直条图
D统计地图
答案是:
已知r=1,则一定有
Ab=1
Ba=1
Cb>0
Db<0
答案是:
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
B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答案是: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答案是:
通常可采用以下 方法来减小抽样误差
A减小样本标准差
B减小样本含量
C扩大样本含量
D以上都不对
答案是:
对于总合计数n为500的五个样本率的资料做 检验,其自由度为
A4
B496
C1
D499
答案是:
三个样本率作比较, , 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答案是:
相关系数r假设检验的无效假设为
Ar来自ρ<0的总体
Br来自ρ=0的总体
Cr来自ρ≠0的总体
Dr来自ρ>0的总体
答案是:
四格表 检验专用公式的应用条件为
A每一格的1≤T<5且n≥40
B每一格的T≥5且n≥40
C每一格的1≤T<5或n≥40
D每一格的T≥5或n≥40
答案是:
比较某地在两个年份几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可用
A构成比条图
B复式条图
C线图
D直方图
答案是:
第一类错误α和第二类错误β的关系有
Aα>β
Bα<β
Cα愈大β愈大
Dα愈大β愈小
答案是:
描述某地1985~2015年间肝炎发病率的变动趋势,宜绘制
A直方图
B圆图
C线图
D百分条图
答案是:
在圆形构成图中,36%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
A36°
B64.8°
C129.6°
D136°
答案是:
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8岁女孩的身高的95%或99%参考值范围来评价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答案是:
下述( )种资料为计数资料
A血红蛋白( g/L )
B红细胞计数
C抗体滴度
D血型
答案是:
随机区组设计要求
A区组内个体差异小,区组间差异大
B区组内没有个体差异,区组间差异大
C区组内个体差异大,区组间差异小
D区组内没有个体差异,区组间差异小
答案是:
对两组数据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然后每一个数据减去同一
常数后再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则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答案是:
下列资料_________ _________为分类资料
A体重(kg)
B血型分布(A、 B 、O 、AB)
C身高(cm)
D每日吸烟量(0、1-5支、6-10支、10支以上)
答案是:
从样本得到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0.92, 则
A X与Y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B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正值
C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负值
D
答案是:
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不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标准差
D四分位间距
E标准误
答案是: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是()
A处理因素
B受试对象
C实验效应
D资料类型
E动物分型
答案是:
统计分析常分为哪两个阶段()
A统计描述
B统计推断
C资料分析
D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
答案是:
统计工作步骤通常为哪几步()
A统计设计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撰写报告
答案是:
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不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标准差
D四分位间距
E标准误
答案是:
常见的统计图有()
A条图
B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线图
答案是:
统计资料按其性质不同,通常将资料分为哪三种类型
A计量
B计数
C等级
D指数资料
E对数资料
答案是:
常用的几种概率抽样方法有()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立意抽样
答案是:
常用的几种概率抽样方法有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立意抽样
答案是:
实验设计的原则是
A干预
B对照
C重复
D随机
E盲法
答案是:
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E标准差
答案是:
下列哪些属于计量资料的指标
A年龄
B身高
C性别
D血型
E体重
答案是:
统计分析常分为哪两个阶段
A统计描述
B统计推断
C资料分析
D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
答案是: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是
A处理因素
B受试对象
C实验效应
D资料类型
E动物分型
答案是:
下列哪些属于计量资料的指标()
A年龄
B身高
C性别
D血型
E体重
答案是:
统计工作步骤通常为哪几步
A统计设计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撰写报告
答案是:
常见的统计图有
A条图
B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线图
答案是:
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E标准差
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