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10.00元
电大之家提醒您:
请购买前,核对下面题目无误后再购买,电脑端按CTRL+F键进行核对题目,移动端通过顶部切换成“页内查”来核对题目;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
A
生产费用
B
成本开支范围
C
成本
D
制造成本
答案是:成本开支范围
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
A
成本
B
产品成本
C
生产费用
D
经营费用
答案是:生产费用
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
A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
成本分期原则
C
合法性原则
D
重要性原则
答案是:重要性原则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
A
0.68
B
0.69
C
0.7
D
0.71
答案是:0.71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
A
在产品的数量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
完工产品的数量
D
废品的数量
答案是: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C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
D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答案是: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
A
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
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
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答案是: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
A
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
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
区别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分配生产费用
D
应采用同小批生产一样的核算方法
答案是: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答案是:品种法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
品种法
B
平行结转分步法
C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D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答案是: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对于产品三包损失,也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按定额成本计算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期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应在年末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如果各月份的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采用"累计分配法"会影响到各月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里,其成本计算期一般是在产品完工时进行计算。(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品种法是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的。(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所分的步骤与生产过程的步骤口径一致。(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 )。
A
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D
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
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答案是: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 )。
A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
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E
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答案是:
期间费用的高低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成正比例的关系,即产量提高,期间费用也随之增加,反之,产量降低,期间费用也随之减少。(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 )
A
外购材料
B
直接材料
C
燃料及动力
D
废品损失
E
直接工资
答案是:
企业在选择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
A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
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E
成本计算程序的繁简
答案是: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C
各月末在产品变化较大
D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E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较大
答案是:
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
A
所有的费用均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B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C
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D
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E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答案是: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
A
大量大批生产
B
小批单件生产
C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E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步骤生产
答案是:
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为了计算各生产步骤的成本,加强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管理,一般要求按照( )。
A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B
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C
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
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E
产品的件别计算成本
答案是: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答案是:
在分批法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
A
计划成本分配法
B
累计分配法
C
定额比例分配法
D
当月分配法
E
直接成本分配法
答案是: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答案是: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是( )。
A
大量大批生产
B
小批单件生产
C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E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步骤生产
答案是:
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
A
倒扣测算法
B
比率测算法
C
选择测算法
D
直接测算法
答案是:
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
销售单价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固定成本
D
销售量
答案是: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
单位售价
B
总成本
C
销售收入
D
变动成本
答案是:
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
制造费用
B
直接材料
C
直接人工
D
变动成本
答案是: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 )件。
A
30000.0
B
20000.0
C
12000.0
D
7500.0
答案是:
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
A
专属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差量成本
D
重置成本
答案是:
在成本决策中,零部件自制较外购所增加的成本,属于( )。
A
机会成本
B
差量成本
C
无关成本
D
变动成本
答案是:
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 )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A
目标利润
B
目标成本
C
目标销量
D
目标单价
答案是:
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称为( )。
A
历史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沉没成本
D
专属成本
答案是:
在成本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决策方法是( )。
A
总额分析法
B
差量损益分析法
C
相关成本分析法
D
成本无差别点法
答案是:
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不需要任何假设条件。(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相关成本既要在决策中考虑,也应在凭证和账簿中反映。(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总额分析法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差量损益分析法适用于同时涉及成本和收入的两个不同方案的决策分析。(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共同成本是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成本。(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多品种生产的条件下,提高贡献边际率水平较高产品的销售比重,可降低整个企业综合保本额。(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若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固定成本越高,保本量越大。(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成本管理更侧重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关键是分解混合成本。(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相关范围内,广义差量成本等于相关变动成本。(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目标销量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实际中如果某项资源只有一种用途,则其机会成本为零。(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差量损益分析法下,如果差量损益大于零,说明前一方案优于后一方案。(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企业进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依据就是分析该产品是否亏损,发生亏损就应停产(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本量利分析模型确立的前提条件包括( )
A
成本性态分析假定
B
相关范围假定
C
线性假定
D
基本模型假定
E
目标利润假定
答案是:
相关成本越小,说明企业所费成本越低(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 )。
A
保本额
B
保本量
C
保利量
D
保利额
E
贡献边际率
答案是:
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
A
高低点法
B
加权平均法
C
移动平均法
D
简单平均法
E
指数平滑法
答案是:
定性预测方法包括( )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C
函询调查法
D
指数平滑法
E
头脑风暴法
答案是:
定量预测方法包括( )。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C
函询调查法
D
指数平滑法
E
市场调查法
答案是:
在成本决策中应予以考虑的成本有( )。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制造费用
D
机会成本
E
重置成本
答案是:
下列属于无关成本的有( )。
A
机会成本
B
沉没成本
C
差量成本
D
专属成本
E
共同成本
答案是:
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成本,属于( )。
A
差量成本
B
沉没成本
C
机会成本
D
专属成本
E
共同成本
答案是: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案是:
差量损益的计算途径有( )。
A
根据定义计算
B
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C
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D
变动收入-变动成本
E
总收入-总成本
答案是:
最佳订货批量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包括( )。
A
直接材料
B
直接工资
C
储存成本
D
订货成本
E
缺货成本
答案是:
某企业每年需用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零件的决策。
答案是: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计划
D
期间费用预算
答案是: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
A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答案是:
成本报表属于( )。
A
对外报表
B
对内报表
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
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
答案是:
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同方向变动
D
无直接关系
答案是: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
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
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
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
答案是: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答案是:
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
A
符合国家法令
B
符合国家计划
C
作出综合评价
D
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是: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 )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答案是:
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市场价格、采购地点、运输方式变动,以及生产技术上产品设计的变更造成的。(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称为( )。
A
沉没成本
B
固定成本
C
相关成本
D
责任成本
答案是: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 )。
A
对比分析法
B
趋势分析法
C
比率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答案是:
直接材料三因素分析法,在将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分为数量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将数量差异进一步区分为产出差异和耗费差异。(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可比产品降低率等于可比产品降低额与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之比。(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车间直接费用计划、编制制造费用计划、编制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降低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没有完成。(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运用差额计算法不需要考虑影响经济指标各因素的排列顺序。(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条件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产量的变动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采用连环替代法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替代顺序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先数量因素后质量因素。(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责任成本按产品归类。(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成本考核要求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安全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安全成本的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成本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
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计划
D
期间费用预算
E
降低成本主要措施方案
答案是:
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
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C
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D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E
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成本计划
答案是:
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的任务是( )。
A
查明全部产品和各类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B
查明全部产品中各成本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
C
找出成本升降幅度大的产品和成本项目
D
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原因
E
查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各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
答案是: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是( )。
A
确定指标的组成因素和因素排列顺序
B
依次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该因素的标准数值,直至最后计算出实际指标
C
以每一个替换后计算出的新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即为该因素的影响程度
D
综合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其代数和应等于该指标实际数与标准数之差
E
影响各指标的因素替换顺序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决定,没有什么规律
答案是: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主要因素有( )。
A
产品产量
B
产品品种比重
C
产品单位成本
D
产品的价格
E
产品的种类和规格
答案是:
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中,既影响降低额又影响降低率的因素是( )。
A
产品产量
B
产品单位成本
C
产品品种结构
D
材料单耗
E
单位工时消耗
答案是:
在直接材料成本三因素分析法下,影响材料差异的计因素是( )。
A
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
B
材料配比
C
材料购入数量
D
材料单价
E
产品产量
答案是: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联产品成本分析
B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C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D
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E
单位成本厂际分析
答案是:
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
A
责任成本差异率
B
责任成本降低率
C
市盈率
D
投资报酬率
E
内部报酬率
答案是:
某企业月初在产品300件, 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按上月旧定额计算为每件50元,从本月起,每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降低为48元,本月投产600件,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31000元,900件产品本月全部完工。
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实际成本
答案是:
责任中心可分为( )。
A
收入中心
B
成本中心
C
利润中心
D
投资中心
E
费用中心
答案是:
某企业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产品有关直接材料费用资料如下: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20000 元, 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60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降低1500 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中。本月定额直接材料费用为50000 元, 本月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2497.45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5% 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6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结果如下表;
产品成本计算表
成本项目 | 直接材料 |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1)定额成本 | |
(2)定额差异 | ||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 | (3)定额变动 | |
(4)定额成本 | ||
本月费用 | (5)定额成本 | |
(6)定额差异 | ||
费用合计 | (7)定额成本(1)+(4)+(5) | |
(8)定额差异(2)+(6) | ||
(9)定额变动(3) | ||
定额差异分配率 | (8)/(7) | |
完工产品成本 | (11)定额成本 | |
(12)定额差异 | ||
(13)定额变动 | ||
(14)材料成本差异 | ||
(15)实际成本(11)+(12)+(13)+(14) |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定额成本 | |
定额差异 |
答案是:
下列支出中,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有( )。
A
被没收的财物
B
机物料消耗
C
捐赠支出
D
违约金支出
答案是:
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比例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
A
成本开支范围
B
费用开支标准
C
成本项目
D
费用要素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
A
生产工时
B
作业目的
C
总量标准
D
成本动因
答案是:
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集中制
D
非集中制
答案是: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
A
产值质量成本率
B
销售基数
C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D
质量成本利润率
答案是: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首先是( )。
A
确认计划目标、时间和范围
B
划分作业,建立作业中心
C
搜集与作业有关的资料
D
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答案是: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 )。
A
客户需求
B
作业分析
C
作业重构
D
作业考评
答案是:
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
A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受到适用条件的限制
B
作业的计量和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C
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D
作业成本计算法并没有解决与作业活动无关的间接费用分配问题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
A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B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
C
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D
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
答案是:
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
A
材料购进时
B
产品生产完成时
C
材料领用时
D
会计期末时
答案是:
检测实验费是内部故障成本的组成部分。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作业分析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其成本的归集点及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有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不多,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常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准确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质量管理成本包括(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外部故障成本
C
预防成本
D
鉴定成本
E
定额成本
答案是: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
A
预防成本
B
鉴定成本
C
内部故障成本
D
外部故障成本
E
标准成本
答案是: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
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应具备的条件有( )。
A
制造费用比重相当大
B
产品种类很多
C
作业环节较多
D
生产运行数量相差很大并且生产准备成本昂贵
E
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
答案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
A
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
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C
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
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E
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
答案是: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产品的种类
B
成本动因资料是否易得
C
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
D
成本动因引发的人的行为
E
执行者的判断经验
答案是:
内部故障成本包括( )。
A
废品损失
B
退货损失
C
产品降价损失
D
停工损失
E
返修损失
答案是:
下列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即成本动因为采购单数量的有( )。
A
购入材料
B
移送材料
C
领用材料
D
设备管理
E
存货管理
答案是:
外部故障成本包括( )。
A
索赔费用
B
退货费用
C
保修费
D
产品降价损失
E
产品降级损失
答案是: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 )。
A
影响质量成本因素分析
B
质量成本效益分析
C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D
质量成本计划分析
E
质量成本决策分析
答案是: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表
项目 | 甲产品 | 乙产品 |
产量(件) | 200000 | 40000 |
定购次数(次) | 4 | 10 |
机器制造工时(小时) | 400000 | 160000 |
直接材料成本(元) | 24000000 | 2000000 |
直接人工成本(元) | 3000000 | 600000 |
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因表
项目 | 制造费用金额 | 成本动因 |
材料验收成本 | 300000 | 定购次数 |
产品验收成本 | 470000 | 定购次数 |
燃料与水电成本 | 402000 | 机器制造工时 |
开工成本 | 220000 | 定购次数 |
职工福利成本 | 190000 | 直接人工成本 |
设备折旧 | 300000 | 机器制造工时 |
厂房折旧 | 230000 | 产量 |
材料储存成本 | 140000 | 直接材料成本 |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100000 | 产量 |
合计 | 2352000 |
要求:
(1)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求出甲、乙两种产品所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2)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是:
2016年10月A公司产品预算总成本为4147500元,实际总成本为3896765元,成本降低额为250735元,成本降低率6.5%。A公司质量成本构成情况见下表。
试分析该公司质量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质量成本分析表(A公司)
2016年10月 单位:元
质量成本项目 | 金额 | 质量成本率 | ||
占本项 | 占总额 | |||
预防成本 | 质量管理工作费 | 1 380 | 10.43% | 0.95% |
质量情报费 | 854 | 6.41% | 0.58% | |
质量培训费 | 1 875 | 14.08% | 1.28% | |
质量技术宣传费 | —— | —— | —— | |
质量管理活动费 | 9 198 | 69.08% | 6.28% | |
小计 | 13 316 | 100.00% | 9.08% | |
鉴定成本 | 材料检验费 | 1 154 | 12.81% | 0.79% |
工序质量检查费 | 7 851 | 87.19% | 5.36% | |
小计 | 9 005 | 100.00% | 6.15% | |
内部故障成本 | 返工损失 | 53 823 | 49.80% | 36.74% |
返修损失 | 27 999 | 25.91% | 19.1l% | |
事故分析处理费 | 1 956 | 1.81% | 1.34% | |
停工损失 | 2 488 | 2.30% | 1.70% | |
质量过剩支出 | 21 813 | 20.18% | 14.89% | |
技术超前支出费 | —— | —— | —— | |
小计 | 108 079 | 10.00% | 73.76% | |
外部故障成本 | 回访修理费 | 4 434 | 27.57% | 3.03% |
劣质材料额外支出 | 11 648 | 72.43% | 7.95% | |
小计 | 16 082 | 100.00% | 10.98% | |
质量成本支出额 | 146 482 | 100.00% | 100.00% |
答案是:
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
答案是: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预计明年A产品的销售量为2000件,单价为40元,B产品的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60元。两种产品均需交纳17%的增值税,另外还需缴纳7%的城建税以及3%的教育费附加。据测算A产品与B产品的销项税金与进项税金之差分别为40000元、50000元。据调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5%。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答案是: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案是: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 件。 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所示。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下表中。
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 | 直接材料 | 燃料及动力 | 直接工资 | 制造费用 | 废品损失 | 合计 |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1 756 | 139.60 | 576.25 | 275.50 | 2 747.35 | ||
本月发生额 | 37 844 | 6 570.40 | 10973.75 | 16884.50 | 10 704.90 | 82 977.55 | |
合计 | |||||||
产品产量 | 完工产品产量 | ||||||
在产品约当产量 | |||||||
合计 | |||||||
单位成本 | |||||||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