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次数:8次
价格:30.00元
电大之家提醒您:
请购买前,核对下面题目无误后再购买,电脑端按CTRL+F键进行核对题目,移动端通过顶部切换成“页内查”来核对题目;

由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称为( )。
A内部过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大气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大气过电压
由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称为( )。
A内部过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大气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大气过电压
由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称为( )。
A内部过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大气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大气过电压
串级数为3级的试验变压器串级装置的容量利用率为( )
A1
B1/2
C1/3
D1/4
答案是:1/2
不对称短路引起的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属于( )
A操作过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
D大气过电压
答案是:工频过电压
气体中产生带电粒子的最重要方式是( )
A光电离
B热电离
C碰撞电离
D电极表面电离
答案是:碰撞电离
GIS变电所的特点之一是( )
A绝缘的伏秒特性陡峭
B波阻抗较高
C与避雷器的电气距离较大
D绝缘没有自恢复能力
答案是:波阻抗较高
下列各种极化形式中,极化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夹层极化
答案是:电子式极化
220kV线路杆塔避雷线为双根时,其保护角度为( )。
A30°
B40°
C50°
D不宜大于20°
答案是:不宜大于20°
220kV线路杆塔避雷线为双根时,其保护角度为( )。
A30°
B40°
C50°
D不宜大于20°
答案是:
减少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 )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A降低
B提高
C不改变
D不一定
答案是:
下列因素中,明显影响离子式极化的是( )
A频率
B气压
C湿度
D温度
答案是:
220kV输电线路,雷击杆塔时应有的耐雷水平是( )
A20~30kA
B30~60kA
C40~75kA
D75~110kA
答案是:
当线路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产生冲击电晕时,电压波的波速将(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变化不定
答案是: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为( )
A1.2/50μs
B1.2/2~5μs
C100/2500μs
D500/2500μs
答案是:
变压器励磁涌流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
A6-8倍
B3-4倍
C9-10倍
D10-12倍
答案是: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答案是:
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接地)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
B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
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答案是:
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雷保护装置不包括( )
A避雷针
B避雷器
C隔离开关
D防雷接地
答案是:
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碰撞电离
B表面电离
C光电离
D电荷畸变电场
答案是: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 )。
A降低
B略有升高
C升高为相电压的√3倍
D无法确定
答案是:
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
A随变压器多次截波耐压值与避雷器残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B随变压器冲击全波耐压值与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C随来波陡度增大而增大
D随来波幅值增大而增大
答案是: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
A大雾
B毛毛雨
C凝露
D大雨
答案是:
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 )
A工频电压升高
B弧光接地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
D铁磁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
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 )
A工频电压升高
B弧光接地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
D铁磁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
110kV进线保护段应有的耐雷水平是( )
A30kA
B60kA
C75kA
D110kA
答案是:
下列极化形式中,极化时间最长的是(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答案是:
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 )
A工频电压升高
B弧光接地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
D铁磁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
下面哪种理论只是对较均匀电场和短距离气隙适用( )
A汤森德理论
B流注理论
C巴申定律
D都不对
答案是: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压的是( )
A高阻微安表
B电容分压器
C电阻分压器
D静电电压表
答案是:
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答案是:
载流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产生磁场的( )有关。
A磁场强度
B磁力线方向
C电流方向
D磁力线和电流方向
答案是: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答案是:
以下不属于内部过电压的是( )
A工频过电压
B操作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
D大气过电压
答案是: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电离的形式称为( )
A碰撞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表面电离
答案是:
电介质在受潮或受污染后,其相对介电常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是:
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 )
A电化学击穿
B热击穿
C电击穿
D各类击穿都有
答案是:
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的关系是( )
A与保护角成正比,与杆塔高度成正比
B与保护角成正比,与杆塔高度成反比
C与保护角成反比,与杆塔高度成正比
D与保护角成反比,与杆塔高度成反比
答案是:
常用的电介质中,相对介电常数值最大的是( )
A空气
B变压器油
C绝缘纸
D水
答案是: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 )
A硅橡胶
B电瓷
C玻璃
D金属
答案是: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时,采用移相法可以消除( )的干扰。
A高于试验电源频率
B与试验电源同频率
C低于试验电源频率
D任何频率
答案是:
热游离的过程实质上是( )。
A单纯的热游离
B碰撞游离和热游离
C碰撞游离和光游离
D热游离和光游离
答案是:
电晕放电发生在( )电场中。
A均匀
B稍不均匀
C极不均匀
D任意
答案是: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答案是:
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
A12kA
B16kA
C80kA
D120kA
答案是:
衡量电解质损耗的大小用( )表示。
A相对电介质
B电介质电导
C电介质极化
D介质损失角正切
答案是: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线路越长,则波阻抗越大
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答案是:
根据设备的绝缘水平和造价,以下几种电压等级中,允许内过电压倍数最高的是( )。
A110kV
B35kV及以下
C220kV
D500kV
答案是:
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性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 )。
AC1>>C2,R1>>R2
BC1>>C2,R1<<R2
CC1<<C2,R1>>R2
DC1<<C2,R1<<R2
答案是:
汤逊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来源是( )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发生电子逸出。
A正离子
B负离子
C电子
D气体分子
答案是:
在冲击电压作用下,短间隙和长间隙的放电时延分别约等于()。
A统计时延和统计时延
B放电形成时延和放电形成时延
C统计时延和放电形成时延
D放电形成时延和统计时延
答案是:
改变电极形状可以对间隙距离()的电场起到有效改善。
A较小
B较大
C很大
D大小无关
答案是:
断续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发展过程和幅值大小都与熄弧的时间有关。(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减少反击概率的主要措施。(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空气的绝缘强度在气温升高时会减弱(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空载线路合闸的时候,可能产生的最大过电压为3Uφ(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残压。(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使得线路终端的电压升高(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根源在系统内部,通常都是因系统内部电磁能量的聚集和转换引起的。(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电晕放电是一种非自持放电(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不对称的极不均匀电场在直流电压下的击穿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绝缘子的污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可分为:积污、受潮、干区形成、局部电弧的出现和发展等四个阶段。(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多级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串联充电,并联放电。(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要防止或减少电晕放电的危害,最根本的途径是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在110kV~220kV系统中,为绝缘配合许可的相对地操作过电压的3倍。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变电所中出现的雷电过电压有两个来源:雷电直击变电所和沿输电线入侵的雷电过电流波。(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避雷器在安装时应和被保护设备相串联。(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雷击冲击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小。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纸板、环氧树脂、聚酰亚胺和云母,耐局部放电性能最好的是云母。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tanδ能反映绝缘的整体性缺陷和小电容试品中的严重局部性缺陷。(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雷电放电产生的雷电流高达数十、甚至数百千安,从而会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沿固体介质表面的闪络电压比固体介质本身的击穿电压低。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由气体的的热状态引起的游离过程称为热游离。( )
A对
B错
答案是:
在带电作业中,工具在击穿前通常都发出吱吱的放电声,这种由电介质的化学变化使耐电强度完全丧失的击穿过程,称为电化学击穿。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球隙中的电场在任何条件下都为稍不均匀电场。( )
A错误
B正确
答案是:
变电站中限制雷电入侵波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避雷针。( )
A对
B错
答案是:
均匀电场气隙中,当处于非自持放电阶段时,流过气隙的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升高按指数规律下降,但数值很小。( )
A对
B错
答案是:
光辐射引起的气体分子的游离过程称为光游离。( )
A对
B错
答案是:
变电站中限制雷电入侵波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避雷线。( )
A对
B错
答案是:
固体介质的热击穿电压高,击穿时间较长。( )
A对
B错
答案是:
雷电放电产生的雷电流引起的效应包括( )
A电磁效应
B热效应
C机械效应
D火光效应
答案是:
下列形式的气隙中,不属于稍不均匀电场的是( )
A“棒-棒”气隙
B“棒-板”气隙
C“导线-导线”气隙
D球间隙
答案是:
多油式断路器中油的用途是( )
A灭弧介质
B导电介质
C绝缘介质
D导热介质
答案是:
电介质的介电性能包括( )
A极化
B损耗
C绝缘
D绝缘强度
答案是:
下列因素中,对电介质的tanδ有明显影响的是( )
A湿度
B电源频率
C表面污秽
D大气压强
答案是:
任何电介质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以下哪个不是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是( )
A介电常数
B电导率
C介质损耗
D击穿电场强度
答案是:
气体放电现象包括( )两种现象。
A击穿
B电离
C闪络
D游离
答案是:
电介质按物理状态可分为( )
A气体绝缘
B液体绝缘
C固体绝缘
D组合绝缘
答案是:
行波在理想无损线路上传播时,能量不会散失,但在实际线路中都是有损耗的,引起能量损耗的因素有( )
A导线电阻
B绝缘的泄漏电导与介质损耗
C极高频或陡波下的辐射损耗
D冲击电晕
答案是: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A合闸相位
B线路损耗
C线路残余电压的变化
D线路负荷
答案是:
表示一条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的防雷措施的效果,通常采用的指标有( )
A雷暴日
B耐雷水平
C雷暴小时数
D雷击跳闸率
答案是:
以下几种方法中在抑制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时效果不明显的是 ( )
A采用多油断路器
B采用中性点绝缘系统
C采用六氟化硫断路器
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答案是:
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和减少反击概率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A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B提高杆塔接地电阻
C降低系统负荷
D提高系统负荷
答案是:
液体绝缘结构中,电极表面加覆盖层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分担电压
B改善电场
C防潮
D阻止小桥形成
答案是:
()不能有效判别设备绝缘中的集中性缺陷
A测量tanδ
B测量吸收比
C测量泄漏电流
D测量绝缘电阻
答案是:
高压分压器按照用途可分为( )
A交流高压分压器
B直流高压分压器
C冲击高压分压器
D交直流高压分压器
答案是:
下列各试验项目不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
A测量绝缘电阻
B测量泄漏电流
C测量局部放电
D交流耐压试验
答案是:
非电气检测主要有( )
A噪声检测法
B光检测法
C化学分析法
D脉冲电流法
答案是:
工频高压试验常用的调压供电装置有( )
A自耦变压器
B感应调压器
C移卷调压器
D电动-发电机组
答案是:
以下属于电力系统中的接地类型的是( )
A工作接地
B保护接地
C防雷接地
D等电位接地
答案是:
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求具有良好的( )
A电气性能
B热性能
C机械性能
D其他物理-化学特性
答案是:
冲击电晕对导线波过程产生的影响包括( )
A导线波阻抗减小
B波速减小
C耦合系数增大
D引起波是衰减与变形
答案是:
与非破坏性试验相比,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具有( )特点。
A直观
B可信度高
C要求严格
D破坏性
答案是:
下列选项中,那种类型的绝缘子不具有损坏后“自爆”的特性( )
A陶瓷绝缘子
B玻璃绝缘子
C硅橡胶绝缘子
D半导体釉绝缘子
答案是: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污闪措施主要有( )
A调整爬距
B定期或不定期清扫
C涂料
D半导体釉绝缘子、新型合成绝缘子
答案是: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时,采用移相法不可以消除( )的干扰。
A高于试验电源频率
B与试验电源同频率
C低于试验电源频率
D任何频率
答案是:
局部放电的监测方法中,属于非电监测方法的是( )
A噪声检测法
B介质损耗法
C光检测法
D化学分析法
答案是:
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是指具有左右雷击概率的空间范围。
答案是:
在末端开路的情况下,波发生反射后,导线上的电压会。
答案是:
Z1、Z2两不同波阻抗的线路相连于A点,行波在A点将发生反射,反射系数β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是:
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称为。
答案是:
电源容量越小,空载线路的电容效应。
答案是:
当导线受到雷击出现冲击电晕以后,它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将。
答案是:
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S值下,击穿电压存在值。
答案是:
变压器内部固体绝缘的老化形式有:电老化和。
答案是:
根据内部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电磁谐振过电压。
答案是:
接地装置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接地。
答案是:
埋入地中的金属接地体称为接地装置,其作用是。
答案是:
对于500kV的高压输电线路的避雷线的保护角。
答案是:
现有一油罐高出地面10m,直径8m。需用两支等高的独立避雷针保护此油罐,针距油罐至少5m,求避雷针的最低高度。(取整)
答案是:
有一幅值为100kV的无限长直角波沿波阻抗为50Ω的电缆线路向波阻抗为800Ω的发电机绕组入侵,已知绕组每匝长度为3m,匝间绝缘允许承受的电压为600V,绕组中波的传播速度为6×107m/s,求为保护发电机绕组匝间绝缘所需并联的电容数值。
答案是:
某单位一座22m高的水塔附近,距离10m处有一变电所。水塔上装有一支5m的避雷针,经计算问塔上的避雷针能否保护这一变电所。
答案是:
入射波u1为100V,由架空线(Z1=500)进入一电缆(Z2=50),求折射波u2及反射波uf的数值。
答案是:
感应耐压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是:
试说明GIS电器组成。
答案是:
试说明电力系统中限制操作过电压的措施。
答案是:
测量绝缘材料的泄漏电流为什么用直流电压而不用交流电压?
答案是:
两个平行多导线系统的耦合系数与线路的防雷保护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
避雷器的保护原理?
答案是:
自持放电
答案是: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答案是:
绝缘配合
答案是:
污闪
答案是:
雷电日和雷电小时
答案是:
绝缘吸收电流吸收比
答案是: