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综合测评(山师)

2022年2月913:54:52 发表评论 1,148 views

文档名:中国现代文学史-综合测验.docx

下载次数:14次

价格:5.00元

电大之家提醒您:
1、课程答案都是汇总在一个word文件,不区分形考任务1234,打开文件搜索题目找参考答案。 请购买前,核对下面题目无误后再购买,电脑端按CTRL+F键进行核对题目,移动端通过顶部切换成“页内查”来核对题目;3、搜寻免费答案花费的时间成本更高!参考答案整理不易,感谢你的支持!


高分通过,扫码咨询
微信:homework52

简答题

简析戴望舒《我底记忆》的艺术特色。

答:

诗作《我底记忆》中,主观的“记忆”被外化为存在于自我之外的客体,而此客体又是为我而存在并且为我所深深地体味与表现:“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诗人生活中的几乎每一个“物象”,均都“粘附”着往日的“记忆”: “燃着的烟卷”、“绘着百合花的笔杆”、“破旧的粉盒”、“颓垣的木莓”、“往日的诗稿”、“压干的花片”、“凄暗的灯”、“平静的水”,“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到处生存着……”在诗人这里,抽象的“记忆”被外化为具体的、生动可感而又流贯着基本一致的“情绪”的物象,沉婉低回而又含蓄温和地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戴望舒诗歌的情绪表现方式在其爱情诗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简述茅盾《野蔷薇》的艺术特点。

答:

《野蔷薇》是茅盾1929年7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它收录了作者创作于1928年至1929年的《创造》、《自杀》、《诗与散文》、《一个女性》、《昙》等5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以恋爱为题材,通过对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生活苦闷、寄希望于爱情而最终又只能在迷惘中盘旋的现实心灵状况的描写,表现了与《蚀》相近似的“追求”与“幻灭”的主题。其中《诗与散文》一篇,描写的是一个青年学生的爱情故事。青年丙在空虚无聊里,希望借肉欲的放纵来充实自己,他勾引了邻居的少妇,把性爱视为生命的“散文”,但他又希望着纯情的表妹的爱,把她作为生命的“诗”来追求。最后,他“诗”与“散文”二者都失去了,只能希望去寻求别的道路。作品对人物的充满踌躇与犹疑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表现得也非常真切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昙》也是如此。主人公张女士本是一个娴静的青年女学生,但因为面临着家庭包办婚姻的压力,又受着女友的欺骗,所以,她处在个人命运与前途的歧路上,陷入了爱情的追求与逃避、家庭的反抗与退缩的两难之中。作品真切地描绘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复杂的性心理活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野蔷薇》的突出意义更体现在其艺术价值上,在创作中,茅盾较多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尤为突出的是作品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和运用环境氛围对人物心理的渲染烘托,使作品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简析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思想内容。
简析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对信天游形式的继承和创新。
简析杨沫小说《青春之歌》的主题内涵。

论述题

论述田汉20世纪20年代话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weinxin
微信咨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发表留言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